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沟煤矿蹬空区首采工作面两巷支护参数选择

来源 :山东煤炭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南沟煤矿蹬空区首采工作面两巷围岩破碎、不稳定的情况,依据加固拱理论和悬吊理论计算两巷的支护参数,确定两巷支护采用“锚网索+钢带+长短锚索”控制方案,确定支护参数,巷道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基于15108运输巷掘进过X6陷落柱期间巷道围岩稳定性差、顶板破碎严重、支护难度大、巷道掘进效率低等难题,对巷道前期支护技术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帷幕注浆加固+桁架锚杆、多筋梯子梁”联合支护技术.陷落柱影响区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1 m以下,巷道掘进效率由原来的4.1 m/d提高至6.7 m/d,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为了解决安徽淮南朱集西矿13501工作面轨道顺槽受下方11-2煤层采动影响后顶板破碎、两帮内移量大等围岩变形问题,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保护层开采模拟并进行支护方式优化.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有效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为同类型下的深井巷道支护提供借鉴.
镇城底矿22212工作面底抽巷掘进初期变形严重,为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通过钻孔窥视、数值模拟、矿压监测等手段,研究底抽巷围岩破坏特征,提出相应的支护优化措施,并通过现场应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原有支护锚杆未锚固在稳定岩层,锚索延展性与围岩变形不协调,提高支护阻力可有效减小围岩塑性破坏程度,所设计的锚杆+加长锚杆+钢筋网+喷浆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破坏,实现22212底抽巷的长期稳定.
针对邢东矿2129工作面大倾角孤岛工作面特点,进行了矿压观测及矿压显现规律的分析研究.结果 显示:工作面整面周期来压步距为2.00~40.07m,周期来压步距分布不均匀,但主要集中区域在见方阶段,来压期间动载系数平均值1.6,支架卸压阀开启频繁,局部片帮严重.研究成果对实际生产中类似工作面条件的采场顶板管理及支架选型具有指导意义.
针对直墙半圆拱巷道围岩应力分布问题,以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煤矿11221工作面上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复变函数法求解了直墙半圆拱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解析解,并分析了此回采巷道的主应力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直墙半圆拱巷道拱顶应力集中程度较小,拱顶较两帮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直墙半圆拱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为保障3412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的稳定,通过分析坚硬顸板切顶卸压原理和聚能爆破机理,确定采用聚能爆破技术进行切顶,设计爆破方案.结果 表明:留巷顶板切顶卸压后,围岩变形量大幅降低,充填体受力处于正常状态,切顶卸压控制了围岩的变形,保障了留巷围岩的稳定.
为缩短晋华宫矿307盘区8712工作面准备时间,规划设计2712巷反掘段300 m.基于此,提出了2712巷反掘段支护方案,包括巷道锁口支护方案、巷道临时支护方案和巷道永久支护方案,实现了2712巷反掘段的稳定控制.
以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技术在店坪煤矿9-100工作面应用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实践分析等方法,确定最佳的预裂爆破切顶参数,设计恒阻长锚索、临时补强支护方案,通过巷道表面位移监测数据判定巷道围岩的运动情况.留巷围岩位移量变化规律及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护巷效果,可供店坪煤矿及相似地质条件的煤矿借鉴、参考.
为有效解决开拓煤业沿空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变形过大的问题,结合巷道变形破坏特征,提出采用非对称支护理念,设计具体的支护方案,数值模拟研究得出最优的护巷煤柱宽度,试验期间,监测巷道表面变形量、煤柱内应力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设计的支护方案及小煤柱宽度能够有效控制沿空巷道的变形量,且提高了工作面的采出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为解决1301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通过分析切顶卸压围岩控制原理,结合回风顺槽1和胶带顺槽的特征,确定在巷道采用顶板定向预裂切顶技术,设计切顶钻孔参数,采用D型聚能管进行不耦合装药.切顶方案实施后的巷道围岩变形量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回风顺槽1和胶带顺槽切顶卸压方案实施后,围岩变形量大幅降低,有效保障了巷道围岩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