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3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学科本身的内在兴趣和发现的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呢?下面,我结合听“百堂优质课”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些体会。
  一、创设“趣”味盎然的数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但在课堂上怎样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1.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学习
  例如,杨老师执教“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杨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有效重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贴数游戏引入新课,将全班学生分为男、女生两个大组,然后出示1到15这15张数字卡片,让男生找出2的倍数,贴在绿圈中,女生找出3的倍数贴在红圈中,谁先贴全了谁就获胜。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纷纷为自己小组出谋划策。讨论后,杨老师让两组各推荐一名代表上来贴数,两组代表都抢着找符合条件的数。这时冲突发生了,女生刚在圈中贴好了6,男生就过来也抢着要6……就这样,两组学生将6和12抢来抢去。这时,杨老师宣布游戏结束,并问:“为什么你们都抢着要贴上6和12?”学生自然地回答:“因为6和1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杨老师顺其自然地说:“也是2和3的公倍数。”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公倍数的概念。杨老师接着启发引导:“怎样才能让双方都获胜呢?”学生想到了将红圈与绿圈相交,将6和12贴在交叉部分。多好的想法呀!
  2.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学习
  当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鲜明的现实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我们应该不断撷取生活中的新鲜素材来充实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杨老师在执教“确定位置”一课时,就选取了鲜活的现实素材。首先出示毕节地区区域图,让学生找出扬州主要的县市区,接着寻找切入点研究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紧接着,一系列题型的设计都是以学生身边鲜活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学生乐于接受。
  二、解放数学课堂,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讲解的机会
  1.让学生充分地思考
  例如,王老师在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王老师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把思考的时间留给了学生。然后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对小操场进行了改建,如果宽减少5米,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球改建后的面积?(原操场宽20米)”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自己动手画一画图,看看可以怎样思考,有哪些方法?学生思考,操作后纷纷举起了小手。生1:“我先用150÷5=30(米)求出原来的长,也就是现在的长,再用20-5=15(米)求出现在的宽,再用30×15=450(平方米)求出现在的面积。”生2:“我也是先求出原来的长150÷5=30(米),再求出原来的面积30×20=600(平方米),再用原来的面积减去减少的面积,从而得到现在的面积。”学生纷纷对这两种方法点头肯定。王老师进一步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再想一想,观察图看看。”教室沉默片刻后,一学生站起来说:“原来的宽是减少的宽的4倍,也就是后来的面积是减少的面积的4倍,那么现在的面积就是减少部分的3倍,直接用150×3=450(平方米)得出结果。”这一方法的出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给学生讲解的机会
  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平等相处。有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做“小老师”,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实践证明,让学生当老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让学生站在了学习的主动地位上;其次,学生必须对教材理解得更深刻,否则就讲不出道理;再次,学生要讲出道理,要灵活运用旧知识。基于这种思想,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的教学内容,我们大可以采取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胆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一学期下来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这样的机会,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趣味盎然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土壤,也是教师所孜孜追求的理想课堂。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阵地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其他文献
1934年10月,有30位女战士参加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其中包括中央局妇女部部长李坚真。在黎平会议之后,这些女战士被编入干部休养连,李坚真担任连指导员,董必武任总支书记。在长
目的 分离位于染色体 3p2 4 2 6区域中鼻咽癌新的抑瘤基因。方法 在染色体 3p2 4 2 6鼻咽癌杂合性丢失 (lossofheterogosity ,LOH)高频区 ,用RT PCR及Northern杂交检测了
有效进行动手操作能让学生在看、摸、听等活动中主动体验,加深理解,轻松地获取知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本文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谈谈我对引领学生有效动手操作的一些浅显思考。  一、操作目的和要求要明确  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主要是要通过操作让学生发现知识或闪现思维的火花和灵感,为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与规律提供感性认
近年来 ,神经变性和再生领域的研究表明视网膜变性疾病并非象人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无法治疗〔1〕。自八十年代初 ,人们即发现可以将视网膜成功移植到异体内 ,此后国内众多学者
目的 探讨倍频Nd:YAG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时机、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DR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程度的眼底损害,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91例144眼DR采用倍频Nd:YA
声乐教学目前在国内的现状是一对一的技能小课教学,师生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更新不熟、师资理论学习不够、教学方法不适宜等问题出现,一门声乐基础理论课的开设很有必要,通过系
初中物理老教材,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培养的是知识性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二十一世纪需要大量创造性人才,新课改应运而生,新课改主要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就浅谈一下怎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一、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新加坡20集电视剧《陌生人》,以亚洲金融风暴为背景,讲述金融危机给上至富豪大亨下至市井小民所带来的失与得……为了配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背景,增强豪华气派及真实感,“新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获悉,由王国梁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鉴定稻瘟菌效应蛋白在水稻中靶标蛋白,揭示了水稻-稻瘟菌互作过程中的新机制。相关研究结果
尽管钢琴是一件舶来艺术,但是,在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中,钢琴艺术却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钢琴艺术教育培养,还要加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教学,注重在艺术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