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非球面小球头接触式抛光及磁流变抛光组合加工

来源 :表面技术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etasea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了提高非球面光学模具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方法 分析当前非球面超精密抛光方式及其特点,针对小口径非球面光学模具,提出一种小球头接触式抛光及磁流变抛光的组合加工方法,对小球头进行设计,并抛光碳化钨圆片,对比小球头接触式抛光及轴向、径向、水平方向磁极的永磁体球头的磁流变抛光的加工性能。分别对编号为1#、2#、3#等3个相同轮廓形状的碳化钨非球面模具进行单一方式抛光试验和组合加工试验。结果 通过对小球头抛光碳化钨圆片的加工性能进行分析发现,接触式抛光小球头的去除率为926.5 nm/h,表面粗糙度达到4.396 1 nm;轴向、径向、水平方向磁极的永磁体小球头磁流变抛光的去除率分别为391.7、344.3、353.7 nm/h,表面粗糙度分别为1.425 2、1.877 6、1.887 5 nm。对采用组合加工方法抛光碳化钨非球面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时发现,非球面1#在单一接触式抛光60min后表面粗糙度从8.786 6 nm降至3.693 2 nm;非球面2#在单一磁流变抛光60 min后表面粗糙度从8.212 1 nm降至1.674 5 nm;非球面3#在组合抛光方法下先进行15 min接触式抛光,再进行15 min磁流变抛光,表面粗糙度从8.597 2 nm降至1.269 4 nm,面形精度由175.2 nm提高到138.4 nm。结论 组合加工方法可以弥补单一抛光方法的缺陷,并能有效地提高工件的面形精度。与单一接触式抛光方法相比,组合加工方法获得的表面质量更好,抛光后表面粗糙度为1.269 4 nm,远小于单一接触式抛光下的3.693 2 nm;与单一磁流变抛光方法相比,组合加工方法更高效,将样件抛光到同等级别粗糙度所需时间从60 min减少至30 min。
其他文献
自从Rokitansky在1860年首次报道了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至今,EMT逐渐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EMT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研究者对EMT已经从过去基本症状的研究转变到病理生理甚至于分子水平上来。EMT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生几率大约为14.3%,其危害涉及到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目前,关于EMT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很多,但是至今还没有完
到2020年末,A股上市公司中已经有超过350家公司“破净”,其中银行“破净”的有25家,银行股票投资价值成为了投资者尤其是银行经营者关注的重中之重。上市银行和其他上市公司在股票价值估算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政策、货币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出台等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本身业务。本文选取宁波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其资产规模虽然小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但盈利能力能力、成长能力能力、不良贷款率、拨备覆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及内膜组织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HIF-1α、NOX4及自噬相关基因P62、ATG5蛋白的表达,探讨他们在EMs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为临床诊断EMs提供新的生物学指标。【对象与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EMs患者为实验组(n=40),选取同一时间段因子宫肌瘤而在我院行子宫全切
目的:通过观察国医大师班秀文活血通脉汤联合针灸疗法、心理疗法“三位一体”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三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进一步科学依据,更好的指导本病治疗。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A30例、治
为实现AB双摆台磁流变机床五轴联动结构参数的快速精确标定,建立了1种高效准确的测量方法。通过分析机床结构特点及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对目标标定参数进行分解,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与在机测头分别建立了A轴与测头、测头与抛光点、B轴与抛光点标定方法及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标定及验证实验,在验证试验中,实际值与预测值在X、Y、Z方向误差均小于6μm。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参数标定方法简单可靠,满足磁流变机床的使用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影响着全球约2亿女性的健康,卵巢EMs是其中最多见一种。最新的研究表明,EMs患者腹腔内的各种成分,如腹腔液、巨噬细胞和EMs病变中的铁含量较高,表明腹腔内的铁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甚至恶性转化相关。目前EMs中铁过载已被证实,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铁调素(Hepcidin,Hepc)作为铁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与其受体膜铁转运蛋白(fe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和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现合称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两种疾病均为良性妇科疾病、与雌激素相关,均具有生长功能的异位子宫内膜,主要临床症状相似,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有大量研究表明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粘附、转移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