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对比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7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电切术方法运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6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对照组33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剜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相关指标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较少,切除组织量观察组较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03(1/33)、18.18%(6/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引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方法,对帮助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且无明显并发症反应等,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电切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前列腺增生作为临床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类型,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群体中,发病原因归结于激素失衡所致前列腺病变。若未及时控制治疗,可能有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情况出现,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中,一般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如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或剜除术,治疗效果均较为明显。本次研究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手术治疗方法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6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60-76岁,平均(65.5±4.0)岁,前列腺重量平均的(57.8±10.2)g。对照组患者年龄61-75岁,平均(64.3±4.2)岁,前列腺重量平均的(58.0±10.0)g。入选标准:①取《实用泌尿外科学》为参照[1],均符合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③对于本次研究患者知情同意。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与病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計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研究。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方法,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经尿道向膀胱内置入等离子电切镜,对膀胱内部结构、膀胱颈、尿道膜部与球部等观察,远端标志选择精阜,待明确增生解剖间隙后,选择12点、6点位置分离处理,在腺体、包膜与6点位置之前做纵沟,向膀胱方向逆推前列腺体,然后将前列腺体电切,修整前列腺尖部便能够止血,退出电切镜后需吸出前列腺体组织,冲洗膀胱并留置引流管。对照组患者麻醉后,标志沟取5点与7点位置,对前列腺组织采用环绕切除方法,然后退出电切镜,吸出腺体组织、冲洗膀胱并放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切除组织量等,同时对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均录入WPS xls表格中,统计学处理经过软件SPSS21.0实现,手术相关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切除组织量等计量资料均由均数±标准差()形式描述,数据结果组间对比经过t检验;术后并发症情况由数(n)或率(%)描述,组间数据结果对比经过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观察
  手术相关指标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均较少,切除组织量观察组较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
  术后并发症观察,对照组3例尿道狭窄、2例暂时尿失禁、1例腺体残留,发生率为18.18%(6/33),观察组1例暂时尿失禁情况,发生率3.03(1/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前列腺增生亦被叫做前列腺肥大,发病原因归结于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失衡,一般在后尿道黏膜处发病,严重时将导致患者有血尿、膀胱结石、尿频尿急等症状出现,需及时做干预控制治疗工作[2]。临床治疗中一般以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或剜除术方式为主,比较之下,可发现两种方式效果均有明显的效果,但电切术下预后较差,而剜除术下对创面和结节可进行修复,并对前列腺尖部做机械性钝性操作剜除,降低复发的可能性,且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低[3]。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各手术指标有明显优势,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较低,反映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方法的运用效果显著。
  综上,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引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方法,对帮助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且无明显并发症反应等,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晓轩.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0):3755-3756.
  [2]罗春峰.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对比[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06):91-92.
  [3]张国顺,杨川,王凯,等.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745-274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给药、病情观察、血尿淀粉酶监测等。教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 护理后,教育组患者心理知识(24.14±0.03)分、饮食知识(23.65±0.05)分、疼痛知识(23.66±1.10)分、疾病知识(24.08±0.34)分、治疗有效率9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其心肌功能。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评价476支(580段)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观察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心肌功能。结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共检出232段狭窄,其中,轻度狭窄172段,中度狭窄46段,重度狭窄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彩超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选取在本院就诊的乳腺结节患者321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基于自愿原则将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均可配合临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与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统计比较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显示,321例患者中有261例良性、60例恶性。彩超的结节增生、乳头状瘤
摘要:目的:研究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4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ADL评分、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升高、NIHSS评分更低,相较对照
摘要: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轻度(观察组B)及重度(观察组A)患者及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样本,分别检测肠道菌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率5.56%,与观察组A及观察组B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均伴随肠道菌群失调症状,随病情的进展,肠道菌群失调症状加重,患者IgA、IgG水平逐渐
摘要:目的 探究牙列缺失应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对美观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8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牙列缺失患者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n=51,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及美观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08%,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2.35%,有统计学差异性(2=4.993,P0.05),相比
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5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治疗、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碘131用于甲亢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碘131;甲亢;甲减  【中图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份在本院接受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共8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采用以胎膜引导骨再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以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1周骨厚度及植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修复成功率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到医院行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3426例,均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并总结并发症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所选342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8例,发生率为1.11%。其中输卵管系膜撕裂36.84%(14/38),膀胱損伤及切口感染31.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减少神经外科脑部肿瘤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行神经外科脑部肿瘤手术患者200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参照组100例,两组麻醉诱导和术间处理相同,治疗组围麻醉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干预,参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镇静效果评分情况以及苏醒期躁动级别对比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麻醉后在30分钟,90分钟,60分钟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