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宝贝回家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1987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世界寻找你,无法安睡;历尽艰难,踏遍千山万水;快回来吧,我的宝贝;别让妈妈的天空一片黑……这是“宝贝回家寻子网”主题歌《别让妈妈的世界泪雨飞》。
  2009年,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建人张宝艳、秦艳友被评委会推选为候选人。2009年12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与国务院法制办举办的“2009年十大法治人物”评选中,张宝艳又入选“2009年中国十大法治人物。”
  
  那次可怕的经历让她关注被拐儿童
  
  张宝艳,今年49岁,她与丈夫秦艳友都是吉林省通化市人。1992年初,张宝艳偶然看到一篇报道《超越谋杀的罪恶》,才知道人贩子的可怕。从那以后,她天天嘱咐自己的儿子,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她想,要是自己的孩子哪一天被拐失踪了,可能这天就塌了。可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突然有一天,她刚刚5岁的儿子真的丢了。
  一天,张宝艳的母亲领着外孙子逛商场,稍不留心两个人就走散了,张宝艳的母亲找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孩子。母亲急匆匆跑到单位告诉她说孩子丢了,张宝艳当时就吓蒙了。全家人疯了一样四处寻找,那一刻,她感到天都塌了下来。就在张宝艳几乎绝望的时候,家里传来了好消息,儿子找到了。原来,张宝艳的儿子跟姥姥失散后,自己凭着记忆,用了3个小时独自走回了家。虽然只是虚惊一场,可张宝艳却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在这几个小时里,她深刻体验到了失去孩子的那种痛苦和绝望。
  那次可怕的经历之后,张宝艳开始关注儿童走失、被拐的信息。起初,她主要是与寻子的家长取得联系,然后帮助张贴寻人启事,或者到派出所报警。
  在吉林省通化市,张宝艳发现市里有时出现很多行乞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是儿童,不久,又会突然间都不见了,张宝艳怀疑这些孩子是被人操纵的。2002年,张宝艳辞去银行工作,到一家典当行当经理。她抽时间和丈夫秦艳友创作剧本《路有多长》,写被拐儿童经历和遗失孩子家庭不幸的故事,剧本的主人公就是一个通过网络寻子的家长。
  张宝艳抱着一种理想化的期待,希望通过这个剧本故事,把拐卖孩子的罪恶揭露出来。随着剧本创作的进行,张宝艳和秦艳友对拐卖人口有了更多的了解。原来,拐卖人口存在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这里,整个拐卖过程已形成一条龙,拐的、运的、卖的各负其责,卖孩子还有批发的。在这样的交易中,一个孩子的交易价格高达5万元,低的也可以卖到1万元。张宝艳说:“我们两人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这个剧本。我们写它,不是为了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而是希望促进大家对拐卖儿童的重视。现在很多家长,一提到拐卖儿童都觉得那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儿。”剧本创作完成后,张宝艳和秦艳友突然又产生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建立一个网站,让剧本中的情景变成现实。
  2006年8月,网站的创建工作正式开始。在通化师范学院网络中心工作的秦艳友负责技术,张宝艳负责内容管理。在秦艳友同事和学生的帮助下,2007年4月30日网站正式开通,网站名称叫“太阳城寻子联盟”,主要栏目是“宝贝寻家”和“家寻宝贝”。后来,网站又改名为“宝贝回家寻子网”。
  张宝艳说:“我在网上、报纸上到处找信息,看谁家丢孩子了,就打电话,人家不信,都以为我是骗子呢。”后来,张宝艳发现流浪乞讨的孩子还有很多,也可能是被拐卖的。于是,她又在街头寻找,小心翼翼地打探,拍照,把资料上传到网站上。
  南方有一个家长丢失了孩子,张宝艳通过报纸知道了这件事,就主动给他打电话,说自己是“宝贝回家寻子网”的负责人,愿意免费帮他寻找孩子。这个家长非常不理解,他说哪有这种好事,你们免费,你是吃饱了撑的,还是想来骗钱啊?
  张宝艳当时也很生气,过后一想,这个事情可能家长确实不了解,也不能全怪家长。接着又打电话,跟人家好好说,表示自己确实是帮着人们找孩子,而且一分钱不收。张宝艳说:“你上我们的网站看一下,希望你能把孩子的资料在网络上传过来,我们帮助你找。”3个小时以后,这个家长打来电话了,说对不起啊,我不知道现在还有这种好心人,能免费帮我们找孩子。他很高兴地把资料传了过来。逐渐地,各地一些寻子的家长,主动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被拐儿童的信息也发布到网上。
  
