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力比多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已经52岁,体内的力比多慢慢走远了。”苏珊娜·波特诺伊(Suzanne Portnoy)在专栏中宣告。她曾因自己的欲望掀起一阵议论,如今就连没有欲望,都能再引来关注。
  “在座各位,真是不好意思。英国人的标签素来都是‘我们是英国人,我们没有性生活’。现在看来,这个标签岌岌可危了。”10年前,她在专栏中这么调侃。
  苏珊娜的嘲讽倒不是没有理由:她的两本书全是关于自己的性经历。书卖到伦敦,伦敦的书评人就开始批评;书卖到纽约,纽约就传来冷嘲热讽。不过,哪怕没有几篇评论文章替苏珊娜说好话,有的人连“无耻下流”这种词都用上了,还是挡不住读者汹涌而来的好奇心。
  “苏珊娜真的在性中找到了自己,可惜这本书根本不值得你看两遍,更别说买回去,站在书店看看就算了。”书评人这么说,但是谁会站在书店,捧着一本色情小说当众阅读呢?于是她的两本自传在英美两地的销量一路飙升。
  往前数20年,29岁的苏珊娜嫁给了一个普通男人。这个人有多普通?“他对事业的兴趣比对家庭大,对家庭的兴趣又比对我的大;两个孩子出生之后,性就成为完全不必要的东西。”10年婚姻的后半段,苏珊娜过着禁欲般的生活,和丈夫的交流越来越少。故事的转折点没什么离奇:苏珊娜在网上认识了3000英里外的另一个男人,怀着好奇心开始同他交往,最终为此离婚。
  从家中搬出来后,年届40的苏珊娜并没有和那位男士继续交往,她做了另一个更大胆的尝试。她每个月都会腾出一整个周末,告别家中的小孩,寻找不同的男士过夜。两年后,她出版了《屠户,面包师,烛台制作者》,书名里的3种职业,是她阅过之人中最独特的3位。
  性本来是普通人生活中最隐秘的部分,很少有人把这件事当成人生故事的主体,但是苏珊娜这么干了;这意味着出书之后她将一直被流言纠缠。她的回答倒也干脆:有人喜欢书,有人喜欢美食,她不过是喜欢性而已,没什么说不出口的;更何况,人们总拿“中年女人”4个字说事,可凭什么中年妇女非得性冷淡呢?孩子也没受到什么不良影响,苏珊娜觉得,坦荡而不是遮掩更能让孩子安心。
  比起这些大道理,她更愿意讲讲经历中的细节,一位高级饭店的厨师告诉了她不少做美食的技巧;和年轻而得体的投行小伙约会,发现这个在网上彬彬有礼的年轻人患有轻度躁郁症,总是优雅而兴致勃勃地讲粗口。她给这些人起了绰号,“鸡尾酒先生”、“纽约客”,“他们对我来说都是没有名字的,除非约会过3次,我才会真正记住这个人的名字。”
  享乐主义的10年之后,苏珊娜耗尽了体内的力比多。她的欲望来得理所应当,走也走得自然而然。只是现在的男朋友有些可惜,苏珊娜决定和他分开,这段感情因性而起,也就因性而结束了。不过,“欲望仍是我人生中重要的部分,哪怕我不会再享受性,但欲望仍然能支撑着我走下去。”
  如今,这位告别了力比多的女士,打算将剩下的人生转移到写作和旅行上去,她曾经写满色情短文的网站已经荒芜,只剩下满屏的酒店广告。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
其他文献
奶奶离开前,我最后一次去探望。因为癌症脑转移,她久久昏迷,躺在用了六十年的雕花床上,长睡而无痛苦,一如她的心愿:在家最好,不要去医院。爸爸在一旁凝视她的脸,久久才说一句:这一把头发,也要带到天国去了。  就在两个月前,奶奶还每天在外奔忙好几个小时,往家里打电话总也没人接,我们都说她是关不住的鸟。去超市、逛菜场,她骑着三轮车,把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动辄扛几十斤大米,狼吞虎咽地吃饭。儿女们劝了又劝,“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睡眠  实习记者 王双兴 关丽明 张宇欣 发自北京  编辑 周建平 rwzkjpz@163.com  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构建了一个深陷失忆泥淖的马孔多小镇,在这里一切物品和情感都需要附上标签和简要说明。这种失眠症的最可怕之处不在于让人毫无倦意,而是不可逆转地恶化到更严重的境地,像阿尔茨海默病一样的遗忘:“患者慢慢习惯了无眠的状态,开始淡忘童年的记忆,继之
