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丰硕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87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民生问题得到持续改善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策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从本省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全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大力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着力构建“龙江丝路带”,扎实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全面开创了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成效及亮点
  在国家、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十年多来,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民生问题得到持续改善,具体来看:
  (一)经济发展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地区生产总值继2005年突破5000亿元之后,2010年突破1万亿元,2015年攀升到15083.7亿元,比2002年增长3.1倍。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11.5%、56.1%和32.4%,调整到2015年的17.5%、31.8%和50.7%,第一、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比重明显提升,第二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二)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开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抓住水利、科技、农机、生态四条主线,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累计建成高标准生态农田3987万亩,粮食总产屡攀新高,2015年粮食总产达到1369.58亿斤,连续五年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时期,完成铁路投资764亿元,竣工和在建里程2209.2公里。哈大(大连)、哈齐高铁建成运营。新建高速公路2990公里、一级和二级公路4420公里、农村公路17604公里。省内机场达到11个,居东北地区首位。水利投资力度加大,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干流治理,胖头泡蓄滞洪区、阁山水库、奋斗水库、尼尔基引嫩扩建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一批大型热电项目建成投产。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四)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578项省级行政审批取消或下放,精简幅度为54%。13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取消。加快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四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55项企业登记前置审批许可改为后置,年检年审事项减少84.3%。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对集中供热热源、矿产资源及其精深加工、风能、光伏资源等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进行市场化配置。推进国企改革。完成驻省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启动全省厂办大集体改革。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着力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对俄合作由毗邻地区向俄中部及欧洲部分延伸、由经贸合作向全方位交流合作转变进而提升经贸合作层级。哈欧班列实现运营。哈洽会升级为中俄博览会。2015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09.9亿美元,是2002年的4.8倍。
  (五)民生持续改善。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203元、11095元,分别是2002年的3.97倍和4.61倍。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8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4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整体增长近1倍,排名由全国第32位上升至第24位。各项低保标准大幅提升。建设保障性住房205万套、改造农村泥草(危)房109.1万户,近千万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800.6万农村及乡镇人口饮水安全得到解决,119万人口脱贫。
  
  “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
  尽管黑龙江省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十三五”时期以及下一个十年将继续稳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深刻领会中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的重大判断、要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部署。既注重传统动能提升,又努力形成新的发展动能;既注重引入产业投资增量,又激活壮大现有经济存量,增强供给侧市场主体竞争力;既注重引入外部需求,又从供给角度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既注重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繁荣的带动作用,又高度关注消费在国内经济增长中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特别是黑龙江的优势资源在全国消费增长中的独特供给能力。具体来看,主要目标:
  (1)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保持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发展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效。发挥优势,注重工业,多点培育,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重大成效。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用全新体制机制高标准建设哈尔滨新区,充分发挥哈尔滨市在全省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3)深化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效率和效能明显提高。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国企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和促进机制更加健全,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目标完成。
  (4)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绿色发展理念牢固确立,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绿色生态产业快速发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各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天然林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国家重要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提升。
  (5)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龙江丝路带”建设扎实推进,“三桥一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跨境运输通道功能明显提升。全面形成面向全国的对俄开放通道和服务平台,跨境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带取得积极进展,对俄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对日韩、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和港澳台合作实现新突破。
  (6)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轴两环一边”铁路网主骨架、“一圈一边多线”公路网和布局合理的机场体系基本形成。水利设施现代化进程加快,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能源结构优化和电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
  (7)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文化、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就业更加充分,煤城和林区部分职工向新产业领域转移。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持续提高中低人群收入水平。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周德文这个名字,无论在浙江还是全国,都是一个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人。倒不是他的官有多大,而是影响力大。尤其是对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的重大事件,都能见到周德文的身影。马年伊始,周德文又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了多重利好,再一次成为了新闻人物。  电信业垄断即将打破  2014年 1月13日下午,工信部部长苗圩、副部长毛伟明、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陈因、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软件服务司司
普惠金融的阳光如何能照耀到每一个有金融需求的人?近日,201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以“好金融与好社会”为主题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普惠金融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重要话题。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论坛上指出,如果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群体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群,一旦获得了金融的支持,就拥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联席主席贝多广表示,普惠金融有利于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有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加上人口众多和各地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现行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与石油为主,因此,国务院采取一系列节能减排重大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从整体形势来看,减排的压力仍然很大。  为了让大众更多的了解节能减排,更好的从自身实践节能减排,本刊第6期刊发了“数字解读中国节能减排”一文,引起了很大反响。节能减排将是本刊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  2010年是完成节能减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随后在世界各国迅速崛起,当前已经成为了各国资本市场中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在提高资产流动性、盘活存量资金、丰富投资品种,引导资金投放到关系国计民生和重点扶持领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历了2005-2008年的试点阶段,停滞了3年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于2012年5月再度以500亿元额度重启,紧接着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
浐灞从历史中走来  在中国的西部,有一座闻名世界的城市,她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她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这座城市就是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陕西省省会。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渭泾分明,自不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体制改革、试点示范三个关键支撑,大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之后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了方
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劲。  我国自“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以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国内的绿色金融正在快速发展。今年的G20将绿色金融列入议题中,并且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从各方面积极支持绿色金融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在我国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考虑规划和发展绿色金融。  G20绿色金融研
到2020年建立中欧自贸区,不仅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欧盟经济可持续增长有重大作用,而且对完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也有重要意义  从现在到2020年的未来5年,对中欧深化合作意味着什么?概括来讲,就是适应大趋势,建立大市场,形成大格局。  2020:中国经济转型大趋势  未来5年,中国经济转型有三大趋势:  1、服务型消费全面快速增长的大趋势。  (1)服务型消费将成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大头。当前,
“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上叶国际化、跨世纪的战略,是中国在WTO国际秩序颠覆,被TPP、TTIP、TiSA更替之下,占全球贸易额超过80%以上境况下的一种必然选择,也是人民币进SDR后迈向国际化的、第一个发展周期的路向,更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上叶的经济引擎。  人民币与“一带一路”,就像中国不可或缺的两条腿,中国就是要用人民币与“一带一路”来走向未来世界。一个是货币走向全球市场,一个是实业构建全
著作节选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药方”  全球危机下的全球治理成果已经证明,G20是各国在面对共同问题时分享智慧、达成方案的有效机制。当G20从危机应对机制转型成为全球治理平台,就需要解决如何进行全球治理合作的常态化机制问题。面对当今的世界经济形势,全球治理要做的是两件事:第一,找准“病灶”,精准“把脉”,看看世界经济到底问题出在哪里;第二,对症下药,为促进全球治理开出“药方”。  2008年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