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素质人才作为国家的重要力量关系到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思维是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活动,是高级阶段的认知,思维能力影响个人的心智状况和整体素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抽象能力等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科促成。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八九年级的數学教学实例,探究初中数学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和具体策略,供同行参考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培养对策
  初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能力是用数学的观念分析并解决问题,例如转化与划归思想、函数和映射思想等。数学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的个人思考方式,是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素质构成。基于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思维发展来看,教学模式的古板和教学理念的落后,难以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学生热情不足和教学内容之后,影响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初中数学老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和素养。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古板。教学模式的调整与优化是现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现阶段大多数数学老师处于转变教学模式的初期阶段,正逐步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脱离出来。但由于其根深蒂固的影响,很多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学习数学和被迫思维练习进程中,不利于培养灵活且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模式的古板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初中生只能解决与知识点息息相关的肤浅数学问题,难以从数学原理和本质着手思考和分析问题,相对僵化的教学不利于提升思维培养的实效性。
  第二,学生热情不足。初中生学习任务和学习科目的增加让学生早已“心有所属”,对待喜欢的学科总是投注百分之百的热情,数学学科因理解难度大、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强而不受“欢迎”,学生常因深刻的数学问题自信心受挫,影响个人的学习热情。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积极动脑和认真投入,但热情不足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注意力和专注度,难以在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互动中提升个人的思维能力。
  第三,教学理念滞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单纯是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服务,更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新时代教学改革推进中,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难以快速实现调整转变,在相对滞后的教学理念驱使下,教学课堂的沉闷与压抑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自然也难以实现数学学习热情的激发。
  第四,教学内容局限。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材也实现内容更新,以期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内容是文字描述的语言,如何基于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拓展是数学老师的重要使命。抽象思维、统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都是在灵活的课堂、发散的课堂中逐渐养成,但大多数学老师的数学课堂围绕教学目标稳步进行,谨慎的数学课堂下呈现的教学内容相对局限,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和数学素质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第一,提升思维活力,实现思维转换。为有效缓解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低效的问题,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刻板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思维活力的拓展。例如,常规的问题解决思路难以找寻突破口时,数学老师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从最终结果和所要获得的信息着手,再分析数学问题解决的条件,在逆向思考中实现快速解题。逆向思维能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结论往回推演和分析,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的分析,往往会让问题简单许多。例如,在解决“一个凸多边形的内角是锐角的角至多有几个?”的问题时,学生顺向从凸多边形的内角思考会让思维受阻,但利用凸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数学定理反向分析和思考,外角倘若是四个钝角会超过360°的外角和,所以内角是锐角的角最多有3个,在逆向分析和思维转化中,数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借助生活实例,突出思维兴趣。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与学生的生活实践高度关联,数学老师以生活实例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思维兴趣,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不断调整升华,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并提升学习的兴趣。改善数学思维训练方式,始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激活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的《投影与视图》的内容时,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立体物体如书包、行李箱或课桌等组织学生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让学生分析从各个角度观察物体呈现出的不同图形,体会立体图形知识的奥秘。在学生真实参与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课堂中,学生的专注度与投入度明显提升,数学空间能力也不断发展,为学生提供和谐且轻松的思维训练环境和课堂学习氛围。
  第三,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思维能力。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对初中生而言相对抽象的知识点实现直观呈现的转换,学生在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呈现中能不断丰富个人的思维能力,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的相关知识时,数学老师要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展示将图形旋转的动态过程展现,学生在认真观察和思考中形成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进行了两次图形旋转的多媒体演示后,将问题抛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
  第四,鼓励想象质疑,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具有专业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学习实践中也会出现纰漏和失误。基于此,数学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质疑,积极指出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错误,而教师的小失误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加倍关注。学生用丰富的想象力解决数学题目,往往有更多奇妙的发现。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相关的求证题时,数学老师在提供一种解法后便用“激将法”感染学生。如“这一求证题仅此一种解决方式是吗”,有的同学快速给出质疑和自己的观点,提供更简便的问题求证思路,以新的辅助线辅助问题的证明,是班级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想到的解题方向。诚然,大多数情况下,一道题不可能只有一种解决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发思维,大胆想象,不断寻求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式,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法多元,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中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一改传统保守、灌输式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并发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长远目标为导向,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云英. 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抽象素养的培养策略[J]. 中学数学,2020(10):02-03.
  [2] 马洪福.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J]. 黑河教育,2020(04):14-15.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历史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帮助极大。但是,由于教师在历史教学中的一些潜在问题,使得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历史学习,本文将从教师开展历史教学问卷调查,明确学生的表达障碍;规范学生日常口语表达,纠正不良的书写习惯;启发学生学习表达技巧,鼓励学生的主动发言;定期开展教学总结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四个方面,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历史课堂的语言表达能力展开
[摘要]物理实验考试做为新的一项中考考试内容,本文主要从实验器材优化、备考方面谈培优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中考实验考试;考试器材;备考;培优  一、实验操作考试的意义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在遵循育人为本、科学规范、普职并重、公平公正、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实施实验操作考试可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内阅读的补充与拓展,明确了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加大了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力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课外阅读往往能推动学生的语文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未达到理想状态,未能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阻碍了语文学科教学有序开展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个人的六年级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在习惯养成后,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识字是小学低年段的重要学习内容。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积累丰富的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思维意识,是我们在“主动学习”识字教学模式一直在追寻探讨的。  [关键词]主动学习;识字教学;学生主导识字  一、前言  对于“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触,现在接手做识字写字的建模教研任务,其实十分迷茫,不知道从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6岁幼儿期,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也是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幼儿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好与否,直接关乎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从小养成的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从某种意识上
【摘要】小学是人生的初始阶段,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创设美好的未来的生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特别是自律的习惯。因此,自律的养成是小学生养成其它良好习惯的关键因素,而培养自律又是小学教育的一个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与探究,摸索出一个有效的四维策略,促进小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华丽转变。  【关键词】教育;小学生;自律  一、培养小学生自律性的意义  (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特性
[摘要]语文是学习母语的学科,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更是传承知识的桥梁。但如今语文教学却受到各种冲击,学生宁愿用大量的时间学习外语和数理化,也不愿学习语文,更不愿阅读文学书籍。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文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已成为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结合个人执教经验展开论述。  [关键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法  现代心理
【摘要】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利用该平台开展英语听说学习、获取学习资源,已成为一种趋势。结合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基于人工智能学习平台的英语听说教学,有诸多优势。鉴于时代背景、教学实践等因素,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学习平台融入到英语听说教学的必要性,同时也给予了可行的方法指引。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人工智能  一、引言  当我们谈到人工智能
【摘要】自课改以来,教师一直在努力突破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想方设法地改进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绞尽脑汁地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策略,并想借助多媒体的应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努力为学生提供高效学习的课堂。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好的教学策略,还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行为的改变,但这点也需要教师正确、有效地引导,如果引导者能在课堂上引导他们正确把握关键的内容,找到主要内容的关联,
每当我望着一张张天真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目光,心里就升腾起一股股热浪。是啊,没有什么比学生的信赖与爱戴更令我深感欣慰了。学生给我带来了新鲜感与力量,我该给学生什么呢?没错,就给他们温暖吧。温暖,犹如阳光照进心房,受阳光雨露滋润的生物都会成长。因此,得到温暖的学生身心会更加健康。  一、温暖学生的心,给他信心给他信任  班里来了一个“大”学生,本该读五年级的他分配读三年级,原因是外地的教材与本地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