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及教育建议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它的过度使用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消极影响,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网络成瘾”现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自我控制、时间知觉和情绪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教育建议,为教师、家长提供了一些提高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学业延迟满足能力的策略.
其他文献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言语行为,它们伴随着语言交流而出现,对言语内容进行补充.非言语行为是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必不可少的沟通要素,学校心理咨询师需要理解非言语行为内涵的特性,适当分析来访者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不一致时的深层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多观察、多比较、多思考,让非言语行为的运用巧在时机、巧在策略、巧在程度.
目前,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威胁着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影响着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识别校园心理危机信号、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成为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工作.那么,当所面临的危机个案是匿名对象,该如何干预?以校园匿名轻生信件的干预过程为例,阐述了该类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CISD,通常被翻译为危机事件压力转化,主要是指通过结构化的访谈对危机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危机者转化危机带来的压力及各类可能和隐藏的心理阴影.CISD一般被运用于突发事件后受影响人群的心理干预,通常以小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后来也逐渐被运用于个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在本个案中,心理教师运用CISD对一名自杀未遂的女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晤谈过程中遵循CISD的七个阶段,整体效果良好.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在开展生涯教育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创新生涯教育工作模式,对生涯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游园化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涯意识唤醒、自我探索、外部探索、生涯决策和生涯行动与管理.学校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中进行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与衔接,让学生在快乐中触摸生涯,提高了生涯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