2013年5月之前,“开司米小姐”没有任何与厨艺的相关经历,单凭着兴趣和幼时卡通画的功底,在家自己琢磨了一个月,开始在“下厨房”上传她的翻糖蛋糕作品。这些绚丽多变的食物获得了一片喝彩,为她积累了最初的用户和信心,她后来辞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专心打理自己定制翻糖蛋糕饼干的网店。2014年8月,她已经是知名蛋糕设计师,与韩寒合作,在上海市中心开了一家甜品店。    趋向于食物和温暖是人的本能,王旭升创
每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做法医,吉驰总是幽默地回答“医患关系稳定”  自从网剧《法医秦明》开播,吉驰收到的“想学法医”的私信一下子多了起来。来信的人觉得法医真酷:在案发现场查找痕迹,提取物证;在尸检时发现异常,回到实验室做实验;得到结论后漂亮地推断整个案件过程;到了法庭之上舌灿莲花,说得嫌疑人哑口无言、只能认罪。别说普通观众,就连作为法医工作者的吉驰也表示羡慕崇拜。事实上,这夸大了法医的工作范围,比如
1975年国庆节,西安菜市场,国营商店里买菜的市民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温饱”是国人的两大目标,食物凭票供应,供不应求。进入90年代,经济发展让温饱不再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难题,饮食种类逐渐丰富,洋快餐进入中国,人们对食物的选择更加多元。“吃得饱”变成“吃得好”。21世纪以来,“吃得环保、吃得健康”成为了人们对饮食的新要求,外卖等饮食形式的流行也为“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与人们的饮食
尽管两人都属左翼进步阵营,但立场和政纲仍有不小的差别  5月9日的韩国总统大选已经箭在弦上。4月15日,主要政党已经完成了候选人登记,从4月17日起进入到正式的拉票竞选阶段。此次大选尽管参选人众多,但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文在寅和国民之党的候选人安哲秀在民调中遥遥领先,大幅抛离其他对手,不出意外的话,韩国总统将在这两人中间产生。尽管这两人都属左翼进步阵营,但立场和政纲仍有不小的差别。  64岁的文在寅
腊八第二天,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北京的天空异常澄澈。我边开车,边琢磨着前往侯莹舞蹈工作室的复杂路线。  驶出东五环一刻钟后,在黑桥村大门前,一个保安拦住了我。我放下车窗,他蘸口唾沫拈起一张停车条扔在副驾的座位上。路开始变窄,两旁店铺林立,我放慢车速。贴着小广告的公厕前,一个嘴里叼着手套的老妇人在系腰带;两条夹着尾巴的流浪狗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杨树下停着几辆趴活的货车,司机们挤在一台银色面包车里打牌
“我最喜欢和擅长的是处理复杂而细致的信息,它是曲折的,不符合现在这个时代。很多歌里面有很多线索,但它越来越难被发掘了……有可能我和我的所有作品,在某一个人的人生中可以变成被这样看待的东西,这是很有趣的事情”  有趣能够充分吸引陈珊妮的注意力。晚上睡觉前看到软件上Bjork的《Utopia》和Darius的《Utopia》两张专辑封面摆在一起,两个歌手她都喜欢,封面风格又完全不同,她觉得很有趣,听到
现代社会似乎让人处于永不停歇的状态。无休止的加班和24小时不间断的社交媒体,侵蚀着我们生活最私密的部分——睡眠;昼夜分界也变得模糊,城市里出现越来越多深夜不打烊的餐厅、酒吧、便利店和书店,我们很难在现代化程度没那么高的乡村找到它们的身影。  在现代主义的世界观中,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和改造者,或者可以更自负地说,是控制者。黑夜意味着运转的停滞,也意味着人对世界控制力的空白。直到电灯普及,驱逐黑暗的同时
我生了个儿子叫马小烦。贱名好养,当然我也心存侥幸:取个很烦人的名字,也许马小烦就不会真那么烦了。  但马小烦还是特别烦,屙屎撒尿,还不让人好好睡觉,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把他送走。马小烦长到两岁多,终于可以开始操心他的入园大业。距离、环境、教育理念、饭菜、安全……这些东西都考虑过。朋友们是这么说的:千万别去考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离家不近,什么华德福、双语班,再好的教育理念都会变得可恶。马伯庸  我觉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