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到实物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楮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达安贫乐道、超然世外的精神追求。楮是一种树,树皮可用來制作布匹和造纸,唐朝以后也用于代称纸张。关于楮冠究竟为何物,学术界有三种观点,分别为楮皮冠、楮布冠和纸冠。梳理楮冠在文学作品中指代意义的更替,同时结合中国造纸技术史,发现楮冠最初指楮皮冠或者楮布冠,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和楮皮纸应用范围的扩大,至迟宋代起“纸冠”开始在社会中出现,与“楮皮冠”一同作为楮冠的代称。
  关键词:楮冠;楮纸;原宪;道服
  楮冠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一般用来表达安于贫穷、坚守理想的精神追求,唐代以后又增加了与道教的联系。由于楮也用来代称纸张,有学者将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楮冠作为纸张用于衣饰的证据,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楮冠指楮皮冠或者楮布冠,目前学术界缺乏对楮冠的系统梳理和统一认识,导致楮冠的材质众说纷纭。以文学作品中的楮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造纸技术发展史,梳理楮冠从文学意向到走入现实的过程,有助于辨析汉代以来文学作品中楮冠的指代意义和构成材质,并为楮冠文物的鉴定提供参考。
  楮冠中的“楮”隶属于桑科构属,包括楮树和构树两种植物。楮树为雌雄同株的直立灌木,高2~4米;构树为雌雄异株的高大乔木,高10~20米。①二者的树形和叶片具有相似性,古人常混称为构或者楮,还有谷桑、谷树、褚桃等别名,本文中的“楮”亦统指这两种植物。楮树皮可用于制作楮皮布,也是重要的造纸原料。随着楮皮纸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后世常用“楮”作为“纸”的代称。
  楮冠最早见于《韩诗外传》中关于原宪的记载:“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牗,揉桑而为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而往见之。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②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楮冠的指代意象与原宪其人息息相关,作者笔下的原宪甘于清贫、坚守道义,与子贡形成鲜明的对比。“蓬户瓮牖”和“楮冠黎杖”一起烘托了原宪贫寒的生活状态。在这种语境下,楮冠应指贫寒人士所使用的冠帽。原宪居鲁的这段记载亦见于《庄子》:“原宪华冠縰履,杖黎而应门”③。“华冠”亦称“桦冠”,是用桦树皮制成的冠帽,多为贫者所用。④庄子对于原宪的记载是现存原宪故事的最早版本,是之后其他典籍中原宪故事的蓝本。⑤韩婴创作《韩诗外传》时对原宪的形象重新进行了塑造,并未使用“华冠”,而写为“楮冠”。韩婴选择楮冠的意图并不清楚,但这说明楮冠并非原宪实际上的着装,而是韩婴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后创造的文学形象。
  楮冠从艺术形象来说与原宪相关,烘托了他甘于清贫、坚守道义的精神境界,但是楮冠实物则与作者韩婴及其生活的时代相关。韩婴生活在西汉时期,这一阶段造纸术是否出现并应用,造纸史领域的研究者存在争议。即使持有肯定观点的学者,亦认为此时出现的纸张,质地粗糙,为原始形态,这样品质的纸张显然难以作为衣饰使用,况且西汉纸张的原料为麻类⑥,不可能用“楮”命名,因而韩婴文中的楮冠并非“纸冠”。
  布是古代制作冠帽的传统材料,《礼记·郊特牲》就有“大古冠布”⑦的记载。构树皮可用于制作树皮布,裴渊的《广州记》云:“蛮夷取榖皮,熟捶为褐裹髻布,铺以拟毡。”①现在海南等地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用构皮制作树皮布的传统,并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汉书·周党传》亦见“乃著短布单衣,谷皮峭头,待见尚书”②的记载,“峭头”为男子头上戴的巾,“榖”和“谷”是构树的别称,文中“谷皮峭头”是用构皮制作的头巾,多为贫寒人士使用。在韩婴生活的时代,贫寒人士有使用“楮皮”或者“楮布”制作冠帽的现象,因此能够成为作者的创作素材。韩婴文中原宪佩戴的楮冠应指“楮布冠”或者“楮皮冠”。
  树皮用于造纸,不早于东汉,与蔡伦对造纸技术的贡献相关。《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③,这里并没有明确指出树皮的种类。三国时期的《董巴记》载有:“东京有蔡侯纸,即伦也。用故麻名麻纸,木皮名谷纸,用故鱼网名网纸也。”④说明蔡伦使用的“树肤”很可能是楮树皮。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谷皮纸”的记载更为翔实,《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鱼疏》中记载:“毂,幽州人谓之毂桑,或曰檀桑;……今江南人绩其皮以为布,又捣之以为纸,谓之毂皮纸,长数丈,洁白光辉。”《齐民要术》“种谷楮”一节将楮树列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并指出:“煮剥卖皮者,虽劳而利大……自能造纸,其利又多。”⑤这一时期用楮皮造纸已经十分常见,并且能够为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楮作为纸的代称,始见于唐朝韩愈托物言志的散文《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楮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⑥韩愈以毛笔拟人为其作传,并将与毛笔配合使用的纸称为楮先生。
