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魅力小学语文课堂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chu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各个学科共同培养的一项关键和必不可少的素养,适用于所有情况和地区。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秉承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专门设计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興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老师应该正确地指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有效的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和学习。
  一、设计合理教学方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以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一刀切”等教学方法。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重点是教给学生知识点,而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发展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合理设计教学思路,以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材所包含的语文知识,将这些知识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针对这节课的知识点,有效地问学生:“同学们,在你刚刚阅读了该主题之后,你还有什么困难的问题要问吗?”“谁在牛的肚子里旅行?为什么在牛的肚子里旅行?”等问题。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反复阅读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情感。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并且还能主动的分析课文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学生还能灵并活地将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逐渐提升。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每篇课文都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特殊的精神文化。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更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挖掘教材内容,全面真实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此外,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枯燥单一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技巧,创新教学,帮助学生能够掌握、理解教材中知识内涵及意义,让学生将语文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从而打造魅力小学语文课堂。
  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课时,要求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能够知道自己不是幸运的人,不是一无所获,而是依靠自己的劳动来创造更好的生活。首先,教师允许学生独立阅读以对文本内容有初步了解;然后,老师为学生详细讲解课文创作的背景和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种田人面对意外收获,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会说什么?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对故事背景的介绍,促使学生能够对课文中的文化内涵有全新的理解,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他寓言故事,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知识范围,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思考能力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丰富感性知识,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海的女儿》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主人公的名字是什么?她是谁笔下塑造的人物?”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一提出就能激活学生思维。随后,教师运用智能交互电子白板设备播放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自主搜集作者“安徒生”的背景故事,并且通过动画以及课文的阅读,正确的回答教师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深入分析课文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知识以及背后的含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课文中的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更好发展。
  四、组织学生自主交流,提升学生语文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审美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互帮互助、自主交流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了解彼此帮助的责任,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还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独立交流的平台和机会。首先,老师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阅读文本内容,然后问学生问题:“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吗?”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能够初步的掌握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对“雨来”这个人物进行评价,如果和“雨来”同处一个年代的话,你们会怎么交往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并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乐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以此来奠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的课程标准,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注重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打造魅力的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加强生活与语文学习课程的联系,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意识和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教材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超越。
其他文献
【摘要】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中国,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作为教育界的师生用自己的方式为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同胞加油打气,张官林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越时空限制克服了各种技术和条件困难,为孩子们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为禅城的教育添砖加瓦,为战斗在疫区前线的同胞们鼓劲。  【关键词】2020抗疫;张官林名师工作室;颂扬;教育  鼠年伊始,疫情肆虐,席卷全國,无数白衣天使无畏逆行,人民子弟兵慷慨出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校园有了很多变化,学生们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网课时间段,当全校师生返校,班级面临着日常疫情防控需求:测温、晨检、午检、间隔打饭等。对比日常学习生活,各班班级生活需要新增相应岗位便于班级日常管理。如何在不影响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情况下合理应对防疫工作呢?结合“新基础教育”在我校的推进,笔者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学校岗位建设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自
【摘要】由于地域因素影响,山区高中英语水平与发达城市地区高中英语水平相差甚远。新高考背景下,随着高中英语听说考试分值的增加,山区高中英语水平势必会与发达城市地区高中英语水平进一步拉大差距。高一英语是高中英语教学的起点,高一英语听说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山区;高一英语;听说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1.高考改革,英语听说考试分值增加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素质教育日益深入开展,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发挥出至关重要作用。然而,在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基于此,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结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摘要】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三观正处于建设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还在发育之中,而且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感染和吸引,进而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人格。所以中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人格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深挖《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正确“三观”的培养,最后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并且对国家有用的可造之才。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人格;立德树人;教学策略  在素
2021年4月9日,广东省教育厅召开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推进会,全省各地市教育局分管局领导、职业教育负责部门负责人,全省有开设烹饪类专业的高校、中职学校分管校领导和行业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李大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近年来,广东省教育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的战略部署,建立任务清单,多措并举,融合优势资源,校企深度合作,提高培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时代一个特殊的时期,此时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变化,加之学校,家庭,社会方面的影响,极易滋生心理的异常。此文以现代中学生为对象,对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展开分析,从笔者自身的教育经历出发,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及意义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一项核心的内容构成单元,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属于一种
【摘要】幼儿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要适当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劳动教育非常必要,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幼儿园通过采取适宜的策略方法来展开劳动教育,对幼儿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调动和目标达成,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教育;自理能力;
【摘要】现在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告诉大家“得语文者得天下”。对培养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诵读中华经典?我做法是:通过诵读经典、古诗词配画、举办各种诗词竞赛、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等途径培养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学生;诵读;中华经典;兴趣  读书贵在气质变化,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
【摘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阅读量越大,语言实践能力越大,运用英语的写作能力就越强,所以阅读多写作能力是相互相承的,相互促进的。那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开展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实践活动,挖掘和改编教材中的阅读写作素材,创设阅读情景编写故事,利用课文阅读巧用图表练习写作,巧用课外阅读的延伸丰富写作素材等,教师只有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