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开放精神推进直销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来源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332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直销形态的企业,不管是外资还是内资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都在社会这个宏大的背景和平台上,获得各种资源,生产丰富的产品,并且构建各种营销管道,形成忠诚的顾客群体,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造就了崭新的企业形态。
  
  一、直销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站在中国直销业和直销企业发展的角度。改革开放的精神对直销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的精神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是打开国门接纳新事物的宽阔胸怀;二是敢闯敢试“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当然,打开窗子不可避免“蚊虫”可能会进来,敢闯敢试也会有跌倒摔跤。然而,30年的漫漫
  长路我们终究走过来了,中国在全球的竞争力迅速上升和老百姓生活翻天覆地变化的伟大史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政策的无比正确性。其中蕴藏的规律就是,熙熙攘攘的事物,终究要回归于主流事物的发展,终究会突出其主线。
  发展是硬道理,符合中国国情的东西是主流,促进中华伟大复兴的一切是主线。
  以此来审视中国的直销行业,至少会有几个结论:一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营销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直销业的存在空间;二是中国政府一直是以一种宽容接纳的姿态对待直销行业;三是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给在中国运行的直销企业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敢闯敢试的探索。
  试想,从1990年至今近20年,直销业在中国历经的“风风雨雨”,实际上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一个必经的波折,它折射的是社会对直销业的接纳,是政府对行业主流的引导,也是主管部门对行业主线的辛勤打造。
  从直销业当初的泥沙俱下,到整顿治理和转型经营,再到2005年两个《条例》的出台,政府行为传达的信息是:让直销业存在,让它规范地经营,让它有序地发展。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搞好规范化经营
  
  对此,直销企业应持什么态度呢?毫无疑问,应当珍惜局面,通过规范化经营,切实履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以规范经营为企业主导的社会责任感,应时刻放在企业家心上,体现在企业每个成员行动上。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应当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社会对企业的最基本要求,是规范化经营。直销是人类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种特殊的业态模式,由于其特殊性,直销企业在运作和经营中,企业家的规范化意识、企业运行规范化水平就显得更加重要。第一,直销经营是以庞大的人脉为基础,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碰撞,就可能面临多方面的矛盾,没有规范意识,就会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第二,直销活动离不开强势的教育培训和完善的文化体系。与传统企业相比,直销企业自身的教育框架和文化建设框架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是一个大面积复制乃至产生长远影响的过程,因此它最需要的就是规范。第三,我国直销业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是非、历经了曲折和艰难。究其原因不是这个行业本身有什么错误,而是从一开始并没有设定好规范的程序。
  直销企业规范。主要有自我规范、舆论规范、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直销企业规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国直销业要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这四大层面的规范缺一不可。其中。自我规范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作为一个新生行业来说,如果参与者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强烈的规范意识,就为直销业发展奠定了内在因素。如果中国直销业一直规范运作,整个行业的状况就会比现在理想得多。而今天法规实施了,就需要遵纪守法,谁来“遵”?谁来“守”?是参与者自我,自我规范才能迎来真正的遵纪守法的局面。因此,自我规范永远是直销企业的最高责任,直销企业都要强化自我规范的意识。
  规范虽然会付出短期成本,但最终一定能够得到最稳定的回报。10多年来,一些直销企业良好业绩的取得,总是与企业一开始就设定长远发展目标息息相关的。如果舍不得付出短期成本,就不可能获得长远的回报。
  应该指出。直销企业要规范化经营,就要与监管部门、媒体以及社会各界保持经常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在中国直销界,仿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低调。而大部分人理解的低调就是将企业的运作封闭起来,不让外界知道任何信息。生怕惹上什么麻烦。改革开放奉行的是开放哲学。企业应该主动将企业的发展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媒体以及相关人士进行汇报、通报、交流。否则,容易成为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的天空;监管部门更难及时了解和把握企业的具体情况,老百姓对企业的期望也无法及时传达给企业。因此,直销企业坚持经营透明度原则。目的就是让全社会都能了解和监督企业的行为,使企业不断修正自己的发展轨迹。事实上,没有哪个企业一开始就能做到百分之百的规范,只有不断检视、及时修正自己的企业才是真正想规范的企业,也才是真正能够达到规范目标的企业!
  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要规范就会牺牲创新。这不符合事实。规范作为一个原则,不是要企业变得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更不是要求企业一成不变,按照教条主义行事。在今天,改革观念深入人心,建立创新型国家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企业追求规范与创新运作之间并没有矛盾,直销企业需要在创新中求规范,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其实,直销方式的存在与发展,本身就是改革创新的结果。就是对传统营销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的结果。因此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焕发生机和活力。同时,同是直销企业,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消费群体,有多种直销方式可选择。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模式,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我们并不反对借鉴别人的经验,但又确实反对一成不变的拿来主义。只有通过自己探索的东西,才能真正属于自己:只有通过改进的东西。才有可能长期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做强做大直销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1 守法经营,维护社会稳定。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安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企业繁荣、发展,又是国家稳定、社会安定的经济基础。可见,一个企业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牵涉到方方面面,会影响方方面面。因此每个直销企业都有维护整个社会安定的重大责任。
  2 依法纳税。维护国家利益。直销企业应树立全员纳税意识。并通过技术手段,借助网上平台,实现企业财务部门与税务征管部门一体化核算,建立经营阳光工程,推动税务改革。
  3 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保护消费者权益。产品是企业与消费者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为消费者提供优秀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直销企业独特之处是其提供的产品比一般的要好、要优秀,能够在国际范围内具备竞争力。这是因为,直销企业服务的主要方向是满足于消费者的高品位需求,引导超前消费,开发新的消费领域。因此,它对产品类型、档次、功能、附加价值以及服务水平提出相应的特殊要求。否则,就会碰壁,招致经营的失败。
  4 开拓经营,增加社会就业。目前,如何解决失业、增加就业岗位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中国由于处于经济的大转型时期,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将很多人推向就业和再就业市场。这当中,民营企业为扩大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营销业态来看。目前传统营销业态的企业在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方面有限,而直销企业却能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空间,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增加就业岗位的重任。
  5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企业是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公益事业之所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广大企业的大量资金投入是分不开的。直销是依靠人员进行销售的业态形式。人是营销主体,以人为本应该成为这种营销方式的最显著特征。社会公益事业与人本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直销企业在推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被赋予更重大的责任。
  6 提升经济效益,扩大产业规模,拉动区域经济。随着直销品牌工作的进展,直销企业要利用其优势,大力挖掘,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经济效益,也只有效益高了,规模大了,直销企业才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研究当地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找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嫁接点,采取实际行动,制定切实办法,投身到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7 打造直销企业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在我们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建立科学健康的社会大文化,而企业文化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直销企业应该积极倡导诚信文化,做守法经营者;倡导创新文化,做事业永远的开拓者;倡导服务至上的文化,做消费者的终身朋友;倡导制度文化,做企业规章制度的忠诚守护者:倡导开放文化。紧跟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做国际级企业的塑造者。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居民生活的日益改善以及大量新建社区的兴起,引导和发展社区商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小企业集群理论入手,探求社区商业的理论来源,得出小企业集群理论对社区商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关键词:企业集群;社区商业;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    社区商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系到“社
港口与其所依托的城市在发展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青岛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了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重点分析了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带动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许多潜在的矛盾日益凸显,食品领域中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表现得越来越突出,食品安全的有关政策应运而生。本文拟从政府执行力的角度,在对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