  与此同时,原宪作为曾得到庄子肯定的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在崇拜道教的唐朝备受推崇,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原宪为“原伯”⑦。此后楮冠的意象除了与韩婴记载中安贫自守的高洁精神相关之外,还多了与道教的联系。唐朝周渭创作的《赠龙兴观主吴崇岳》写道:“楮为冠子布为裳,吞得丹霞寿最长。”⑧诗中用楮冠布裳塑造了吴崇岳衣饰简易、超然世外的道士形象。“楮”与“布”相对,说明是两种材质,那么“楮”指代的可能为纸或者楮树皮。
  隋唐时期,已经出现用纸张制作衣服的现象,《渑水燕谈录》记载:“提刑司督诸郡多造纸袄,以衣贫民,提举司印榜招谕富民布施钱以种福田,大取识者嗤笑。”⑨《旧唐书·回纥传》亦载:“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⑩但上述情境中的纸衣,多由贫寒者不得已而为之,并未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既然此时能够以纸为衣,那么是否也出现了纸张做的冠帽呢?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唐墓曾出土过一顶纸冠,但是同期出土的还包括纸钱、纸鞋和纸腰带k,这顶纸冠应为随葬的明器,而非生活用品。这个时期的楮冠,虽然存在以纸为材质的可能性,但是仍未大范围使用与流行。   隋唐时期萌芽的文人士大夫穿道服的社会习气,到了北宋时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道服在世俗服饰的文化定位及其蕴含的宗教意义、文化观念正式形成。北宋时,穿便宜朴素的道服甚至比穿昂贵华丽的衣服更能被时人认同、称赞。l
  北宋时期,用楮冠代指道服也成为一种风潮,王禹偁的《道服》首句就点出:“楮冠布褐皂纱巾,曾忝西垣寓直人。”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为楮冠的世俗化提供了动力。如果说王禹偁《道服》中的楮冠仍可能是一种象征意义,而非人物现实衣着的话,陆游的《行年》则明确指出:“楮弁新裁就,翛然学道装。”自注谓:“新作两楮冠。”m说明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制作并使用楮冠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苏轼的《与王庆源十三首·十三》亦載:“楮冠、玳簪,聊表远意。玳簪已七八十年物,阅数名公矣,幸服用之。”文中的楮冠与玳簪一起作为赠予好友的礼物,其中玳簪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并多为名人高士所用,将楮冠与这样的玳簪并列在一起,足以说明在当时社会,楮冠在文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至此,楮冠的指代意向基本固定,表面上与道教相关,实则表达了闲适的生活状态及与世俗礼仪相对的处世态度。
  宋代楮冠的材质以纸为主。这一时期,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纸张的品质也进一步提升,为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纸币、纸帐、纸被等大量出现。楮皮是宋代重要的造纸原料,以楮代称纸得到社会的公认。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纸在宋代拥有较高的地位,与文化和文人关系密切,用纸来制作表达文人情怀的楮冠成为顺其自然的事情。《文房四谱》收录有文嵩撰写的《好畤侯楮知白传》,载:“楮知白,字守元,华阴人也。其先隐居商山,入百花谷,因谷氏焉。幼知文,多为高士之首冠,自以朴散不仕。”①文嵩以纸拟人,命名为楮知白,并指出高士用楮纸制作冠帽。文嵩生平记载不详,《文房四谱·纸谱》成书于北宋雍熙三年(986),最迟在此,用楮纸制作冠帽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除了用纸之外,北宋时期也有用带花纹的楮皮制作冠帽的现象。成书于公元1061年的《本草图经》载:“楮实生少室山,今所在有之。此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纹,谓之斑谷,今人用为冠者;一种皮无花,枝叶大相类。”②这类记载也侧面反映了楮冠实物在北宋社会受到追捧,文人士大夫选择较为熟悉易得的纸制作楮冠,社会上也有人使用带花纹的楮树皮制作楮冠。
  元代以后,从原料上说,质优价廉的棉花织品大范围应用,成为普通人的重要衣饰用品,楮皮、楮皮布、楮皮纸在日常衣饰中使用较少;从精神上说,世俗生活中推崇道服的观念逐渐消退。因而楮冠走下了神坛,元代之后的楮冠,多存在于文学形象中,并逐渐恢复成贫寒人士衣饰的代称。
  综上所述,楮冠的指代意向,最初是原宪安贫乐道、高洁自守精神境界的烘托,唐代之后,不再特指贫寒人士所用的冠帽,开始与道教和道服产生联系,在特定人群中小范围使用。楮冠真正走入世俗生活并作为道服的象征广泛流行,则借助了北宋社会文人士大夫推崇道服的东风,此时的楮冠受到文人士大夫的追捧,成为一种风雅的象征,地位较高。元代之后逐渐恢复成贫寒人士衣饰的代称。唐代之前楮冠的材质以楮布和楮皮为主;唐代可能出现纸制的楮冠,但未广泛流行;北宋时期的楮冠以纸为主,兼用楮皮制作;元代之后,随着棉布的广泛使用和推崇道服观念的消解,楮冠多以文学形象存在,实物较少。
其他文献
摘 要:田螺山遗址出土的众多遗存中有一件龟背形陶盉,造型独特、纹饰丰富,为田螺山遗址众多出土遗存中的少见器。文章拟从观察分析龟背形陶盉,通过其器形特征、纹饰、功用等方面,诠释龟背形陶盉独特的美与意味。  关键词:田螺山遗址;龟背形陶盉  0 引言  田螺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村口,西南距离河姆渡遗址7千米,距鲻山遗址12千米,是一处距今7000~5500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属河姆
