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叙事的策略改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罗生门》这部电影中,导演黑泽明通过对芥川龙之介小说《竹林中》的改编,以及与小说《罗生门》的结合,在承袭前者叙事手法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特色与对小说具体内涵的理解对故事的真相进行还原,并为电影营造了一个光明的结尾。本文试从反复叙事以及不可靠叙事与可靠叙事的结合的角度解析电影《罗生门》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反复叙事;不可靠叙事;可靠叙事
  作者简介:姜雨萌,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1
  电影《罗生门》以小说《竹林中》为基础进行改变和创造,故事很简单,罗生门下樵夫、和尚和仆人(由电影《罗生门》是结合小说《罗生门》创作而成,可知“路人”的身份是仆人)在躲雨,樵夫和和尚回忆刚才面对的案件:武将金泽武弘和他的妻子真纱在路上遇到了强盗多襄丸,强盗多襄丸觊觎真纱的美貌想要占有她,于是设计将武弘绑起来,并且当着他的面侮辱了真纱……然而故事的最后,金泽武弘死在了竹林中,他的死因就成为了所有人叙述的焦点。而这个“焦点”却是众说纷纭,南辕北辙。
  电影《罗生门》对小说《竹林中》的多角度叙事进行了策略性改进。这部电影也同小说一样进行了反复叙事,剧情的每一次反复、每一个版本都颠覆了读者的刚刚形成的对事件真相的认知。而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部电影并没有完全给读者留下叙事空白,而是从旁观者(樵夫)的角度揭露了的故事的真相。这就在《竹林中》不可靠敘事的基础上,加上了可靠叙事的成分。
  一、反复叙事
  传统叙事学认为反复叙事由于其多重叙事视角,可使情节脉络清晰,易于排除各个叙事角度的局限性。但是,这一观点却在电影《罗生门》中被解构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不同的人——多襄丸、真纱和被武弘的灵魂附身的巫祝之口说出来得“事实”都是不一样的。反复的叙事不仅没有使观众看到明朗的真相,反而在观众刚刚相信事情发展的动向时,将事实颠覆。
  在回忆完几位叙述者的描述之后,樵夫强调“他就是被长刀刺死的”引发了仆人的怀疑。在他的追问之下,樵夫说出了真相,其实他一直在看着整件事情。在听过他的叙述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从自己自私的角度出发去阐释这个案件——多襄丸所谓的“二十三招”完全是给自己树威风,而真纱讲述的“真相”是由她对丈夫的贪婪的恨意引发的,连武弘的灵魂借巫祝之口说出的都是为自己对妻子失贞的嫌恶的辩解之词,还有樵夫,他作的伪证竟然因为自己偷拿了那柄小刀。(在这里电影特别强调是“镶满珠宝的小刀”,为樵夫的动机提供了解释。)众人说辞不一,出发点却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人性的冷漠和自私,这也形成了这部电影的反复叙事中主题的强调与升华。
  二、不可靠叙事与可靠叙事的结合
  米兰昆德拉认为“所有伟大的作品(惟其伟大)都包含一个未完成的部分”。[1]在《竹林中》这部小说里,作者芥川龙之介对语言的运用精炼传神,如,读者从樵夫的供词中看出他作为一名普通的观察者对时间夹杂的推测和好奇,从和尚的供词中可以看出佛教徒的悲悯之心及对人生的感慨,捕快和老妪的供词交代了三名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多襄丸、真纱和亡灵借巫之口三者的供词则分别体现了三者面对案件不同的心态和共有的自私。再加之作者采用了平行结构来进行叙事,不同叙事者各执一词,每一名叙事者都属于“不可靠叙事者”,使读者完全不清楚作者隐含作者的立场。这种“叙事空白”也正是小说的经典之处。
  而在电影《罗生门》中,导演黑泽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小说情节进行了解读。在保留小说除老妪外几段供词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名仆人的角色,来推动整部作品情节的发展。在和尚和樵夫叙述事件经过的时候,仆人都在一边发表了自己对整个事件的见解,如“撒谎是人的天性”等,揭示了人性的软弱——无法直面自身,只能编造谎言来寻得认同感。上文也已经提到,樵夫是在仆人的追问下才道明了自己是全程目击证人的真相。黑泽明是借用仆人的形象来继续展开情节,并向观众阐明自己对这部小说真相的理解——即主张相信人和存在客观真理。由此可知,电影作品中“隐含作者”的立场,由于“真相的还原”,已经显现出来,文本的叙述空白也被导演以自己的理解加以填充。叙事者有不可靠转向可靠,体现出一种不可靠叙事与可靠叙事的高度结合。值得一提的是,黑泽明还原出来的真相是如此荒谬——一个狂傲的强盗和一个强壮的武士,在一个女人的言语相逼之下,以近乎可笑的方式完成了一场“决斗”。通过这个“真相”与多襄丸叙述的“二十三回合的精彩决斗”形成的鲜明对比,黑泽明对三个人的自私以及虚荣予以辛辣的讽刺。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罗生门》通过“反复叙事”和“不可靠叙事与可靠叙事的结合”,对小说《竹林中》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和解读。这种多角度叙事的策略改进,使得这部电影也成为世界电影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参考文献:
  [1](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63页。
其他文献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忙碌的身影和殷切的期盼,年味是长途的跋涉和团圆的幸福,年味是美味的佳肴和萦绕的笑语……亲爱的小读者,你心中的年味藏在哪里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参加本期片段PK的同学们,在他们的眼中年味藏在哪里吧。  ★一号攻擂手:百色市西林县普合苗族乡希望学校五(2)班 王稳婷  春节,我最爱吃牛干巴这道菜,因为它既香又辣,十分开胃。每到腊月,爸爸就会和亲戚合伙杀一头黄牛。分到肉后,爸爸先用盐