  志愿者爱心如潮一次次寻子成功
  
  2007年6月24日,“宝贝回家寻子网”上线不到两个月,就有了第一个成功案例。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的“宝贝回家网站”志愿者郭俊,在呼和浩特一个公园发现一老一小在乞讨,老人说男孩是他的孙子,但神情显得慌张。警方接到郭俊反映后查明,男孩是甘肃民勤县人,十几天前被乞丐拐骗出来乞讨。随后内蒙古警方将被拐男孩送回甘肃。
  “宝贝回家寻子网”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到全国几十个分群,让所有的志愿者兴奋不已。于是,遍布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开始有了统一的活动,广州、深圳、武汉、海口、宁波、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宝贝回家志愿者先后走上街头,向市民进行宣传。传单上印着这样的内容:“亲爱的朋友,如果您在路上看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然后记下他们经常活动的场所,拍下照片,尽快告诉我们——宝贝回家志愿者群,一个流浪乞讨儿童救助志愿者团体。”通过张宝艳和秦艳友不断地宣传,“宝贝回家寻子网”越来越为全国各地的人所熟知。
  最让宝贝回家志愿者们津津乐道的是“小云飞事件”。2007年6月30日晚6点,一个温州女孩儿向“宝贝回家寻子网”发送信息,其5岁堂弟于两天前走失,她希望志愿者们能帮助提供线索。发现信息的张宝艳立刻把它发到网站的首页上,并于当晚7时许,把该信息发到全国70个志愿者群,呼吁志愿者们尽可能把该信息在各大网站上转载。温州志愿者看到后,立刻在当地各网站和论坛上转贴。晚9时,一个网友打电话给云飞家人,说杨府山救助站有个孩子与云飞的情况相似,云飞的家人立刻赶到杨府山救助站,果然见到了已经睡着了的小云飞。只用了3个小时,这个孩子就被找到了,这就是网络的力量。提到这件事,张宝艳依然很兴奋,她说,如果全国收留孩子的救助站、福利院都把信息发到网上来,我相信会让更多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家。
  自从“宝贝回家寻子网”建立以来,最让张宝艳难忘的当数帮助谢仙宾找到失散20年的父母一事。2007年6月,一则《一个5岁被拐的男孩——谢仙宾求助寻找亲人》的帖子,登载在“宝贝回家寻子网”上。谢仙宾说自己25岁,他不找到家人誓死不办身份证,因此在北京打工期间经常受到歧视。他5岁那年被人从离家不远的地方抢走,几经周转被人贩子卖到河南。十几岁时,他凭着幼儿时的记忆开始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流浪之路。
  根据他的模糊记忆,通过对每一个地区的风俗、语言、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经过全国志愿者的不懈努力,最后汉中、宝鸡的志愿者将谢仙宾的家乡定格于陕西安康。
  2007年8月23日,“宝贝回家寻子网”在百度安康吧发帖, 并向陕西安康的几大网络论坛发帖求助。由此引发的网友“安康老汉”的一则失踪孩子的线索,终于帮助谢仙宾找到了失散20年的家。2007年12月1日,谢仙宾踏上了驶往安康的列车。
  在志愿者群体里,最传奇的是广东的“仔仔”。“仔仔”当过兵,练过武。2007年8月份,他在网上搜到一条被拐儿童的线索后,孤身前往漳州,协助当地警方解救出孩子。张宝艳说,目前志愿者里面年轻人比较多,很多是年轻的父母,他们能够换位思考,有爱心。
  至今,宝贝回家志愿者的最快速度寻亲纪录是:一小时找到被拐卖儿童的家人。这个纪录由松原“小梅”和“苏州一刀”共同参与创造。那个被拐走的孩子叫李辰,年龄5岁。2008年11月4日早晨,李辰的父母在长沙摆摊做生意时,李辰在家里被人从床上抱走。人贩子带着孩子来到一家小旅馆,老板娘看到两个男人带着一个昏睡的孩子,立即对他们产生怀疑。这两个大人拿不出身份证,便出屋去打电话。老板娘见机把孩子抱到另一个房间藏起来,并迅速报警。两个男人返回屋后,发现孩子不见了,便悄悄离去。待民警赶来后,把孩子送到长沙市福利院,又把孩子的照片信息发布到网络上。
  11月9日凌晨,“小梅”和“苏州一刀”排查手头的失踪儿童照片,发现其中两个失踪小孩的照片几乎一样。就这样,一个小时之后,李辰就被家长确认了。
  
