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uyu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相应的改革。为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实现学生正确历史观与爱国情操的培养,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倡导采取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而通过对初中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展开分析,我们发现此种教学方式是科学可行的。基于此,本文从如何营造愉悦、富有竞争性的课堂氛围,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创设良好个体尝试机会等方面出发,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展开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参与式教学方式 运用分析
  0.引言
  在当今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此种形势下,如何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已成为广大初中历史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作为一种鲜见的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一同创建热烈、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并获得同等的发展机会。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时,需全面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信息反馈与交流的基础上,将其课堂参与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营造出愉悦、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自主展开学习,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1.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首先应当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并积极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与支持,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并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还可开展“争当小老师”、“角色扮演”等项目,让所有的学生均能以兴奋、愉悦的心情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同时,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操作、主动思考及交流等方式,克服害羞的心理,从而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历史课热爱之情的培养[1]。例如,在开展《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如何治理这个有着众多人口,且幅员辽阔的民族大国?假如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哪些措施?”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营造自由、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展开自由的交流,并展开想象,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此种非常活跃的气氛中,大家的兴致尤为高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此时应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对学生讨论的方向予以适当的引导,以免出现偏题的现象。
  2.营造富有竞争性的氛围,促进学生小组凝聚力的增强
  教师在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时,可将全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使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通过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让先进带动后进,从而实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在课堂结束前,教师还应对各学习小组及其成员的表现做出合理、公正的评价,对其努力给予肯定与赞扬,并选出优胜的小组;同时,还可组织历史知识抢答等竞赛,通过营造出富有竞争性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凝聚力的增强[2]。例如,在开展《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教学时,教师可设置以下思考题: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被扣押,而对于如何处置他,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蒋介石在十年内战中杀害了许多的革命人士,应当处决他为牺牲的共产党人报仇;有的则认为在国难当头的情势下,应当采取和平的解决方法,只有蒋介石答应投身到抗日工作中,即可释放他。那么大家的看法是什么?随后将全班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让大家展开辩论。教师则根据双方的表现予以评价。在这一辩论过程中,每个学生均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增强小组凝聚力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了出来。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当前,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且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高度重视,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由此可知,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将课堂还给学生,允许并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例如,在开展《寻访“丝绸之路”》的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扮演英国商人,并问他:假设你即将要去往当时的长安,要经过丝绸之路,那么为了可以购买到更多丝绸,需要带什么东西到中国卖?通过设置这样的情境,可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切身体验,并融入到角色中来,从而将自身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从而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在缩短现实与历史距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视历史,关注社会现实。
  4.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个体尝试机会,促进其参与能力的提高
  作为各项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为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与精神品质,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凭借自身的主动学习与参与[3]。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个体尝试机会,促进其参与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生完成课文的自学后,教师可让他们共同参与到问题的设计中来;在完成课本内容的课堂学习后,课堂学生到黑板写板书;在结束考试后,可让学生尝试自己讲解试卷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尝试机会,有效避免教师单向枯燥讲授局面的出现,不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而且使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参与兴致与能力的提高。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初中历史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因此,教师就应当依据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通过营造出愉悦、富有竞争性的课堂氛围,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创设良好个体尝试机会等,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其爱国热情,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最终达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娜.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2015,8(21):78.
  [2]彭胜桂.浅析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5,13(07):69-70.
  [3]钟芳芳.参与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窗,2015,6(07):60.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是最为国际化的世界语言,我国教育体系中英语科目是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较为基础的阶段,必须要激发起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从内心喜欢上英语学习,这样才能奠定好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为学生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做好保障。  【关键词】兴趣 初中英语 方法  前言  众所周知,学习的最好动力出自于人们对于知识的兴趣。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别较大,想要激发起学生对于
近期流行的CP78系列免卡机(包括CP-7882、CP-7883、CP-7884、CP-7885等)、前期的CP68系列(包括CP-6880、CP-6882等)、VS9000免卡机以及卓异ZY5188等部分免费机,其电源部分电
【摘要】德育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德育教学应该从小做起,本文主要从爱国主义,爱党,爱集体,从实际出发,实践和养成良好的习惯等几方面阐述小学教学中德育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教学 德育 渗透  一、渗透学习目的的教育  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应用题教学、几何形体知识中的计算教学、测量与估算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逐步体验到学习数学知
<正>二级CA的使用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是主要致力于基于广电宽带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工作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内最强大的数字电视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