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南江县南江实验中学 635600)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97-01
现代教学论认为,无论是无评价的教育,还是无教育的评价,都不可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进步,它如同人体的两足,支撑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构建好一个完美、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方法,可起到一个“杠杆”的作用。由于音乐教育相对于其他应试科目的评价机制显得薄弱,所以用素质教育的观点去审视、评价音乐教学、检查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成绩考查,是个很成问题的问题:课时那么少,学生人数又是那么多,一位音乐教师常是面对数百之众;而需要考查的项目那么多,唱歌、器乐、乐理、音乐常识……,许多项目还只宜采用个别考查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若要求得学生音乐成绩的准确和合理,确实很难!而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讲素质教育,抓应试教育”的状况。有些学校的音乐老师评定学生的音乐成绩,仅凭学生唱首歌,人们俗称它为“唱歌考试”,被戏称为“一唱定乾坤”。 “老师,我不爱唱歌,但是我热爱音乐!”这是一学生对笔者倾吐的心声。如果我们仅凭一首歌曲演唱水平来测评一个学生的音乐素质,这样的评定显然是不全面的,不公正,也是不科学的。现本人联系自己平时的音乐教学就如何全面进行音乐考查方式谈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平时的表现纳入音乐课总成绩
针对于音乐课少且面对的学生人数众多,相对于期末每个学生一两分钟逐个考试打分难以十分准确反映学生真实音乐素养的情况,可以在平日的音乐课对学生进行抽查,把平时成绩纳入音乐课的总分。课堂学习活动成绩记录,立足于平时的课堂表现:对新知识点的接受和反应速度的快慢,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己学知识的巩固情况,是否积极思考,多提问题,创造能力等等都记平时成绩。并以发展趋势为评价的趋势,允许其努力后再一次参加测试,修改成绩。教师应告诉学生老师会把他们平时的表现纳入音乐课总成绩的参考。这个方法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有利于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他们不怕“失败”,因为每堂课都有机会将“失败”改写成“成功”,由此更加重视音乐课。
二、综合能力的笔试
书面考查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掌握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考查前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将所考查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复习,一是给学生一点点压力,让他们不要 放松音乐知识的学习;二是通过笔试考查所学过的音乐知识,用书写的方式再加以复习。笔试考查主要包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乐理知识:基本乐理知识的笔试可以更尽一步让学生理解音的结构,节奏的组合以及音乐符号的意义,并加强学生记谱的能力;很多学生只会唱不会写,比如有的学生心里有着优美的旋律,不会正确书写各种节奏和休止符;对旋律中的音高排列也掌握不好,结果事与愿违。有位的学生,钢琴弹奏得非常熟练,但在考查中让他写一些简单的节奏就感到吃力,为什么?主要忽视了写的练习,所以乐理知识及记谱能力的考查都需要笔试。二是音乐常识:包括音乐的发展历史,对优秀作曲家和优秀音乐作品的认识,音乐的功能和意义,对音乐常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更加提升音乐中的人文素养。三是听力练习: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本质在于听觉审美,笔试时播放音乐听力题,可以考察学生分辨音高、音色和节奏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如什么乐器演奏,乐曲在表现何种意境,记出几条学过的节奏练习等等。
三、以期末音乐会的形式替代单一的唱歌考试
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由于学生的兴趣、家庭、社会环境、知识积累有差别,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的差异也就客观存在,统一的声乐考试显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能力。况且如果你的学生是初中生,他们正处在生理变化的特殊时期——变声期,声音的发挥正处于不稳定、不正常的阶段。对音乐的感觉、知觉及情感体验与声音的驾驭能力之间有很大差距。考试的纯声乐形式会挫伤一部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也可能伤害他们的自信心,使之惧怕音乐。而音乐会可以有器乐演奏、声乐表演、舞蹈、声势律动、节奏律动、配乐诗朗诵等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同样可以考查学生的音乐能力,这是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展示个性特长的机会。期末音乐会在学期的最后两个课时进行,从布置到正式开有两周的准备时间。节目形式不限,选择声乐形式的学生可根据感觉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调。伴奏可事先指定同学,也可由老师担任。要求:人人参与,可以个人,也可以与人合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可以展示一次,也可以多方面展示。从整体策划到节目落实,全部交给学生自己管理,总策划、导演、主持人的人选可毛遂自荐,也可同学推选,班长和文艺委员做组织工作。开音乐会有以下几个好处:其一,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对学生课外文艺特长给予充分肯定、鼓励。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体验音乐生活,多学一门艺术技能。其三,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种素质,发现一些平时发现不了的潜在音乐人才,从而可以对他们进行选择性的培养。
四、把即兴创作当成音乐考查的重要内容
音乐的本质和价值正在于人的创造性。音乐创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音乐创作的意愿,唤起其音乐情感,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曹理在《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中写道:普通学生的音乐创造和音乐家的创作具有同样的价值。莫扎特、贝多芬的不朽之作,对于人类而言,其创作价值无以伦比。但就广义而言,创造性思维不仅蕴藏在具有很多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的独创见解和发明之中,也蕴藏在寻常的思想行为之中,普通学校音乐创作学习,可能绝少出现天才作曲家,但青少年为抒己之情,达己之意进行即兴创作与作曲家的学习过程之中同样可以闪耀出创造的火花。
以上是我对音乐学科考查的一些思考。音乐学业水平考查是应面向全体普通学生的达标性考查。应遵循我国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新课程的音乐课程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而发挥音乐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音乐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全面考查学生学习音乐必修课程达到的水平,重点考查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达标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为进一步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人生规划意识等提供有益的参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97-01
