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广泛应用于晶状体囊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正常植入的患者.其中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因其切口小、手术安全、损伤轻、术后视力恢复佳、手术源性散光小等优点备受关注.本文就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优点、并发症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Abstract: Journalist Walter Lippmann introduced the term stereotyping in 1922 to refer to a selecting process that is used to organize and simplify perceptions of others. Stereotypes may have been cre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者31名检测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α、白蛋白、血清钙、血清磷、C反应蛋白、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等指标,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粥样斑块.分析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C反应蛋白比较差
【摘要】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伴有血脂异常狼疮肾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住院的狼疮肾炎伴有血脂异常的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包括标准激素治疗、CTX冲击治疗、每天口服依那普利5 mg,2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服20 mg辛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24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成人法洛四联症矫治术的经验及本院18例成人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效果。方法 2001~2008年间18例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时平均年龄(22.5±3)岁,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12例为Ⅱ级,6例为Ⅲ级。本组所有患者中11例患者施行了跨肺动脉瓣环补片,余7例患者实施了右室流出道补片。术后随访时间(35±22)月,定期复查彩色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了解患者心功能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期手术患者体温的护理。方法 总结分析全麻术中患者低温的危害及护理措施。结果 与同组诱导前相比P<0.05,与Ⅱ组同一时间相比P2 h,所有患者无合并症。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各20例。Ⅰ组手术室温度设定为21℃,Ⅱ组为26℃。手术间为层流中央空调。术中患者输注的液体使用前均放置在室温为26℃的储备间。  1.2 麻醉方法 诱导为芬太尼2 μg/kg,维库溴胺0.6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