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件民族珍宝的“隐居”之地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_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大厅内的艺术挂毯《盛世的祈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供图)

  羌族的“鹰骨笛”、畲族的“牛角胡”、朝鲜族的“伽倻琴”、蒙古族的“火不思”、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傣族的“箜篌”……近日,逾百件精美的少数民族乐器,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大地回聲——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上亮相。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观众念着这样的古诗词,在这座“隐居”于高校的博物馆里,触摸着少数民族乐器发展的千年历史轨迹。
  这座博物馆,有馆藏文物四万多件(套),种类包括各民族的服装服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宗教器物、文献以及乐器等14类,是全国历史较长、规模较大、藏品较多的民族学专业博物馆之一。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陈列部负责人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这是全国高校博物馆中唯一收藏、展览56个民族文物的博物馆。“大家对各民族未必都熟悉,有人可能对自己的民族也不甚了解民族博物馆可以帮助大家补上这一课。”

珍藏文化,也珍藏团结


  走进民族博物馆大厅,迎面便是一幅巨大的艺术挂毯。这幅挂毯名为《盛世的祈福》,由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秉江创作,以真丝手工栽绒工艺经11道工序制作而成,其中织作技工手工打结就多达650万个。挂毯描绘了56个民族的61个人物,是我国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真实写照。
  博物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1年建校之时的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文物室,由著名民族学家杨成志先生担任第一任主任。1987年,文物室扩建为民族博物馆。
  馆内现常设展览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包括《北方民族服饰文化》《南方民族服饰文化》和《宗教文化》等。专题展览有《台湾少数民族文物展》《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古籍陈列展》《少数民族文字书法展》《先生还在身边——民大名师纪念展》《大地回声一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和《中央民族大学校史展》等。
  民族博物馆展出的每一件小物什,背后可能都藏着耐人寻味的故事。就拿一个普通的茶包来说,乍看之下平平无奇,细看绣有“由内装千百只手摘的茶叶送给我敬爱的毛主席”的字样。这是当年布朗族群众送给毛主席的礼物,里面的茶叶是布朗族土产,可谓礼轻情意重。
  壮族蛙鼓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蛙鼓的造型和纹饰都体现了古代越人(壮族人民)的民族习惯和宇宙观。在古代,它不是一般的民用或军用乐器,而是少数民族首领用以招致群众或驱使部众赴汤蹈火的重器。明清以后,主要用于民间的娱乐活动及葬蛙活动。
  民族博物馆所珍藏的,不仅是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还有56个民族的艺术性、创造力和团结心。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博物馆不仅承担对本校师生的民族文化宣传工作,更承担对全社会的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命。

多元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博物馆收藏的台湾少数民族文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国内同类博物馆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高山族是台湾最早的原住民,他们的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初,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台湾田野调查,其所带回的高山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标本,很多就藏在这座博物馆内。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标志。而中国是人类文字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文种最多、类型最齐全的文字大国。算上已经失传的文字,我国的民族文字共有57种之多。
  民族博物馆展示了其中的30余种文字,有的沿用数千年至今,还有的早已消亡,更显弥足珍贵。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来中央民族大学参观的时候,还特意参观了古文字展。
  在众多藏品中,不乏历史、艺术与学术研究价值很高的珍品。如宗教文化展区的长幅布卷画《天路图》,又称《神路图》,由纳西族东巴教绘制而成,是纳西族在举行丧葬和超度亡灵仪式时的重要辅助工具。画中所绘的鬼神人三界有数百个,在艺术、宗教、民族、社会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这种在中外学术界有“古代宗教绘画第一长卷”之誉的画作已经成为稀有之物,鲜有留存。庆幸的是,在博物馆的努力之下,包括《天路图》在内的许多珍品都得以留存下来。上至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下至各族人民的古籍文献和宗教器物,这些文物遗存保护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共同遗产。

