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书写习惯,收获典雅人生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很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但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汉字书写不规范、书写姿势不规范等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有助于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的养成,还有助于儿童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因此,笔者通过分析上述提到的问题,以为可以通过亲近书法、传授字理、多元评价等手段为学生的规范书写导航。
  【关键词】兴趣;规范;书写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为日常办公,汉字输入,文档编辑等带来很多的便利。但由于过分依赖电脑,更多的人渐渐淡化了传统的汉字文化。因此,教育部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要求重视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一、低年级学生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
  (一)汉字书写不规范
  汉字书写规范是汉字在书写过程中的笔顺、结构、格式的规范。 书写不规范似乎是小学生汉字书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学生经常出现的现象。
  (二)书写姿势不规范
  书写姿势规范包括写字姿势、握笔姿势、运笔方法不规范等情况。主要表现在坐姿“三个一”做不到位:眼睛离桌面太近、胸部紧贴着桌子、眼睛离本子太近。观察发现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食指被拇指压住,看不见笔尖;食指过度用力导致食指被紧压到变形;拇指、食指指尖相对,长时间书写造成食指的紧绷、手酸。
  (三)个体差异太大
  造成书写速度不统一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自我要求高低、书写时注意力集中与否和对字体认识度的广狭。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上一年级前就早早开始练书法,形成一定的“先飞个体”,如果零起点的孩子不加以努力差距将逐渐拉大。
  二、指导低年级学生汉字书写的意义
  (一)有助于行为规范养成
  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曾有教育前辈要我致力抓好两件事,一件是扫地,一件就是写字。尤其对学生来说,学习写字实际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是一个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的過程。
  (二)有助于审美情趣的培养
  审美情趣是人们对审美对象抱有的情感和兴趣。汉字书写作为一种集教育、训练、艺术和审美实践为一体的活动,历来就被作为陶冶情操、塑造高尚人格的途径之一。汉字在笔画、字形、结构上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审美价值,可以激起学生对生活的审美情趣。
  (三)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
  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是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每个不同的字都有其独特的“形”,写字过程就是挖掘汉字外在的形式美、提炼其内在的精神美的过程,给人以无穷的魅力。在书法写字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儿童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三、引领低年级学生汉字规范书写的尝试
  (一)时时处处皆书法
  1.布置书香教室之处处皆字
  在教室布置时,适当地营造书法氛围。如在教室的墙上张贴名家装裱好的书法作品,感受名家风范;张贴大书法家的肖像及关于书法的名人名言,感悟书法艺术的真谛,这样,每一个学生一走进教室就感受到浓浓的书法氛围,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对于书写的向往。
  2.亲近书法作品之时时赏字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书法的认识很模糊。所以,进校之后,教师就带领学生观赏书法作品。笔者的学校作为“书香校园”,校园里书法的氛围较为浓厚。就充分利用这些校本资源,带领着学生欣赏各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优秀书法作品展。
  (二)每时每刻讲规范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预防近视、驼背的关键。
  1.强化训练,形成条件反射
  在教学中,对孩子们的坐姿必须提出具体的要求。在教写字之前,教师利用微课向学生讲述姿势错误的危害,直观的图片演示和讲解让他们很快就有了“写字要有正确姿势”的意识,知道正确的坐姿是头正、肩平、腰直、足安。正确的握笔姿势是:手离笔尖约一寸,眼离纸张约一尺,身离桌子约一拳。
  2.时时强调,“提笔即练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工整正确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因此,在日常语文课堂,语文老师们要提醒孩子“提笔即练字”,提笔就要做到“头正、肩平、腰直、足安”。在数学课、英语课等其他课时,课任老师也要像语文老师一样提醒孩子,监督孩子。孩子们在时时强调、处处监督中慢慢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传授字理析汉字
  古今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即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能让学生快速形象地识记汉字,且能领悟汉字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正确书写汉字。
  1.运用字理识记象形字
  通过追溯字源,展示对应的古文字字形,就有助于学生理解该字的形义关系,有助于学生正确记忆汉字。
  2.运用字理识记会意字
  会意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表示的意义要从字与字组合的关系上显示出来。从其部件的组合方式上看,会意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同体会意,另一类是异体会意。把会意字的结构规律教给学生,学生就能触类旁通,轻松快乐地记汉字,这样就更有利于正确地书写了。
  3.运用字理识记形声字
  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了解其构造规律对认识汉字和进行识字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这些组合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和义。
  汉字是一个互有联系的符号系统,它们的组合有理据、有序 列、有层次、有类别。只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成批识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观察临摹体验美
  1.比较观察,感受汉字严谨美
  在一年级刚开始接触汉字时,除了教会孩子们基本的笔画,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一些笔画的细微变化。根据小学生感知无意性,注意又不够稳定的特点,我通常采用看、析、记的方法来引导他们学会观察。
  2.在仿写临摹中感受汉字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从而掌握写好字的要领。与此同时,我们应教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方法:观察比较法和临摹法等。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写字教学注意了几点:首先,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让字入心。细心观察是写好字的重要前提。让观察贯穿学生写字的全程,达到“预想字形,意在笔先,笔居心后”的境地。
  (五)评价多元互竞争
  1.课堂教学竞赛评比
  课堂竞赛评比是一种重要的评比方式,主要分为观察评比,练习评比和自主评比三部分。第一步为观察评比,主要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笔顺,结构比例,位置高低,笔画变化。第二步进行课堂竞赛练习评比,动笔之前先比姿势。当学生完成书写后,我们便开始进行点评竞赛,这就是课堂竞赛自主评比。学生在一次次的竞赛点评中,学会比较,学会鉴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
