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探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朗读的次数增加,能够帮助提高他们的语感,且也可在朗读中把自身的语文知识层面扩宽。须知学生的朗读能力对其学习语文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重锻炼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语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语感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热点就是朗读教学,其能够最有效、直接的培养小学生的语感,通过大量的朗读训练,能够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悟与体验加深,促进语文感知能力的提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对朗读教学引起重视,对教学形式与内容予以丰富,把小学生的语文朗读兴趣激发出来,发展思维,培养语感,以将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
  一、重视领读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处于主导位置,教师的情绪可对学生予以感染,所以若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能力,则就要重视教师领读,并保证领读的正确性。以《珍珠鸟》一文为例,在领读第四自然段时,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的为了把教学任务完成,而需将自己的感情加入其中,此段利用描写珍珠鸟的动作,将鸟儿的可爱、调皮展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均是作者爱护、喜爱珍珠鸟之情。所以,教师在领读时,需把这种人和自然之间和谐的画面想象出来,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同时要正确处理文章表达的思想,把语音与语调把握好,合理控制语速,如此方可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和内涵,掌握好语感。
  二、细品语句,揣摩其中含义
  陆九渊曾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此话是在告诉我们:读书千万不能忙忙慌慌,急于求成,应对涵义予以重视,对其中的韵味细细咀嚼,慢慢消化理解,这样方可从文章中汲取到营养,获得启发。比如,在对《桂林山水》一课进行教学时,文章开头,作者直抒胸臆,开门见山的把自己对漓江之美的赞赏表达了出来,也就是课文的第二段“漓江的水真静啊……绿得仿佛那是‘块无瑕的翡翠’。”这段话通过对排比句式予以了运用,若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段主要说明的是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那就错了。对水静进行描写,通过静止不动来形容,说明漓江美景能够对心灵予以净化,在大自然面前,世间的嘈杂和浮华根本不值一提。对水清的描写,通过砂石进行反衬,能够体会到作者以漓江之水对人心予以映射,远离勾心斗角,回归自然本心的愿望,也把好山好水好文化的道理間接表达了出来。对水绿进行描写,以一块无暇的翡翠来比喻水,充分说明了美好的事物均是无价之宝,根本无法用世俗的铜臭来衡量。简单的一段话,如果在理解后再进行朗读,则就让其充满了生命力。
  三、巧用电教手段指导朗读训练
  电教手段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优越性。通过电教手段给予学生朗读指导,效果非常好。针对朗读教学,新课标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要求。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缺乏丰富知识,若要达到这一要求就比较困难。若对电教手段予以巧妙利用,把电教手段的特点发挥出来,就可将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出来,对其朗读的兴趣予以诱发。比如,在对古诗《山行》进行教学时,可根据诗意把有彩色山景的活动的投影片制作出来。深秋的山景为片基,作者坐在马车上为抽拉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边对音乐进行播放,一边将画面反映出来,同时再配合描述解说:“一天,诗人杜牧乘坐马车到山上游玩,山间能够清晰的听到车轮子吱溜、吱溜滚动的声音,同时还有马脖子上的铃挡的叮当声。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色,他起身从马车上下来,不禁发出感叹,并做起了诗来……”如此就向学生再现了深秋迷人的山景形象。学生一边听、一边看,画景诗情深深打动了他们,随着录音朗读不自觉地把《山行》一诗朗读了出来。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并带领学生对“爱”与“霜叶红于二月花”予以重点品味,让他们一步一步把作者的心境领悟,促进其朗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丰富朗读教学形式,引导丰富的语感
  (一)听范读
  在开展朗读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为学生播放范读的录音又或是自己为学生范读,将明确的朗读要求与目的制定出来,在学生把范读听完后,可组织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对范读进行模仿来将课文朗读出来,借助多种形式,如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自由读、分组读、个别读、齐读等,对朗读教学形式予以丰富,以把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调动起来,慢慢对其良好的语感进行培养。
  (二)观看少儿节目
  教师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可播放一些少儿节目给小学生观看,一般少儿节目的情绪均比较强,借助丰富多彩的节目,让学生对朗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有一深刻感受,将强烈的情绪表达体会到,使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三)朗读比赛
  在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时,教师可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结合起来,开展读报读书比赛、朗读表演、语文朗读评比等丰富多样的朗读比赛,将每位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提供广阔的表演舞台给他们,使之对朗读的快乐有一深刻感受,在潜移默化中把正确的语感形成。
  五、结语
  总之,语感的形成离不开丰富的语言积累,而培养语感的一项重要途径就是朗读训练,教师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必须引导其深刻理解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积累语言,一旦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则对其终身发展就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78-79.
  [2]毛伟霞.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6(33):77-78.
  [3]肖洋.浅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学周刊,2012(08):18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诸多“留白”情况,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此种“留白”现象,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室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可以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并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留白”、“补白”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通过
◆摘 要:当今时代,人们愈发认识到文学素养的重要意义。小学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好时期,也是培养一个人的优良品德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有效的问题,就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问题;技巧  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人文素养的认识也愈发深刻
◆摘 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形成了思维定势,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思维节奏,认为教师所讲的知识就是权威。实际上数学是利用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同的学习主体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也不同,所以在题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题型设置为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打开思维,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开放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除了要求学生实现双基目标,还要求对学生
◆摘 要:读写结合教学是目前广大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深入研究的课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局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为此,本文先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奠基阶段,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都要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
◆摘 要: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教师不僅需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还应该加强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对自身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灵活使用,强化实践教学工作。本文结合相关概念,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小学语文以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主,内容相对简单,如果教师将目光单纯的局限在课本中,会
◆摘 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与推进,我国各个小学对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愈发关注。语文课程是小学的必修课程,而阅读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构成部分。故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便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培养学生兴趣以及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两项具体方案,以便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具体
◆摘 要: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检验学生对文本解读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促进阅读技巧的发展,反之,也会造成不良的效果,影响较深的是,阅读教学上的形式主义。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语文课堂进行有效的提问。  ◆关键词:提问技巧;设计;成效;评价  课堂提问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習知识,发展思维、技能、情感等的重要手段,是贯穿整个课堂的有机线索。因此,加强提问有效性研究,把握提问技巧,并用于小学语文课堂,对践行、达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讨课堂提问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问题;技巧;原则  教师设疑提问,学生质疑问难,是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
◆摘 要:处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时候,除去教师和家长的外来因素之外,促使自身更好的接受新知识和完成对所掌握知识的消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自身对于作文素材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运用不同方法来做到调动学生的课上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自我意愿主动的前提下完成对作文知识的摄入,本文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情景教学;方法分析
◆摘 要:识字写字教学时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获在其中。并在识字教学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字词;兴趣;方法;能力  参加工作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