一、前言  经过笔者对国内外关于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以及周末作业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阅读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针对小学语文周末作业问题的研究方向通常都是偏向于作业时间、完成作业态度影响、作业设计理念和原则、作业批改或者评价等方面,很少有研究是从周末作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进行。而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实际上依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所以周末作业是否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的措施
幼儿园的业务管理者最常规的工作之一就是对班级工作的全面指导,俗称为查班。查班的内容包括对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环境创设、教师教育计划等多个方面的教师工作进行指导。对于新任业务管理者的我来说,思考最多的便是:查班查什么呢?怎么查呢?查的目的是什么呢?查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几方面的思考。   换位思考——   从教师角度看管理者查班  我曾是一名有15年
开学初,孩子们又发现了一种插块玩具的新玩法,让我大开眼界。  “老师,您看我插了一个陀螺!”活动区时间,小松拿着插块玩具插成的陀螺走过来,脸上充满了自豪。“您看!这样还能转!”小松把插块凸出的部分着地,手部使劲发力,插块飞速转了起来。“哇!太牛了!怎么弄的啊,我也想要一个!”旁边的孩子们都围了过来,发出了惊叹。以前孩子们只是用插块拼插动物、机器人等,处于造型阶段,没想到现在他们围绕插块有部分“凸起
山东省青岛市珠江路小学成立于2006年。学校占地27388平方米,现有4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00余人,教职工128人。学校建有科普体验馆、机器人室、石油探究室、录播教室等26个专用教室。校园网、电视台、交互式白板等现代化设施齐全。其中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青岛市名校长1人、市名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教学能手12人、市专业人才9人、市优秀教师2人。一流的师资为学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重大趋势,世界各国以及各国际组织都提出了相应的核心素养框架与内容,中国也不例外。核心素养具体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世界各国以及国际组织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核心素养”主要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才能应对人工智能时代这一未知挑战,被称为当今世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DNA”(脱氧
到了出海游泳、出国到海边度假的季节,大家把泳裤准备好了没有?以为穿以前的泳裤就好?以为反正在泳池每个人都在游泳,没什么人管你的泳裤好不好看?那你就犯下大错了,在海边、泳池边,上身没穿衣服,每人都没有搭配可言,一条泳裤就是分出胜负的关键。你可以按以下四点检查一下你目前拥有的泳裤是否及格,否则你就要考虑买一条新的了。  1.短到哪?  过膝盖还是膝盖以上?  泳裤长短的取舍也讲中庸之道,过长或过短都不
摘 要:2020年新冠肺炎突袭,使“互联网 在线教育”迎来一波空前的繁荣发展。基于国家“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网课”、在线学习成为国家级的热点话题。文章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分析法,利用SPSS2.0对学生在线学习效果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发现,疫情期间在线学习推动了智能教育信息化,促进了开放学习深度发展,但面临着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师生交互性弱、在线学习环境有待提高以及在线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在探讨
多少回与你擦肩而过  这一次看清了你的芳容  月回家了 一湾水倚仗黑夜的掩护  化作幽幽的影 浅浅的痕  坚守的沱呵 你是急需雕琢的璞玉  隐居深山不应是你的选择  你 大山的守护神  笋溪河的精灵 驴行客的宿营地  你 口琴声声萦绕四季  舞姿葳蕤韶华正盛  一代代学子斩获一份份荣誉  一茬茬新笋铭记一丝丝馈赠  月沱学校——  一方教学楼堪称精巧  口琴声声是你的传家宝  全國优秀教师属于你的
摘 要:师生互动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基于改进后的信息化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行为分析编码系统,使用滞后序列分析法,以某高校两节《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研究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课堂中的师生言语行为比率、师生使用技术比率、教师提问与学生发言、教师语言作用、课堂显著行为序列等方面所产生的数据。研究表明: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利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