用鱼皮和贝珠做的衣服


  在民族博物馆4万余件藏品中,尤以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最具特色。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图腾崇拜和民族传说,这也体现在服装上,一看图案就知道它是属于哪个民族的,同一个民族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服饰也会有所变化。
  拿赫哲族的传统服饰“鱼皮衣”来说,就和赫哲族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有关。赫哲族主要居住在东北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沿岸地带,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曾以捕鱼为生的民族,用鱼皮制衣是赫哲族的独特技能,也让他们获得了“鱼皮部”的别称。
  赫哲族的鱼皮衣一般分为鱼皮长衫和鱼皮套裤,不易透水,耐磨结实。鱼皮衣不仅是赫哲族生活生产的重要工具,也是赫哲族的象征。民族博物馆所藏的是由马哈鱼皮制成的女袍,领边、衣边、袖口等处还贴有鱼皮云纹花边,也展现出赫哲族服饰的艺术性。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北方民族服饰文化展(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供图)
  再说博物馆所藏的贯头麻布贝珠衣,是生活在台湾的高山族泰雅人的传统服饰。贝珠衣是泰雅人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只有头目、族长或勇士才有资格穿用。
  贝珠衣所用的不是一般的贝壳,是一种名为砗磲的软体动物的硬壳,切割打磨成小贝珠后串联缝制而成,每件衣服所用贝珠可达几万颗至十几万颗之多。由于贝壳曾被原住民用作货币,贝珠衣也曾被作为聘礼及谢礼使用。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收藏了满汉补服、满族蓝色缂丝云龙纹夹绣蟒袍、维吾尔族的纳花袷袢、藏族的杏黄色缎面织墩莲龙纹男袍、彝族铠甲等不同民族、不同功用、不同形态的民族服装和饰品,大部分已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在纺织、印染、刺绣、皮革鞣制及金属工艺等方面的精湛工艺。
  凭借着丰富的服饰藏品和学术资源,1990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受亚运会组委会的邀请和委托,承办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文化艺术节——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1995年又应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组委会之邀在北京展出。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018年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期间,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的毕业设计展演上,处处可见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子,德昂族五彩绒球、水族背儿带、塔吉克族织毯、彝族披毯等20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学生的巧手下成了新的流行元素。
  如今,博物馆里展出的民族服饰,不仅成了本校服装设计系学生的灵感来源,还吸引了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城市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来观摩和借鉴。
  越来越多的国有品牌尝试了民族风,不是单纯地复制,而是在原本的民族特色风格上添加了新的元素,民族风不再只有大红大绿,而变得更加时尚。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珍藏也多次走出国门,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带到了更大的舞台上。早在1981年,民族博物馆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览”就曾应邀前往日本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北九洲、北海道6个地方巡回展出4个月,还多次前往日本高校进行展出。
  除了服饰展,博物馆的《中国西藏民俗文化展》曾在2000年赴韩国展出,《中国少数民族视觉文化展览》于2004年赴英国展出,并被纳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办的“中英文化年”的系列活动和伯明翰第8届国际首饰节的系列展览中。
  2015年,民族博物馆于“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登陆“谷歌文化学院”,开启了全球跨时空虚拟展览时代。首批推出的《北方民族服饰展》《南方民族服饰展》《少数民族头饰展》《台湾少数民族器物展》等13个线上展览,让全世界的学者和普通观众都可以通过网络欣赏到中国民族文化。
  放眼世界,也可以看到属于中國民族的元素登上顶级的国际舞台。在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心目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它推向全世界,会让大家看到新时代下全世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汲取。”
其他文献
“叮”地一声铃音,“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都以这样的方式开场。  岁末年初,《如果国宝会说话》和另一档以文物为主角的电视节目《国家宝藏》,成了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最受欢迎的内容。  古老的器物中,有先人对生老病死、善恶美丑、命运沉浮的思考,这些问题,也是今人的关切。  通过大众传媒,博物馆与博物馆里的文物正在颠覆人们的认知——文物
