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鲚与湖鲚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多态性及遗传关系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为分子标记,分析了刀鲚和湖鲚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5种不同的单倍型.刀鲚和湖鲚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00和0.7000;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763%和0.4301%.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两者遗传分化的水平很低,群体间的差异对总的变异没有贡献.所以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这一结果支持湖鲚是刀鲚的一个地理种群的观点.
其他文献
本文调查了疏浚后杭州西湖(小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四个采样站(Ⅰ-Ⅳ)桡足类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并对桡足类生物量与水质理化因子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共发现桡足类9种,其
在对太湖流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因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问题在太湖流域十分严重,正常年份流域优质水资源缺水量在(20-35)×108m3之间. 如今后水质型缺水问
水文预报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站点水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呈现出非平稳动态随机变化特性,而且各因素间的关系也很难确定.淮河流域五河站水位由于受到洪泽湖
太湖水体氮磷营养盐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大气营养物质的输入研究方面仍鲜有报道.通过定期采集太湖梅梁湾地区上空颗粒物,测定颗粒中各种形态磷(可溶性无机磷、有机磷、难溶性磷
本文作为“滇池沿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系列研究论文之一,主要研究了滇池东北部沿岸带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现状、成因及妨碍自然生态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风浪强烈侵
通过对青海湖QH1孔沉积物稀土元素丰度、分布模式及稀土总量(∑REE)的分析,结合沉积物中TOC含量、粒度参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稀土元素纵向变化与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间对汉江流域2级河流——黑竹冲河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类的生活史和生产力进行为期一周年的研究.结果表
在模拟降雨条件下(30-69mm/39min),对官厅水库流域玉米地和休闲地地表径流泥沙和生物可利用磷(BAP)流失进行了初步研究. 累积泥沙产量受雨强、坡度和作物覆盖影响,变幅为305.
利用PCRaster的环境动态模拟语言,基于地图运算和网格之间水流运动的模拟,开发了水文过程模拟模型,选择太湖流域上游的西苕溪流域进行试验,用实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
在综合了炭屑筛选法和炭屑花粉流程分析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从黄土、古土壤和古文化层中提取不同粒径炭屑的新途径——黄土炭屑分级统计方法,对不同粒级的炭屑进行分析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