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11日至14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会议由浙江工业大学与中国宋代文学学会、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来白海内外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170余人相聚南宋故都、西子湖畔。《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胡明教授、《文学遗产》主编陶文鹏教授参加了会议。这是继上海、南京、银川之后的又一届宋代文学研究的盛会,是一次学术内涵极为丰富的高规格的国际性会议。
其他文献
如果把中国民间故事放在21世纪中国的背景下来考察,便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与今天的时代乐章不合拍的音符。主要表现在,在那赞美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鞭挞假、丑、恶的叙事话语中,渗透着下层劳动者的许多扭曲的社会观念和社会心态。
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思想研究中心及文艺学重点学科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18—20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大厦成功举行。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以青年学者为主的关于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研究的学术对话,它无疑推动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学术研究的不断精进和青年学术队伍的共同成长。
2005年lO月29—11月1日,由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并由中南大学文学院承办的“2005: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和各自关心的文学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活跃的讨论与争鸣。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社会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显露,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矛盾逐渐成为全世界的焦虑中心。人类的生态自觉日渐成熟并将其逐步贯彻于经济社会活动之中,人类文明开始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在这个背景中,继海外学者陆续开展了“生态批评”、“生态伦理’、“环境美学”等学术活动之后,90年代的中国学者也提出了生态美学的概念。
期刊
期刊
中国文学研究创新体系的开拓和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命题。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中国文学研究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性成果,队伍宏大,思路繁富,力作迭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保持着全面推进的强劲势头。肯定这一代人才和学术的分量,实质上是对改革开放为中国学术发展和人才涌现开拓了广阔空间的历史肯定。《文学评论》是热情肯定这代人才和学术的,它为刊物质量的保证和提升提供了资源。这是2006年到来之初,我们应该对全国文学学术界致以诚挚的春天的谢忱的。
学术界公认周扬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权威阐释者,但这个定论的前提却是《讲话》权威性的先验性存在。事实上,《讲话》从口头演讲到文本出版有一个在以往的言说中被遮蔽起来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就是《讲话》权威性的确立过程。周扬能成为《讲话》的权威阐释者,正是由于他在《讲话》权威性的确立过程中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文心雕龙》关于文学语言形式美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宫商谐适的声律美;二是均比双辞的对整美;三是文字筑型的文面美;四是体道宗经的素懿美。刘勰论文本于自然之道,他在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下论述语言形式问题,本身就具有反对形式主义的意义。
贾植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同时也是作家和翻译家。作为“七月派”重要一员,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参与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进程,同时,对文学研究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取得了重要成就。由于生性耿介正直,追求自由和独立,他一生中先后四次入狱;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955年,被打成“胡风分子”而失去自由达23年之久。“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磨难的贾先生不仅没有倒下,反而站得更直。他曾说:“我只是个浪迹江湖,努力体现自我人生价值和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五四’精神的培育下走上人生道路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