摘 要:2021年5月,宣城市文物所在上海“飞地”军天湖农场开展文物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墓志铭。据该场职工介绍,20世纪60年代,当时军天湖农场在此处建设仓库,发掘了一座古墓,出土墓志一方,墓志盖已经破碎,墓志铭保存较完好,現存军天湖茶叶公司厂房内。墓志的内容对研究清末要员余诚格之生平履历以及晚年寓居上海与清朝遗老的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余诚格;倪夫人;释文;墓志  1 墓志形制
摘 要:三星堆文化反映出古蜀地的一个重要文明时代,但是它的消失却一直未找到原因。文章从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的古气候入手,着重讨论了距今大约3000年前全国性气候剧烈变化对三星堆文明的影响,推断或是由于降温、干旱而导致气候剧烈变化,洪水频发,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由于突发性河流改道摧毁了城池,致使三星堆的居民远离原住地。  关键词:三星堆;成都平原;古环境  1 三星堆文化概况  成都平
摘 要:晚清江南乡试应考士子数量有两万余人,为全国之冠,如何使士子在规定时间内进入考场,保证考试顺利进行,点名入闱是考場管理的关键环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馆藏《监临安徽巡抚部院沈为三路点名定式》和《监临部院刊给士子入闱简明规约十二条》两件文物,是规范这一时期乡试点名入闱环节的重要文献。文章通过对两件文物内容的释读与分析,试图还原晚清江南贡院士子入闱的历史情境,以加深我们对乡试考场管理细节的认识。 
摘 要:收集整理了国内外考古发掘出土和博物馆收藏的部分高丽青瓷,研究其在釉色、胎质、底足、器身成型技术、纹饰与文字等方面的特点,并梳理出高丽青瓷从早期创烧到晚期被粉青沙器替代的发展进程,为我国考古发掘出土年代不详的高丽青瓷提供断代依据。此外,亦对近现代朝鲜半岛仿制的高丽青瓷进行剖析,试图为高丽青瓷的辨伪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丽青瓷;特点;发展进程;断代;辨伪  自古以来,我国与朝鲜半岛之间一直存
摘 要:文章对大汶口文化拔牙习俗原因及意义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探究,结合考古学资料对以往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在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料和其他学者认识的基础上对大汶口拔牙原因进行了推测,即拔牙最初是以一种实用的作用而进行的,一种居民可以自己决定的行为。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拔牙习俗;巫术;图腾崇拜  牙齿是人类身体最坚硬的器官,具有咀嚼食物、保持面部外形的作用,是动物天生的自卫武器。大汶口文化的
摘 要:民国时期,随着省城齐齐哈尔铁路、公路、水运交通运输网络的基本建立,国内外商人接踵前来,工商户逐渐增多,市场日益繁荣,齐齐哈尔逐渐成为黑龙江地区商品集散中心和外贸中心。  关键词:齐齐哈尔;民国;交通;经济  1 交通运输网络的建立  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便于物资运输,省城齐齐哈尔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连接了北部边境及周边各县,使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省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摘 要: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文物既是历史信息具体载体,又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文物实体,如何有效保护与利用文物,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以最真实的面貌得以展现,用最完备的文物信息传承文物价值,是文物保护工作者所面临的使命与担当。在南京城墙清凉门至仪凤门段城墙本体专项维护项目中,工作人员对文物充满敬畏之心,始终遵循文物保护原则,消除了危害城墙本体安全的隐患,让城墙作为文物实体继续保存文物信息。  关键词
摘 要:犬纹,是我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的动物纹样,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作为装饰使用。从古至今,犬都深受人们的喜爱。文章通过对汉淮地区东周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犬纹装饰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发现东周时期人们用犬纹作为装饰的原因与犬本身所具备比较勇猛的特征及其忠于主人的天性有关,犬纹作为装饰的习俗同时也是原始社会生灵崇拜和图腾崇拜等信仰痕迹的遗留。另外犬在我国古代的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寓意着不
摘 要:古代中原地區的冶铁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我国古代冶铁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河南省郑州市古荥镇冶铁遗址是我国汉代主要的金属冶铸场所之一,代表了当时钢铁冶铸技术的最高水平。从该遗址的现有遗存出发,能够透视整个时代冶铁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  关键词:汉代;中原地区;冶铁技术;古荥;冶铁遗址  冶铁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和铁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