  不为名利 只想让孩子大人早团圆
  
  张宝艳说:“很多志愿者曾经找过救助站、福利院这些单位,希望把他们掌握的孩子信息发布到网络上去,等待家长的认领,但均被以侵权的名义而拒绝了。”有些福利院建网站了,但里面并没有孩子的信息。
  现在,仍有很多孩子家长正通过他们建立的网站寻找自己的孩子,在他们的眼里,“宝贝回家寻子网”就是他们找到孩子的希望。
  2008年1月18日,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在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登记注册。曾帮助他们建设网站的同事和学生成了第一批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遍布各地,包括香港和台湾,就连美国、新加坡等地也有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成员。
  为了便于沟通,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决定用QQ来互通信息。最开始,张宝艳和秦艳友夫妻俩共用一个QQ号,网名叫“阳光天使”。通常,她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就会上线,维护网站内容和管理全国70多个志愿者群,搜集求助信息。
  除了按照地域划分的QQ群以外,他们还专门建立一些工作群,比如有管理群、寻亲群、发帖群、信息对比群、家长工作群和心理咨询群。张宝艳对此有更多感触:“现在救助站里有很多孩子,因为年龄小或其他原因,他们说不清家在哪里。救助站没有把这些孩子的信息公开,只是等丢孩子的家人上门寻找。结果,孩子一天天在福利院里长大,找不到家。”
  现在,该网站为宝贝回家建立了一条热线,全国各地的家长都可以通过这个热线打到张宝艳的手机上,而不需要支付长途通话费。“宝贝回家寻子网”逐渐成了全国信息最全的免费寻子网站。两年多来,张宝艳每天有10多个小时投入到网站维护上,每年花费几万元的网站维护费和电话费,所有经济收入只依靠当教师的丈夫,而且他们自己还要抚养读大学的孩子。这些年来,网站也历经坎坷,曾不止一次被攻击而导致瘫痪,也曾有舆论甚至孩子家长质疑他们另有所图。但张宝艳总是无怨无悔,她说:“自己不过是付出了时间和金钱,比起倾家荡产找孩子的父母真不算什么。”
  从创办公益网站,申办“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到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个志愿者,“宝贝回家寻子网”在两年多时间里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公益寻子网站,到目前共有75个孩子通过网站志愿者的帮助,得以和家人团聚。 2009年7月27日,张宝艳在北京参加座谈时,听到公安部打拐干部称:“领导说了,这次打拐成功与否,要看在宝贝回家网站上登记的孩子找到多少。”在公安部的重视下,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寻子信息已经实现和警方共享。
  现在的张宝艳,已经成为了一名全职志愿者。为了网站今后的发展,她满怀信心地说:“我希望将来成立一个救助被拐儿童的基金会,并且想做一个达到全国规模的基金会,做大了,就成立一个收养被拐儿童的机构。能够给那些失踪儿童和寻子家长提供帮助,我无怨无悔。”
  
