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壳制备固体碱及其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小龙虾壳为原料,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出氧化钙型固体碱催化剂,该方法简便易行,原料便宜易得.运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氮气吸脱附技术(N2-sorption)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以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2-TPD)和酸碱滴定方法确定催化剂的碱强度分布和碱量.当煅烧温度为750℃时,固体碱表现出最优化的碱量和碱强度分布性质,该催化剂可高效催化多种醛类底物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且通过煅烧的方法可有效实现催化剂的活化再生.本研究对高值化利用废弃生物质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其他文献
为探究铁尾矿砂掺量对铁尾矿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以唐山某铁尾矿砂为骨料,考察了不同铁尾矿掺量下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抗冲击性能、抗渗性能以及水化特性.结果表明:①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铁尾矿砂掺量为10%时抗压强度最大,铁尾矿砂掺量为20%时抗折强度最大;混凝土的冲击功及断裂吸收能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铁尾矿砂掺量为20%时冲击功及断裂吸收能量取得最大值.②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吸水率逐渐降低,而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及渗透深度先减小后
粗TiCl4除钒尾渣含钒2%~5%,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为实现除钒尾渣中钒资源的低成本回收,提出了除钒尾渣直接焙烧—铵盐浸出—沉钒制备偏钒酸铵的新工艺,并开展了相关条件试验,重点考察了焙烧温度、NH4HCO3用量、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提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钒尾渣在650℃下焙烧150 min,获得的焙烧样中主要物相有金红石型TiO2、锐钛型TiO2、Al2O3、V2O5和SiO2,钒氧化率达78.12%,可采用铵盐浸出实现钒的低成本提取.②条件试验确定焙烧样适宜的浸出条件为:NH4HCO3用量
铝青铜是重要的防爆材料、模具材料和耐磨材料,但其熔炼过程易氧化、工艺性能差,极易产生裂纹和疏松缺陷.采用液态模锻工艺进行了铝青铜件的成形研究,对比研究了液态模锻与砂型铸造铝青铜件的组织特征,揭示了液锻铝青铜件的非平衡凝固路径和流变补缩机理.结果表明,液态模锻铝青铜的组织比砂型铸造件组织显著细化、且均匀.随着液锻压力的提高,基体晶粒尺寸和二次枝晶臂间距进一步细化.
对液态模锻2A50铝合金负重轮轮盘的冷隔产生进行了分析,表明其起源于轮缘周表面晶界处,并且向内部扩展.冷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铝液紊乱,波动至下模外套直壁上,下压过程中,铝液难以冲破这层表面层,于是形成冷隔.通过缓冲滤渣漏斗工装、适当调节导流槽铝液流速、增加捞渣工序等措施,减少了铝液表面氧化膜的数量,使铝液平稳填充,杜绝铝液波动,从而消除冷隔的产生.
提出了一种具有扩缩板结构的线板式静电除尘器,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电压、进口气速和颗粒粒径条件下,扩缩板不同排列方式对电场强度分布、气流场、颗粒轨迹和收尘率的影响,并与平行板式静电除尘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扩缩板扩展了收尘极的表面积,增强了收尘极附近电场强度,并随其高度的增加,电场强度和影响范围随之增大,因其产生的低速涡旋有助于延长颗粒的滞留时间,利于颗粒脱除.总体上,带有扩缩板结构的静电除尘器收尘率优于平行板式静电除尘器.
为了提高Monte Carlo算法在求解颗粒群平衡方程时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发展了一种基于异权值Monte Carlo(DWMC)算法的快速Monte Carlo(F-DWMC)算法,该算法在处理颗粒沉积事件时采用确定性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求解颗粒的沉积行为.文章选定了两种存在理论分析解的工况(分别考虑颗粒重力沉积和布朗扩散沉积行为)对F-DWMC算法进行了验证,获得了多分散颗粒物系统的颗粒尺寸分布函数曲线,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解吻合较好,并且与DWMC算法相比,F-DWMC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系统研究了正极中使用不同种类的硝酸盐和黏结剂对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发现以硝酸镁为正极添加剂的锂硫电池的库伦效率最高,且其最适合的质量分数为10%.在研究硫正极中硝酸盐和黏结剂的协同效应对锂硫电池电性能的影响时,发现使用β-环糊精聚合物(β-CDp)黏结剂的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最好.在此基础上,使用含硝酸锂的电解液可进一步提高了锂硫电池库伦效率(>98%),说明硫正极中的硝酸镁和黏结剂以及电解液中的硝酸锂之间有协同作用,可共同抑制穿梭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锂硫电池的
弹性-应变软化-塑性变形是岩石压缩过程中典型的力学行为,考虑岩石应变软化特征有助于正确评价井筒的稳定性.通过开展岩芯的三轴压缩实验获取岩样的全应力-应变曲线,结合Mohr-Coulumb强度屈服准则对岩石的强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和数值验证,获得岩样的强度参数随塑性变形的变化规律.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井眼模型,应用应变软化模型计算了井周塑性区分布,通过与理想弹塑性模型对比,表明考虑岩石应变软化情况下的井周塑性区范围更大,井筒更易发生失稳.研究对于确定钻井液密度安全窗口和指导钻井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为使膜电极发挥最佳性能,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活化,而膜电极的孔结构往往对活化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在催化剂浆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甘油,制备了不同孔结构的膜电极,并考察了甘油含量对聚苯并咪唑(PBI)基膜电极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甘油含量增加,100μm左右的大孔含量随之增加,气体扩散电极表面接触角依次降低;膜电极性能达到平稳所需的时间越短,活化前后膜电极性能提升的幅度越小;当甘油含量进一步提升至3.0 mg/cm2时,膜电极的性能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最佳甘油含量为1.5 mg/cm2.
使用液态模锻工艺生产2 A 50铝合金轮毂.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电子拉伸试验机等手段,对不同液锻机压力下的2A50轮毂宏观缺陷、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大,轮毂直臂上沿冷隔白层厚度与拐角处鼓泡直径均有所减小;2A50合金微观组织以初生α-Al为基体,铸态组织有着典型的细小树枝晶状组织形貌,并伴随有较为粗大的等轴树枝晶组织形貌,热处理组织主要呈等轴晶形貌.当压力由80 M Pa增至118 M Pa时,底部与直壁处的铸态与热处理组织中初生α-Al等轴晶平均尺寸减小幅度37~52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