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都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也有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点。
1.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本事
我邻居的孩子今年五岁多,每次看动画片时都特别专注,因为电视的画面和内容具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课堂教学也能像动画片一样具有吸引力,何愁我们的课堂没有高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调节学生的兴奋中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节课中,前5分钟学生的兴奋中心仍停留课间休息的兴奋状态之中;另外,在临近下课的5—10分钟里,学生的兴奋中心会因缺乏新的有效刺激而产生疲劳,并将注意力转向课外。所以教师可以设计精彩而贴切的引言加以调节,使学生的兴奋中心集中到学习上来。结尾时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在重点内容方面加重语气,来提醒学生,保持其兴奋中心不转移到其他方面。如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时,我的引言是:英国有一美貌风流女演员,写信向大文豪萧伯纳求婚:“因为你是个天才,我不嫌你年迈丑陋。假如我和你结合,咱们的后代有你的智慧和我的美貌,那一定是十全十美了。”萧伯纳给她回信说:“你的想象很是美妙,可是,假如生下的孩子外貌像我,而智慧又像你,那又该怎么办呢?”请问这位求婚者和萧伯纳说的有道理吗?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兴奋中心转移到课堂中来,而且顺利导入了新课。
1.1端正心态。如果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心里想: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来了,我一定让我们每个人学得愉快。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走进课堂时,就要摆正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忘记师道尊严,全身心投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1.2美化目标。任何一节课都有预定的目标,但是让目标具有吸引力,就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了。所以,上课前,老师要善于用语言描述达到教学目标后的情境,吸引每个孩子向着目标前进。例如,在讲植物生长素部分内容时,我提出生长素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对于苹果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为什么对于小麦、油菜等处理就不可以?农民用人的尿液喷洒在植物的叶片上,植物生长得很快,除了尿液中含有尿素外还有什么原因?对以上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迷惑不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便收到了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疑惑,急于求知的效果。像这样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直接提出新问题,把问题一下子抛到学生面前,引起学生内在的认识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当然,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前提。
1.3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在讲授氨基酸时,有些学生在书写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时,总在不经意间把氨基(-NH2)写成-NH3,老师在讲评时可幽默一把:“请同学们千万要注意,别把你笔下的氨基酸分子带上浓厚的氨气味,若把老师熏晕了,你们可要负责哦!”学生听之大笑,错误也在这笑声中得到认识和改正。在学习噬菌体时,可以把它说成“三无产品”:无合成蛋白质的酶系;无产能体系;无原料。
1.4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备好课和没有备好课走进课堂时,心情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的确,课堂的高效率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课堂的魅力也来自于精心的准备。
2.努力拓展课堂的宽度
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讲到细菌时,我补充了日本侵略军拿中国人做细菌实验的事例,很好地拓展了课堂宽度。如果只教课本上的知识,日子久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枯燥,收获也极其有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3.挖掘课堂的深度
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适当地挖掘知识的深度,增加课堂的容量,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讲述到DNA时,我还讲到警察是如何用DNA侦破案件,并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告诫学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不能做违法犯罪之事。这时,学生不仅记住了DNA的内容,而且受到了一次印象深刻的教育。其实,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延伸课堂的长度
学生走出课堂时,如果觉得课堂上的东西都学会了,那这节课绝不是完美的课;如果学生还愁眉不展,在思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绝对是精彩的。课堂上高悬的永远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所以,下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课堂的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跟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太多了,只要我们勤思考、肯探索,把自己当做学生探求知识的同行者,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办法。美国教育家帕尔墨说:“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理的共同体空间,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我们应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1.教师要有吸引学生的本事
我邻居的孩子今年五岁多,每次看动画片时都特别专注,因为电视的画面和内容具有太大的吸引力。如果课堂教学也能像动画片一样具有吸引力,何愁我们的课堂没有高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调节学生的兴奋中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节课中,前5分钟学生的兴奋中心仍停留课间休息的兴奋状态之中;另外,在临近下课的5—10分钟里,学生的兴奋中心会因缺乏新的有效刺激而产生疲劳,并将注意力转向课外。所以教师可以设计精彩而贴切的引言加以调节,使学生的兴奋中心集中到学习上来。结尾时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在重点内容方面加重语气,来提醒学生,保持其兴奋中心不转移到其他方面。如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时,我的引言是:英国有一美貌风流女演员,写信向大文豪萧伯纳求婚:“因为你是个天才,我不嫌你年迈丑陋。假如我和你结合,咱们的后代有你的智慧和我的美貌,那一定是十全十美了。”萧伯纳给她回信说:“你的想象很是美妙,可是,假如生下的孩子外貌像我,而智慧又像你,那又该怎么办呢?”请问这位求婚者和萧伯纳说的有道理吗?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兴奋中心转移到课堂中来,而且顺利导入了新课。
1.1端正心态。如果你微笑着走进课堂时,心里想:我和大家一起学习来了,我一定让我们每个人学得愉快。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走进课堂时,就要摆正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忘记师道尊严,全身心投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1.2美化目标。任何一节课都有预定的目标,但是让目标具有吸引力,就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了。所以,上课前,老师要善于用语言描述达到教学目标后的情境,吸引每个孩子向着目标前进。例如,在讲植物生长素部分内容时,我提出生长素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对于苹果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为什么对于小麦、油菜等处理就不可以?农民用人的尿液喷洒在植物的叶片上,植物生长得很快,除了尿液中含有尿素外还有什么原因?对以上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迷惑不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便收到了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疑惑,急于求知的效果。像这样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直接提出新问题,把问题一下子抛到学生面前,引起学生内在的认识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当然,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前提。
1.3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让学习过程充满快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问题,不可忽视。在讲授氨基酸时,有些学生在书写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时,总在不经意间把氨基(-NH2)写成-NH3,老师在讲评时可幽默一把:“请同学们千万要注意,别把你笔下的氨基酸分子带上浓厚的氨气味,若把老师熏晕了,你们可要负责哦!”学生听之大笑,错误也在这笑声中得到认识和改正。在学习噬菌体时,可以把它说成“三无产品”:无合成蛋白质的酶系;无产能体系;无原料。
1.4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备好课和没有备好课走进课堂时,心情是不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用一生来准备一节课。的确,课堂的高效率来自于精心的准备,课堂的魅力也来自于精心的准备。
2.努力拓展课堂的宽度
课堂的宽度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决定因素。如果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的宽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提高。讲到细菌时,我补充了日本侵略军拿中国人做细菌实验的事例,很好地拓展了课堂宽度。如果只教课本上的知识,日子久了,学生就会感到厌倦枯燥,收获也极其有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3.挖掘课堂的深度
我们的课本知识都是很浅显的,一般智力的学生自己看几遍就能明白,适当地挖掘知识的深度,增加课堂的容量,是提高教学效率有效途径。讲述到DNA时,我还讲到警察是如何用DNA侦破案件,并锁定犯罪嫌疑人的。告诫学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不能做违法犯罪之事。这时,学生不仅记住了DNA的内容,而且受到了一次印象深刻的教育。其实,每节课都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加深,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延伸课堂的长度
学生走出课堂时,如果觉得课堂上的东西都学会了,那这节课绝不是完美的课;如果学生还愁眉不展,在思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课堂绝对是精彩的。课堂上高悬的永远应该是问号,而不是句号。所以,下课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延伸课堂的长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跟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太多了,只要我们勤思考、肯探索,把自己当做学生探求知识的同行者,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办法。美国教育家帕尔墨说:“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理的共同体空间,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我们应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