  2.优秀作业展示评比
  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渗入“提笔即练字”的思想。开展一月一次的优秀作业展示活动。展示的作业本主要是《生字抄写本》。每月的中旬,每个班都根据学生一个月来的书写作业情况,按照端正、整洁、规范、美观的标准,评选出十份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表扬。
  3.书法小报汇报评比
  学校更加重视书法工作的宣传和落实。把评选出来的年级十佳书法作品,以及其他一些特别优秀的书法作品,加上平时开展的一些书法活动的报道 ,精雕细琢编成一张书法小报,打印下发到每一位学生的手里,带回家与家长共读。一方面是进一步激励这些辛勤耕耘的小小书法家们,让他们有一份成长的纪念品;另一方面是扩大宣传面,让家长了解学校的书法工作,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更加信心百倍,或奋起直追。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詹姆斯发现,当一个人只有在不斷地取得成绩,并获得他人认可时,他的积极性才能被激发出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采取各种竞赛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个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甘甜芬芳的果实。我想,这也是我们小学老师送给学生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参考文献
  [1]蔡金华.浅析写字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2(60.
  [2]曾丽娜.提高小学低段写字教学有效性的生本化策略[J].科教论坛,2011(6).
  [3] 郑伟钟.将识字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有机结合[J].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陈月园,女,1988年生,杭州人,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教师,语文教师。
  (编辑:李艳松)
其他文献
【摘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各学科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内隐的,不可直接观察和测量,可直接观察和测量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有许多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因此,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语文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雷雨》教学设计为例,探讨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行为
【摘要】在低年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为低年段学生在语文学习搭建这条“可视化”读路,训练学生思维,淬炼学生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思维能力,让阅读变得简单、高效、有趣可观,最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丰富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三下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为例,探索富有成效的略读教学之路。文章从课前、课中、课外三个方面结合课例谈了在略读课中发展自学的能力的方法。课前预习先行,“精”准要求,“略”知一二;课中扶放结合,精妙引领,略得方法;课外拓展延伸,精心整合,略教丰学。准确把握“三步走”的教学方法,才能摆脱“越位(精读化)”“移位(任意化)”“错位(简单化)”的误区,让学生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有效促进
【摘要】本文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中的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两方面,分析短篇小说《受戒》的“淡雅”的艺术特征和时代特征,揭示其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淡雅;汪曾祺;功利性;非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受戒》写了在一个名叫庵赵庄的乡村小镇子里的平凡琐事,明海跟着舅舅到荸荠庵学当和尚“为业”,明海在庵里获得许多反常有趣的见闻
【摘要】原生态语文教学观呼唤语文课堂回到语文教学原点,通过对张玉新老师的原生态课堂进行细致观察,探寻语文学习规律。  【关键词】原生态;语文教学;学情;以读促写;文本解读;体态语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钱梦龙老先生在《我的教育观》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学出现了‘失魂落魄’的症状,语文教学中盲目追风,新课标倡导的师生平等对话也被引向一个极端,淡化乃至取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正确有效地品味语言文字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了解写作特色,感悟人物形象,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者,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做出有效质疑,化被动为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关键词】有效质疑;语言文字;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
【摘要】审美教育是语文课中的一任重要任务,《语文新课标》中也强调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一目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激发引导学生感知、鉴赏文学作品中的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景设置;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审美情感的培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老师机械地讲授课文
【摘要】新课标中对“阅读”的目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语文教师,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自身在阅读教学中的执教心理机制,促进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使整个阅读教学的课堂有效进行,是每个教师应该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心理;教师;学生;文本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堂上的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三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本文首先阐述了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然后在开展课外实践的时候也应该渗透德育教育,最后将作业的方式变得开放化,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之一——书面表达能力,在当下颇受关注,如何求得“活水”,让学生如鱼得水,这必须从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剖析,进而寻求策略。  【关键词】命题;范文;实践;训练;修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人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阶段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发展中尤为重要,但作文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众所周知,小学作文难教,原因是多样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