金华城,依山傍水,北接北山,南临婺江。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为三国六朝时期的东阳郡治,唐宋为婺州,明清为金华府。  唐代以前的金华城,只是婺江之滨“周长四里”的小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吴越国王钱槿割据两浙期间,在小城以外,加筑了一圈“周十里”的大城。  大城筑成后,从前的小城,遂称为“子城”。子城的四至边界,今天仍可辨认,也就是位于今金华城东南部的高阜台地,地势高出周边一大截,里头设
宁波公交车行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  八月底到九月初的短短十几天时间内,兰州、阆中、兴义等地陆续出台措施,要求机动车在斑马线前让行路人,引发媒体关注。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城市加入了“礼让斑马线”的行列中。  宁波可能是国内最早试行这一措施的城市之一。如今,整座城市已经基本形成了斑马线前机动车礼让行人的习惯。  这只是宁波市城市文明创建的一个缩影。宁波是全国6个连续五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
事实上,视力障碍者有强烈的阅读需求。无论是先天失明还是后天失明,受访的盲人都显示出对知识的渴求。  八张桌子整齐而干净地排列着,透过玻璃窗,初夏的阳光泄进来,这是一个好天气。  2017年6月12日下午,中国盲文图书馆,第83期陶然读书会。  “这段特别好,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外在的物质条件和环境状况如何,最终还是看人的意志状态。”主讲志愿者顾翔坐在椅上,一手拿书,一手自然地搭在桌上
星巴克咖啡的分店遍布世界的街角,开一家新店实在不算什么新闻。但是,去年12月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在上海开业时,却引起了极大关注。  这家面积巨大的店铺,是星巴克咖啡在全球最大的门店,而且是首家位于美国之外的臻选烘焙工坊,致力于提供“多感官咖啡体验”。这家旗舰店的开业,不但表明了星巴克要在中国市场持续增加投资的决心,更体现出企业对于中国消费者市场认知的深入——中国城市居民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开始追
陈思呈  俊俊是儿子澄澄小学六年的同学,现在他们毕业了。我主动申请带他们去旅行。打算去梅州山区,因为两个小男孩都喜欢昆虫,山地昆虫多。  我们冒着酷暑出发了。  路上我給他们定下了规则:每天我们要背诵两首唐诗,要比赛谁能在户外识别出更多的物种,要尽量少用手机,多做一些游戏。于是,还在路上,我们就开始了第一首诗歌的学习,是刘长卿的《寻南溪常道士》。  他们很快就把全诗背下来了: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深圳有了一个新头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不仅意味着深圳历史使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它将作为一个坐标区域,昭示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先行先试”,是率先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如今,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是要探索如何实现由政策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由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探索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路径,拓展對
“不唯洋,不唯古,十大献礼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东方美学。”吴晨举了几个例子。  譬如,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分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两侧。按照西方建筑的习惯做法,当使人民英雄纪念碑处于纵横轴交叉点上,但这样无疑会影响视野。最终,我们采用的方案是使人民英雄纪念碑处于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館两个建筑群连线的偏南端。  再如,人民大会堂正门迎面有十二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按照西方的建筑理论应
不少网民表示震惊——万万没想到国家卫计委也会来知乎    7月17日,一个名为“健康中国”的账号在知乎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夏季中暑怎么办?莫慌张,先懂后治更靠谱》的文章。  作为一个让网民彼此发现并分享各种知识、经验和见解的网络平台,知乎上聚集着超过8400 万名注册用户。在这样一个“社区”发表一篇与健康有关的文章虽然是小事,但这次的发文者身份实在有些特殊。  “健康中国”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9年4月9日清晨,从雅鲁藏布江峡谷涌起的云海将墨脱县笼罩,宛若仙境(李鑫/ 摄)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一座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合抱着西藏墨脱。这里山高崖深,地质复杂,千百年间几乎与世隔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墨脱“莲花秘境”的雅号和“高原孤岛”的别称。  漫长的岁月里,墨脱的路只有踩出来的羊肠小道、简易的溜索以及木桥藤桥。当地所需生活物资和建筑材料,只能靠人背马驮,翻越嘎隆拉、多雄拉两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