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战鹰”蒋佳冀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f3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巴渝大地薄雾笼罩。
  一架架战机从空军某机场呼啸而起,直刺苍穹,旋即展开互为对手的搏击……
  这是空军航空兵某团的对抗空战训练,可谓硝烟弥漫、惊心动魄。
  “军人的任务就是打仗和准备打仗。”训练归来,一名留着板寸发型的飞行员用沙哑的嗓音讲评。
  他就是空军航空兵某团34岁的团长蒋佳冀——空军首个蝉联“金头盔”荣誉的飞行员。
  “没有永远的战法,只有永远的变化”
  让蒋佳冀扬名的是2011年中国空军首次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
  2011年秋,西北戈壁的胡杨树迎来了最美的季节。
  来自中国空军的100余名精英飞行员列阵鏖战,争夺10个象征职业荣誉的“金头盔”。
  对抗空战,就是对抗双方在不设定条件下自由攻防,根据双方在空中的态势、采取的战法和攻击效果等情况打分评定输赢。
  作为参与“打擂”的“80后”飞行员之一,蒋佳冀第一仗便遭遇了装备性能和对抗经验优于自己的对手。
  既然装备不如对手,蒋佳冀决定放手一搏。
  突破中距,当对手还在数十公里外时,蒋佳冀果断实施电子干扰和压制,以七八个G的大过载高速向对手机动。
  到达近距时,蒋佳冀率先目视发现对手——一个如米粒般大小的黑点。
  蒋佳冀判断:电子干扰有效,对手也在寻找自己。
  毫不犹豫,蒋佳冀抢占攻击位置,先敌截获、先敌攻击……
  那天,蒋佳冀和对手进行了多轮较量。
  对抗结束,一份评判结果震惊了沉寂的戈壁——42:0!
  接下来蒋佳冀连续胜出,让很多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善于动脑子的可怕对手。
  事实上,在对抗空战前,蒋佳冀在参与一次远程对地突防演练时,就有突出表现。
  当时,蒋佳冀和战友在成功突破“敌方”立体防空体系、攻击机场后,接到战情通报,数架“敌机”正向他们扑来,距离只有几十公里。
  按常规,偷袭得手后要立即快速脱离战场。
  然而,返回途中的蒋佳冀发现“敌方”前沿哨所后,又来了一次超过演练规定内容的俯冲攻击。
  “你就不怕被击落后影响成绩?”偷袭归来,带队的领导问。
  “战场上,没有永远的战法,只有永远的变化。”蒋佳冀呵呵一笑。
  2012年,蒋佳冀又一次夺得“金头盔”奖。
  “每次飞行训练,都是打仗前的最后检验”
  九天猎手绝技是怎样炼成的?
  “机会,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蒋佳冀有一双鹰眼!”战友们说。
  经测验,蒋佳冀目视发现距离比一般飞行员多出5—10公里。
  在空战中,目视发现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一直以来,目视发现训练主要靠老飞行员的零碎经验,缺少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
  为此,蒋佳冀专门请教眼科专家,了解眼睛构造和功能,反复训练,总结出间隔扫视、循环搜索、交替搜索等训练办法,终成独特绝技。
  “飞得高,因为他看得远。”在师政委廖应宾看来,蒋佳冀的骄人成绩,更源于另一种层面的“眼力”。
  1999年高中毕业后,蒋佳冀放弃做民航飞行员的机会,选择入伍当了空军飞行员。
  2003年军校毕业,蒋佳冀婉拒“留校当教员”的劝说,选择了到一线作战部队。
  2006年,初露锋芒的蒋佳冀放弃在二代机部队提前晋职的机会,选择从头开始改装新型战机。
  心中想着飞行,脑子琢磨打仗,是蒋佳冀的工作常态。
  在他眼里,“每次飞行训练,都是打仗前的最后检验”。
  为此,他总结了 “1131”训练法——飞行准备1小时、飞行1小时、检讨评估3小时、再验证飞行1小时。
  每次空战训练结束后,他们采取自评、互评和专家讲评的方式,对空战训练实况进行复盘,一帧一帧观看视频,一次一次验证结论,在反复探索实践中形成了数十套克敌制胜的战法训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蒋佳冀笑着说,“要做到人机合一,需要天天月月年年地苦练。”
  “军人的任务就是打仗和准备打仗”
  同大多数“80后”一样,蒋佳冀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
  “休假时爱跟同学聚会,闲暇时爱看时尚杂志……”战友们说。
  “还曾因休假期间剪了个两侧见底、中间凸起的‘莫西干’发型而挨了政委的批评。”蒋佳冀自嘲地笑了笑说。
  但作为一名军人,蒋佳冀从未忘记肩上的责任与担当。
  “军人的任务就是打仗和准备打仗。” 蒋佳冀说。
  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部队驻地重庆的大轰炸和大空战,让蒋佳冀刻骨铭心:“军人不做好打赢的准备,不具备牺牲的精神,国家和民族便会面临灾难。”
  2014年正月初四,回家探亲的蒋佳冀,接到团里通知后立即赶回部队。而就在前一天,他的岳父不慎摔伤住进了医院。
  廖应宾回忆,当初问与蒋佳冀同一批到团里的7名飞行员“为什么要来改装三代机”,蒋佳冀的回答让他印象最为深刻:“我要用它来打仗!”
