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方式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zhi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重要的教育阶段,逐步对教学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涉及科学方面的知识,则小学科学与语文课程的有机结合就成为教育中的一个契合点。文章针对小学科学与语文课程的有机结合进行分析,希望为小学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语文课程;有机结合

一、前言


  小学科学和小学语文都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它们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契合关系,因此,为了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就有必要將两者有机结合来进行教学,这也是实现高质教学的必要途径。为了有效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还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结合方法来进行实现。

二、小学科学与语文课程的关系


  小学科学主要是针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培养为教学目的,在小学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对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进而促进他们科学兴趣的养成。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其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内容,其主要是针对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行培养。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其有很多涉及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中的科学内容来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意识的培养。另外,小学语文课程的课时比小学科学课时多很多,仅仅依靠小学科学课时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而将小学语文和小学科学有机结合,就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从而便于他们科学意识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科学与语文课程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一)课程融合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启蒙教育阶段,其教学质量也成了教育中的重点。在新时期环境下,教育观念不再局限在传统的牢记掌握的要求上,而是在其基础上更好地实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和应用。因此,教育的知识就不应该存在界线之分,其具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则课程的融合就成了教育发展的要求。小学科学有着其独特的地方,其对于学生科学知识掌握以及科学思维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人文情怀、语言表达,还包括科学探索和人文地理等。而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写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这就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条件。在新时期教育环境下,两门课程如何进行有机融合就成为教育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二)课程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科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科学知识十分感兴趣。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能够一定程度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心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好奇心一般都是比较强的。科学知识的探索性能够有效激发他们探索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将小学科学和语文课程有机结合,就可以将科学知识的探索性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一些科学内容,就可以吸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这样不仅达到了语文教育的目的还利用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和拓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课程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自然科学知识内容就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对于语文教学内容来说,学生对于其一般会产生学习的疲劳感,长期就会对语文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课文背诵,他们对语文学习往往也会产生抵触的感觉。为将科学课程与语文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就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科学知识的吸引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来说,以丰富的语文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载体,就可以有效拓展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时间,从而实现对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和锻炼。对于语文知识掌握来说,科学知识内容本来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和表述的,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通过对于科学知识的获取,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从而实现共同促进学习的效果。

四、小学科学与语文课程的有机结合


  (一)利用语文课本资源与科学进行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包括的内容是十分全面的,这也是全面语文知识教育的体现,其中就有很多是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的知识,这就为小学科学和语文课程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本的资源来和小学科学进行结合。比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中,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对其内容的表述以及情感的表达进行了解和掌握,这也是语文教学的要求,而学生对于课文中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探索则往往受到忽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在对课文内容和情感表达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将科学知识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可以将蝌蚪发育的全过程以及与蝌蚪发育有关的科学知识进行导入,这样就可以将语文知识和科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二)利用语文写作来和科学进行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教师往往会定期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语文写作和科学知识进行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写作课题,课题可以是科教类的主题,以锻炼学生对科教类类型文章的写作。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对科学的探究应用到写作中来,作为写作的素材,这样可以有效丰富写作内容,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以及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语文语言表达训练与科学进行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有关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还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课程,其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有些口语交际课程的安排就和科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语言表达训练中就可以和科学进行结合。比如,在《春天里的发现》口语交际课的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语文与科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让他们分组对话,发表自身对春天的发现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一些关于春天里发现的现象作为科学分析的一部分内容,从而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理解。
其他文献
学校通过创新育人途径,从文化传承、项目学习、自主管理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具备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公民的良好素养。  1.注入文化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一体化构建”的研究,增强文化自信;以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課堂实践能力为重点,建设具有文化素养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构建融入传统文化的“六小”
2013年10月15日,是我父亲百年诞辰的纪念日,父亲生于农历癸丑年(1913年),属牛,他十分喜爱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父亲革命的一生表明他就是任劳任怨为人民事业勤奋耕耘的老黄牛。父亲从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到带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他光辉的战斗历程,丰富的工作实践,感人的革命业绩,不仅是我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后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在延安出生时,父亲正在西柏坡参加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经验,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形成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学习了长、正方体这一单元后,我们思考设计了一节长、正方体的练习课使学生在动与静的变化中,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在“动与静”变化中,引导学生想象  练习课的开始,教师是想通过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观察感知点动成线、
1972年10月2日,北京人民在 “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刚刚庆祝过新中国成立23周年的节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便正式开播了。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立刻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世界四大通讯社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均迅速作出显著报道,称:“中国开办外语广播讲座是向世界宣布开放的一个信号。”多个国家的驻华使馆派出人员到北京电台了解开办外语广播讲座的情况;澳大利亚
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1965年撤销。后来,为便于军队的管理和指挥,加速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1988年又恢复了军衔制。下面就我所知道的我军实行军衔制特别是恢复实行军衔制的一些情况作简要回顾。    邓小平提出恢复军衔制    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1951年1月,空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培养女航空员(现统称为飞行人员)的决定,先后从华东军政大学、中南预科总队、华北预科总队挑选55名女学员,安排到东北牡丹江空军第七航校学习飞行、领航、通信和机械专业,她们于该年11月正式毕业,从此新中国有了自己培养的女航空员(现统称为飞行人员)。在这50多名女学员中,有14朵金花圆了翱翔蓝天的梦想,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为中国妇女开辟了一条通天大道。我是
1984年10月31日,被称为印度铁娘子的英迪拉·甘地被刺身亡。在印度独立后的60年,甘地家族的祖孙三代都先后出任过印度总理,执政时间长达40年。这样显赫的家族不仅在印度独出一家,在世界政坛也属罕见。更让世人惋惜的是,这一家族也像美国肯尼迪家族一样曾被暗杀的阴云笼罩。在英·甘地遇刺7年之后,她的儿子拉·甘地也遇刺身亡。显赫的地位和悲剧的命运使这个印度第一家族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中国,有一位老人曾和
1981年下半年,苏联对波兰进一步加大了施压的力度,扩大了施压的领域。苏联对波党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代表大会的进程和结果极不满意;对波兰团结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纲领,特别是它向东欧各国劳动者发出的呼吁书反应强烈。在波苏两国政府间谈判1982年贸易协定时,苏联明确地表示出将对波兰进行经济制裁的意向。来自苏联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压力交织在一起,越来越大,难以招架。波党领导陷于内忧外患的交困
河南,对于习仲勋来说,具有多重含义。这里,既是他的祖籍地,也是他人生落难时的“休养地”;既是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付出心血的希望之地,也是他获得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感恩之地。在这里,他曾经深入工厂、矿山、农田指导工作;在这里,他曾经深入群众中了解冷暖,如实向中央反映百姓疾苦;也是在这里,他获得了许许多多的人间真情和友谊。如今,习仲勋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在中原大地上留下的足迹,他与人民结下的深情厚谊,
《梁启超论教育》  作者:梁启超  选编:陈漱渝、宋娜  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书是梁启超關于教育的演讲和文章集,主要内容为梁启超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儿童教育、女子教育等方面的思考。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者,他倡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及对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的重视等,迄今仍有现实意义。  书后附有梁启超教育年表,便于读者全方位了解梁启超教育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