  (责编 隋 元)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足坛反赌扫黑风暴的持续升级,曾经的“金哨”陆俊、黄俊杰和周伟新先后被批捕,加上最新曝光的“女裁判为执法陪睡”等丑闻,裁判这个原本保持公正公平的行业,也逐渐露出它的黑色内幕。    2010年3月12日,中国足协裁判员整顿教育工作会议上,“临危受命”不足两个月的足球管理中心主任韦迪亲临香河会场证实陆俊、黄俊杰以及周伟新3名裁判员被警方带走。  昔日中国足坛第一“金哨”——陆俊,被曝“曾在一场
期刊
矿难,矿难,矿难……不绝于耳的噩耗让人们心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悲泣中消失,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在悲叹中破碎。痛定思痛,当下,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更重要的应该是反思,是防范,是如何尽快走出魔窟,不再让悲剧重演,是如何真正让生命的尊严与价值重于一切。  近年来,我国正值矿难的高发期。一组数字特别让人触目惊心:1999至2009十年间,全国矿难共死亡54160人;仅2005年至2009
期刊
我从事民事审判31年,处理过数千件民事纠纷,最难忘的是我差一点枉顾法理要解除一对姑表兄妹的婚姻。  1979年,姑表兄妹荷花(化名)和刘双(化名)按农俗举行婚礼,但没登记。2008年,3年多未与家人通音讯的荷花以俩人婚姻系父母包办、感情破裂为由,起诉离婚。开庭那天,荷花聆听了刘双深情的陈述,望着哭成泪人的一双儿女,百感交集,申请撤诉。  针对荷花的撤诉申请,合议庭在讨论时起初认为应裁定“不准撤诉”
期刊
上期答案:本案中的存款被骗对象是银行,而不是存款人。存款人泄露了密码存有一定过错,对银行的损失应承担次要责任,法院应判决银行承担大部分的责任,支付被骗存款中的80%,张某自行承担20%的损失。  王某和刘某是朋友。刘某将一套房子出租给王某,并将自己的固定电话送给王某使用,但未办理过户手续,只是口头约定电话费由王某支付。后来王某搬走,欠下500余元的电话赞。电信部门要求刘某支付该笔电话费,刘某认为该
期刊
如今,随着高校大量扩招,每年都有数百万大学生涌入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自己苦心培养的子女找不到工作的残酷现实,许多家长忧心如焚。山东省聊城市有一个漂亮妈妈张琪,为了给大学生儿子找到工作,竟然丧失道德底线,性贿赂上司,结果毁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弄得自己也身败名裂……    求助领导 接受潜规则    张琪1966年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聊城市一家银行工作。1987年初,她与同事
期刊
历时近一年,“问题首富”黄光裕系列案审判渐次展开。作为此案枝节的原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副局长(正处级)钱宏祥受贿案,也揭开了系列案之冰山一角。    一    2009年9月18日上午9时许,钱宏祥被控受贿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周后,钱宏祥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此案主角落寞,却有赫赫有名的女配角相衬——在钱宏祥受贿案中充当“掮客”的,就是原公安部政治部有“头号警花”之称的处级
期刊
新年伊始,有关前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不好的消息接连传出:2010年1月15日,南勇被公安部8·25反赌专案组带走协助调查。1月18日,辽宁省公安机关专案组依法传讯了南勇、另一名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和原裁判委员会主任张建强。1月22日,中国足协举行全体会议。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代表总局党组宣布,韦迪担任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同时免去南勇、杨一民二人的一切职务。1月27日,
期刊
2008年4月底,武汉新洲区一家建材店老板张文华及其妻子、儿子、妻妹等8人相继铊中毒。最终,张文华夫妇经抢救无效死亡。投毒者是张文华的邻居——涂料店老板沈华军。2009年3月16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沈华军死刑。2010年1月13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沈华军的上诉,维持一审判决。1月27日,沈华军被注射执行死刑。  这起震惊全国的恶性铊中毒案发生后,记者经过一年多的调查采访,得
期刊
重庆小女孩罗霞,在出生两个月后就被亲生父母抛弃。这时,一对已有一子正计划生二胎的夫妻,毅然放弃再生的打算,将罗霞抱回了家。然而,罗霞10岁那年,慈祥的养母患癌症撒手人寰。养父为实现养母让她继续念书的临终遗愿,拼命做工挣钱,因劳累过度,患突发性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比罗霞大10岁的哥哥不堪家庭重负,离家出走。从此,照顾瘫痪父亲的重担全压在了13岁罗霞稚嫩的肩上。当她的亲生父母得知女
期刊
被告人外逃,法院应否受理案件?    编辑同志:  去年5月,我曾与张某发生纠纷,张某将我打伤之后逃跑在外已经10个多月,我多次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处理,但是接待人员都以凶手外逃为理由不予受理,请问,他们这样做对吗?  读者王良才  王良才读者: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