  2011年8月,蒋佳冀所在团奉命开赴某高原机场进行试航、夜航和实弹打靶训练。
  试航首日,“战鹰”起飞不到半小时,一大片浓积云铺天盖地向机场压来,同时下起小雨。
  随后,气象台的数据愈加“难看”:云层顶高距地面5000米,底高仅有800米,而机场周围的山高1200米。
  “穿云下降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設想。”
  “有没有把握降落?”塔台内,指挥员手里捏着一把汗。
  而此刻,蒋佳冀眼前的座舱盖上已满是水线。
  “没问题。”他稳握操纵杆,穿过稠密的浓积云,驾机平稳着陆。
  事后,蒋佳冀同战友说:“我们无法选择敌人,无法选择战场,但要有敢于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勇气。”
  自2011年3月担任大队长时起,蒋佳冀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员带教理念。“从第一架次飞行开始,就要植入打仗意识。”他说,“我要带的不只是会飞的飞行员,而是会打仗的战斗员!”
  基础科目开飞前,蒋佳冀就给新员灌输如何在空中学会生存。
  战术科目训练中,设置“假想敌”,从能量、角度、高度等方面分析每个动作的战术价值。
  “没有平时战时,只有岗位战位”。
  秉承为战而飞的理念,蒋佳冀使新员成长周期缩短了7个月,他带出的14名飞行员,已有9人成为某新机团大队长、副大队长。
  2014年9月,蒋佳冀被任命为团长。
  “以前升空作战,想得更多的是击落对手,而今后,我的眼里要装着一张体系制胜图。”
  自信、奋进、超越,透过蒋佳冀的表现,其代表的精武之风,正在空军部队蓬勃生发。
其他文献
决策“自闭症”主要症状有三:一是“纸上决策”。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不习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仅以“纸上得来”作决策的基础材料,制定的政策脱离实际,窒碍难行。二是“内部决策”。自以为行家里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殊不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制定的政策顾此失彼,甚至违反法律。三是“权力决策”。决策出现失误时,面对民众的质疑,回应没有诚意,甚至默不作声、无动于衷,却以权力强行推行,用
导语:人终有老去的一天,如何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充满尊严而又不孤独,这是世界各地的老人们都在寻找的一个答案。  陈新是北京一家杂志社的编辑,编辑的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是稳定而悠闲,父母又为她在市内留下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而她自己生活节俭,除了买书没什么花销,因此生活倒也自在舒适。但是陈新却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45岁的“大龄剩女”,她时常会考虑到自己老了以后,孤零零的老年岁月如何度过。在她的朋友
生态文明建设不等于生态建设。如果说生态环境质量代表了生态文明的“硬件”的话,那么生态文明制度则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理论上讲,我们靠“砸钱”也能搞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来,但如果不能同步实现人的素质提高和制度的进步,即使生态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也不等于生态文明水平就提高了。  实践证明,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不花费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也能取得很大成效,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所以,建设
七跃山就像一座巍峨的城墙逶迤于湖北省利川市西北。通过318国道,横穿七跃山,“刘家班民族演艺队”便从重庆石柱县来到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石碾坝村。  演艺队的姑娘们身着镶边的土家服饰,且歌且舞,手舞花棍,不停地击打自己的头、肩、胸、臂、背、膝、腿、足,队形不时变换,“二郎担山”、“明月戏蝉”、“嫦娥奔月”……这叫“打花棍”,是土家族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  花棍发出清脆的碰击声,伴着姑娘们柔婉的歌声,引
扶贫攻坚战打响后,向贫困农村选派“第一书记”,成为全市扶贫工作的一大要点。  告别熟悉的工作环境,担负艰巨的扶贫任务,面对未知的困难挑战……“第一書记”会遭遇什么困惑?又如何克服?  为解答这些问题,本刊特整合新时期农村干部典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的驻村工作经验,帮助“第一书记”真正“助村”。  困惑一:驻村实干有“风险”,混日“镀金”才稳当?  ——对于担任“第一书记”,少
有家生产汽车的公司,其董事长坐车外出时,看到公路上多如蚂蚁的汽车,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这般卖车卖下去,汽车排气直接污染城市环境,企业是不是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点力呢?  他决定:每卖一辆车,便种上一棵树。此举使消费者产生了一个新消费观念——同样买车,何不买种树的这家公司?  这种“你买我汽车,我为你植树”的创意营销方法,使得该公司汽车的销售量显著增长。  卖车的同时种树,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彰显,
干部和人才队伍的开放素质决定着一个地区的行政理念、行政效率、投资环境和政策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总体包容性——    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在重庆工作已经十年有余,而且一直从事涉外经济管理工作,因为职位、单位、岗位十几年如一日,有人和我开玩笑,说我是“坚持三位一体的典范”。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对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有着切身的感受。    ■ 从“WT圈”说起    
“三十而立”:工业园区启新程  公元1984年,甲子年,万象更新。  那年青年节,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划定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自此,“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词融入改革开放大潮。  三个月后的8月15日,国务院三位副总理万里、李鹏和谷牧一起到大连选址。  9月25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黄海之滨诞
据说,篮球运动刚诞生时,篮板上钉的是真正的篮子。  每当球投进去后,就有一个专门负责的人踩着梯子上去把球拿出来。  为此,比赛不得不断断续续地进行。  为了让比赛更顺畅地进行,人们想了很多取球方法,都不太理想。有一个发明家甚至制造了一种机器,在下面一拉就能把球弹出来,不过,这种方法仍没能让篮球比赛紧张激烈起来。  终于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儿子来看球赛。  小男孩看到大人们一次次不辞辛劳地取球,
赵克慧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以党组织生活为主要平台,不断学习、创新和提升的过程。  而这位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的故事,仅仅是江北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北区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强化理想信念、做实谈心谈话、严格“三会一课”等举措,加强了党员教育管理,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  具体来说,主要做法有“三个三”。  “三学”强信念,让党员“提神醒脑”。一是主题教育——开展“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