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式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u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即“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现实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我们的教育更是追求打通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而教师在进行拓展教学设计时,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材料,考虑学生个人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提升学生认识现实生活、评价现实生活的能力,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生活智慧。
  一、向语文文本的空白处拓展。
  好的文本往往像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一样,是有留白的,这就为教师拓展教学预留了空间。或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作品在内容上都存在空白,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利用文本中的留白或者空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如有教师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时,在教学结束之前做了这样的拓展:如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再添加几幅有关建国后的浮雕,你认为应该添加哪些事件、哪些英雄人物?再如笔者在教学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一文时,在品赏完作品中关于想像世界的美好的人、事、景的描绘后,做了这样的拓展:你认为在蔚蓝的王国中还有可能出现哪些美好的人、事、景,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这两个拓展教学的例子都是挖掘利用文本的空白,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开拓学生思路,激活学生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向现实生活和学生个人生活方向拓展。
  在国家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力争打破教材的局限、变封闭性课堂为开放性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拓展教学越来越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态。
  如有教师在教学《热爱生命》一文时,在教学结束之前做了这样的拓展:从唐山大地震、伊朗大地震等无数地震中,世界心理学界总结出一个铁律:地震发生,受灾幸存者焦虑之后是抑郁,严重抑郁的结果是漠视生命,半年之后,将是灾区自杀行为高发时节。学完本文后,你对热爱生命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思考几分钟后,把你对生命的理解说出来,鼓励灾区人民度过将至的这场精神灾害。这种拓展教学设计就将课文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结起来,并且在学生完成鼓励灾区人民时,对学生自己的心灵也是一种十分积极的建设,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向写作方向拓展。
  以读促写、以写助读、读写结合一直是语文思维训练的一种常见手段。写作作为阅读教学拓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更能使拓展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为拓展教学的写作形式多种多样。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补写,如有教师在教学《月迹》这篇散文时,在品赏完本文极富童真童趣的语言后,提出任务要求:孩子们还有可能在哪里发现月亮呢?请仿照课文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为课文补写一段;可以续写,如教学《窗》这篇小说时,有教师拿文章结尾大做文章:小说结尾写到那位不靠窗的病人以见死不救的手段赢得靠窗的床位,结果发现窗外并没有曾经靠窗的病人所描绘的种种美景,窗外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故事到这里还会如何发展呢?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合理想像,续写小说结尾;还可以改写,如有教师在进行童话《七颗钻石》的拓展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对这篇童话进行质疑,可以是情节上的,也可以是语言上的,然后对相应片断进行改写。除此之外,根据课文内容拟写标语、广告语、祝福语等也是拓展教学中常见的形式。笔者还曾经把传统的对联写作作为拓展的方式:在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经典散文后,为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笔者要求学生以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为依据,拟写一副对联,这样的拓展设计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写作作为拓展教学的一种途径,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还是文字表达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向作家经历和写作背景方向拓展。
  所谓“知人论世”,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适当地引进一些作家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是必要的,特别是在教学那些穿越时空、经历了时间检验的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时,这样的拓展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徐志摩的经典诗篇《再别康桥》时,除了运用诗歌教学常规方式——朗读吟咏、品味意象外,还适时的引进徐志摩的生平经历,特别突出其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期间的生活或者说在康桥边的生活对他一生的重要意义——“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只有这样的拓展,学生才能理解诗人对康桥的情感,才能更深入的理解诗人寄寓在诗作中的那种淡淡的伤感、依依不舍的幽微情感,才会明白诗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丰富内涵。
  向作家经历、写作背景方向拓展和传统语文教学中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介绍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后者往往以知识传授为目的,以识记为掌握知识的手段,常常在上课伊始就进行传授;而前者却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为目的,对作家经历、背景资料的引进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的,材料呈现的时机也是因文而异的。
  五、向相同题材或作家不同风格作品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同题材或作家不同风格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是拓展教学的又一常见途径。如在教学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时,教师常常就会用陆游的原诗做拓展,比较两首咏梅诗的异同。在对比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不同时代和作家个人身份、精神世界等因素對文学作品的影响,从而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理解文本,同时开阔视野,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六、利用网络进行拓展。
  教师、书本、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动态资源。录像的欣赏、生字的学习、课文的录音、知识的查阅、师生的交流,都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学生生命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展示,这时候,我们可以说学生已经处于一种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环境中了。科学的学习必须是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在交互质疑辨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拓展性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来体验浓郁的人文精神。语文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方式,通过方式的改变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个性和具体过程,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其他文献
在五彩缤纷、景象万千的美的世界里,有千姿百态、舒坦和谐的自然美;有丰富多彩、充实舒适的生活美;有精心雕琢、风格各异的装饰美;有增生物质、陶冶精神的创造美;有严谨深邃、条理清晰的科学美;有百花齐放、群芳竞艳的艺术美。有成形的美、无形的美、动态的美、静态的美、外形的美、内涵的美,真是百美交织,充盈世间。  一、美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在中学各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样蕴藏着各种美。如:语文的语言流畅美,字
期刊
近日在网上给儿子买了4包小饼干。三天过后,包裹送到。好家伙,区区4包饼干被装进了一个大约30厘米宽、15厘米高的硬纸盒里,且被胶带封得严严实实。用小刀割开纸箱,首先映入眼
近几年我国理论界和新闻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就是"创新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由于不重视古典舞选材所发生的当今舞蹈界常出现的普遍问题,以此提出重视中国古典舞选材的必要性。接下来对于主题式选材、形式式选材、精神气质型选材的作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如何通过这三种方式更严格的审视中国古典舞作品选材,以及明确了我们长久以来追求的走势、走向。通过总结和分析,本文尝试性的提出了在选择中国古典舞选材时的三个最基础的标准,以此作为一个舞蹈作品在创作之初严谨踏出第一步的监督。
古代快递又叫“急传”,它在我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秦汉时期,全国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隋唐以后,对快递泄密已有严厉的惩罚措施.rn在秦代,文书都是写在竹简上,所以传递之前都会
绩效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利用可持续开发沟通,引导团队或者是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进而提高组织的目标预期的利益.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作为一种
“苏州工厂取代仙台工厂”《经济》:我们知道古森总裁在2005年12月访问了中国苏州,主要参加了数码工厂建厂10周年的纪念活动。古森:是的。我在去苏州之前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以
人力资源管理本着企业公平竞争的原则为单位找到更适合自我发展的路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导致企业单位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手段,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要利用正确
如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做好造价动态管理工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而言,经济发展逐渐趋向全球化,企业的发展也日益加快.其中,管理会计对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