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永存第五主动脉弓超声心动图表现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儿童永存第五主动脉弓(PFAA)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 观察5例经CT血管造影(CTA)及手术确诊PFA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5例PFAA,包括1例Weinberg A型及4例Weinberg B型.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均见第五主动脉弓自升主动脉远端发出,胸骨上窝长轴切面见2个并存且平行走行的主动脉弓,4例Weinberg A型上方为第四主动脉弓、下方为第五主动脉弓,均与降主动脉相连;1例Weinberg B型上方第四主动脉弓离断,仅见下方的第五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相连.5例中,4例接受PFAA矫治术,术后随访主动脉弓血流均通畅;1例因第五主动脉弓血流通畅而未接受PFAA矫治术.结论 不同类型PFAA超声心动图表现存在差异,联合观察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和胸骨上窝长轴切面有助于提高PFAA检出率.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前扣带回皮质(ACC)功能连接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9例ESRD患者(ESRD组)及29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颅脑rs-fMRI,并评价其认知功能.以双侧ACC为ROI,分析与ACC功能连接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区;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ESRD组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组间认知功能评价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对照组,ESRD组左侧枕叶外侧皮质、双侧额中回、双侧额极
目的 观察心血管MR特征追踪(CMR-FT)技术评估糖尿病(DM)前期、DM患者右心室亚临床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DM前期(DM前期组)、27例DM患者(DM组)及30名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组间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差异,测量并比较3组间基于MRI的右心室容积、功能及应变参数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量参数的一致性;以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HbA1c与右心室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DM前期组和DM组FBG、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 观察定量分析增强MRI所示椎管内神经鞘瘤(IS)和脊膜瘤(SM)肿瘤-皮下脂肪信号强度比值(SIR)鉴别二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经病理证实的IS(IS组,n=43)和SM(SM组,n=33)患者的术前MRI,由2名医师(医师1和医师2)分别测量增强T1WI所示肿瘤及皮下脂肪信号强度(SI),并计算其SIR;比较组间SIR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IR鉴别IS与SM的效能,计算相应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医师1测得IS组及SM组的SIR分别为0.91±0.12和0.62±
目的 评价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明亮血管征(BVS)及磁敏感加权血管造影(SWAN)磁敏感血管征(SVS)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病(AICVD)颅内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 对101例AICVD患者采集颅脑3D-ASL及SWAN图像,以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诊断BVS和SVS的一致性.以CT血管造影(CTA)结果为标准(39例阳性),评价BVS与SVS检出颅内动脉狭窄的效能;根据动脉狭窄位置分为大动脉狭窄亚组(n=16)和中小动脉狭窄亚组(n=23),比较BVS与SVS检出大动脉狭窄与中小动脉狭窄的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默认网络(DMN)功能特点,探讨功能连接异常脑区与临床表现等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4例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22名健康人(对照组)的颅脑rs-fMRI数据.以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及后扣带回皮质(PCC)为种子点,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抑郁症组差异脑区功能连接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评分及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对照组,抑郁症组mPFC与双侧小脑后叶、右侧前扣带回、右侧
目的 观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tau蛋白沉积和FDG PET特征.方法 自ADNI数据库下载半年内接受Aβ-PET、tau-PET和FDG-PET成像的40例MCI患者及30名健康人(NC组),基于视觉判断其有/无皮层Aβ滞留,并据此将MCI患者分为Aβ+ MCI组和Aβ-MCI组.分别对Aβ+ MCI组和Aβ-MCI组与NC组进行逐像素统计分析,提取Aβ+ MCI组AD特征脑区的平均图像强度值,分析FDG与Aβ斑块和tau蛋白沉积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NC组,Aβ+ MCI
目的 采用弥散峰度成像(DKI)评价低年龄段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男童脑结构改变,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5例ASD男性患儿(ASD组)及21名健康男童(对照组),采集颅脑DKI,比较组间不同脑区平均弥散率(MD)及平均弥散峰度(MK)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ASD患儿DKI参数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格赛尔(Gesell)发育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SD组左侧丘脑(THA)及胼胝体膝(GCC)的MD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双侧内囊后肢(PLIC)的MK均低于对照
目的 观察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EUS)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结合临床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复发的价值.方法 纳入87例因TIA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单发斑块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复发TIA分为复发组(n=35)和未复发组(n=52),比较组间常规超声、CEUS和SWE所示斑块特征及一般临床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或TIA复发的效能.结果 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高血
目的 评价快速波谱成像(TSI)技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价值.方法 对40例AIS患者行TSI及常规多体素化学位移波谱成像(CSI),采用对应频谱拟合脚本获得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胆碱复合物(Cho)、乳酸(Lac)峰下面积及NAA、Cho、Lac与Cr的比值;将TSI和CSI拟合后获得的NAA和Lac分布伪彩图分割后与弥散加权成像(DWI)相融合,分析其匹配程度.结果 相比周边正常脑组织,梗死边缘区NAA稍降低,梗死核心区NAA降低程度大于梗死边缘区,Lac则呈相反趋
目的 观察以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各参数预测HIV感染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将149例HIV感染者根据存在CHD与否分为CHD组(n=97)与非CHD组(n=52),再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CHD组分为轻度(n=60)、中度(n=23)及重度狭窄亚组(n=14);选取52名非HIV、非CHD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计算各组及亚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EAT体积和EAT密度;观察上述各参数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