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干扰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表达对神经母细胞瘤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g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构建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体外神经母细胞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CXCR4高表达的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设计合成人CXCR4基因不同靶点的能编码siRNA的3条双链D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TMneo中构建siRNA表达载体,体外脂质体介导转染SH-SY5Y细胞,用半定量RT-PCR分析CXCR4基因mRNA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分析CXCR4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了CXCR4-siRNA表达载体,转染后半定量RT-PCR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CXCR4 mRNA丰度分别为siR1转染组0.32±0.09、siR2转染组0.35±0.13和siR3转染组0.33±0.11,相对于对照组0.58±0.13表达下降(P<0.05);转染后免疫组化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CXCR4的蛋白表达分别为siR1转染组75.98±4.81、siR2转染组75.52±3.95和siR3转染组76.35±6.51,相对于对照组92.196±3.89表达下降(P<0.01);转染后Western b1ot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细胞CXCR4的蛋白表达分别为siR1转染组0.1103±0.0023、siR2转染组0.1203±0.015和siR3转染组0.1308±0.0018,相对于对照组0.4832±0.0012表达下降(P<0.01);且转染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侵袭能力较对照组53.11±3.72降低(P<0.05),siR1转染组为25.48±2.81、siR2转染组为30.89±2.77、siR3转染组为18.83±1.79.结论 CXCR4-siRNA表达载体通过降低CXCR4基因的蛋白表达能显著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有望为神经母细胞瘤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儿童右室双出口(DORV)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自1984年8月至2010年6月共手术治疗118例DORV,其中男62例,女56例,年龄10 d~12岁,平均(3.2±2.6)岁,体重3.0~22.5 kg,平均(9.6±3.7)kg.根据SIS-EACTS数据库分类:VSD型86例,TOF型22例,TGA型3例,VSD远离大动脉型7例.手术方法包括采用单纯心室内隧道修补21例,心室内隧
患儿:女,10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于2010年2月29日入院.5岁时诊断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行进一步诊治.检查:心率120次/min,血压90/60mmHg,心尖部闻及双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心电图:窦性心律,右心室增大;胸片:心脏增大呈球型;心脏彩超:双房、右心室增大,左侧房室沟外侧心包腔内(冠状静脉窦后方)探及52mm×49mm等回声光团,无蒂、边界清楚、位置固
目的 总结小儿心脏外科术后并发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原因、治疗策略及经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共发生3例心脏术后并发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均根据临床表现、胸片及超声确诊,经内科治疗及外科手术缓解或解除梗阻.结果 2例患儿外科手术解除梗阻后均恢复了上腔静脉血流,胸腔积液于解除梗阻后减少,循环稳定,另1例不全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是小儿
一、发展与现状  1967年12月6日美国的Kantrowitz等在非体外下完成第一例小儿心脏移植,患儿是1例三尖瓣闭锁的16 d婴儿,供体来自无脑儿,受体术后存活6 h,之后的近20年小儿心脏移植几乎停滞.2世纪80年代环孢素的使用,病例选择和供体管理的改进,供心保存、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处理的提高和心内膜活检的运用,使得小儿心脏移植得以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