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1948,河北发生严重疫情,对当地社会经济与民众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政府建立公共卫生制度,并对民众进行卫生思想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以有效防治疫病.民间则主要采用施医送药、社会救助等措施防治疫病.政府和民间社会的措施,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但客观条件限制了防疫的成效.这一时期防治疫病的措施较多地呈现出西方防疫色彩,体现了当时卫生防疫体系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