现代教学论认为,无论是无评价的教育,还是无教育的评价,都不可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进步,它如同人体的两足,支撑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敏感的问题,构建好一个完美、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方法,可起到一个“杠杆”的作用。由于音乐教育相对于其他应试科目的评价机制显得薄弱,所以用素质教育的观点去审视、评价音乐教学、检查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成绩考查,是个很成问题的问题:课时那么少,学生人数又是那么多,一位音乐教师常是面对数百之众;而需要考查的项目那么多,唱歌、器乐、乐理、音乐常识……,许多项目还只宜采用个别考查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若要求得学生音乐成绩的准确和合理,确实很难!而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讲素质教育,抓应试教育”的状况。有些学校的音乐老师评定学生的音乐成绩,仅凭学生唱首歌,人们俗称它为“唱歌考试”,被戏称为“一唱定乾坤”。 “老师,我不爱唱歌,但是我热爱音乐!”这是一学生对笔者倾吐的心声。如果我们仅凭一首歌曲演唱水平来测评一个学生的音乐素质,这样的评定显然是不全面的,不公正,也是不科学的。现本人联系自己平时的音乐教学就如何全面进行音乐考查方式谈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平时的表现纳入音乐课总成绩
针对于音乐课少且面对的学生人数众多,相对于期末每个学生一两分钟逐个考试打分难以十分准确反映学生真实音乐素养的情况,可以在平日的音乐课对学生进行抽查,把平时成绩纳入音乐课的总分。课堂学习活动成绩记录,立足于平时的课堂表现:对新知识点的接受和反应速度的快慢,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对己学知识的巩固情况,是否积极思考,多提问题,创造能力等等都记平时成绩。并以发展趋势为评价的趋势,允许其努力后再一次参加测试,修改成绩。教师应告诉学生老师会把他们平时的表现纳入音乐课总成绩的参考。这个方法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有利于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他们不怕“失败”,因为每堂课都有机会将“失败”改写成“成功”,由此更加重视音乐课。
二、综合能力的笔试
书面考查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掌握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考查前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将所考查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复习,一是给学生一点点压力,让他们不要 放松音乐知识的学习;二是通过笔试考查所学过的音乐知识,用书写的方式再加以复习。笔试考查主要包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乐理知识:基本乐理知识的笔试可以更尽一步让学生理解音的结构,节奏的组合以及音乐符号的意义,并加强学生记谱的能力;很多学生只会唱不会写,比如有的学生心里有着优美的旋律,不会正确书写各种节奏和休止符;对旋律中的音高排列也掌握不好,结果事与愿违。有位的学生,钢琴弹奏得非常熟练,但在考查中让他写一些简单的节奏就感到吃力,为什么?主要忽视了写的练习,所以乐理知识及记谱能力的考查都需要笔试。二是音乐常识:包括音乐的发展历史,对优秀作曲家和优秀音乐作品的认识,音乐的功能和意义,对音乐常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更加提升音乐中的人文素养。三是听力练习: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本质在于听觉审美,笔试时播放音乐听力题,可以考察学生分辨音高、音色和节奏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如什么乐器演奏,乐曲在表现何种意境,记出几条学过的节奏练习等等。
三、以期末音乐会的形式替代单一的唱歌考试
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的心理,由于学生的兴趣、家庭、社会环境、知识积累有差别,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的差异也就客观存在,统一的声乐考试显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能力。况且如果你的学生是初中生,他们正处在生理变化的特殊时期——变声期,声音的发挥正处于不稳定、不正常的阶段。对音乐的感觉、知觉及情感体验与声音的驾驭能力之间有很大差距。考试的纯声乐形式会挫伤一部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也可能伤害他们的自信心,使之惧怕音乐。而音乐会可以有器乐演奏、声乐表演、舞蹈、声势律动、节奏律动、配乐诗朗诵等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同样可以考查学生的音乐能力,这是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展示个性特长的机会。期末音乐会在学期的最后两个课时进行,从布置到正式开有两周的准备时间。节目形式不限,选择声乐形式的学生可根据感觉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调。伴奏可事先指定同学,也可由老师担任。要求:人人参与,可以个人,也可以与人合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可以展示一次,也可以多方面展示。从整体策划到节目落实,全部交给学生自己管理,总策划、导演、主持人的人选可毛遂自荐,也可同学推选,班长和文艺委员做组织工作。开音乐会有以下几个好处:其一,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对学生课外文艺特长给予充分肯定、鼓励。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体验音乐生活,多学一门艺术技能。其三,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种素质,发现一些平时发现不了的潜在音乐人才,从而可以对他们进行选择性的培养。
四、把即兴创作当成音乐考查的重要内容
音乐的本质和价值正在于人的创造性。音乐创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和积极参与音乐创作的意愿,唤起其音乐情感,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曹理在《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中写道:普通学生的音乐创造和音乐家的创作具有同样的价值。莫扎特、贝多芬的不朽之作,对于人类而言,其创作价值无以伦比。但就广义而言,创造性思维不仅蕴藏在具有很多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的独创见解和发明之中,也蕴藏在寻常的思想行为之中,普通学校音乐创作学习,可能绝少出现天才作曲家,但青少年为抒己之情,达己之意进行即兴创作与作曲家的学习过程之中同样可以闪耀出创造的火花。
以上是我对音乐学科考查的一些思考。音乐学业水平考查是应面向全体普通学生的达标性考查。应遵循我国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新课程的音乐课程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而发挥音乐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音乐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相互渗透,全面考查学生学习音乐必修课程达到的水平,重点考查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达标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为进一步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人生规划意识等提供有益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