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姿态进入的智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73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叫詹姆斯的年轻人,想进入美国当时最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维斯卡亚公司工作,但这个公司因为高级技术人员人满为患,所以不再招人了。詹姆斯没有灰心,他想了一个办法,假装自己一无所长,来到这家公司的人事部,提出只要让他进入公司工作,给多少报酬都可以,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人事部就分派他到车间打扫废铁屑,而且开的工资很少。他毫无怨言,每天辛苦地工作,整整干了一年。一年以后的一天,公司的很多订单被纷纷退回,因为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公司董事会召开会议研究方案,会议开到一半的时候,詹姆斯忽然闯进来了,在会上,他对所出现的問题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而且提交了自己对产品改造的设计图。总经理及董事们一看这个清洁工竟然有这么高的见解,便询问他的真实背景,他便亮出了自己的实底,董事们当即决定骋他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不妨先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地从基层开始做起。以高姿态来要求社会,很难得到施展才华的机遇;如果换一种方式,以低姿态进入,则会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来。低姿态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迂回战略,是处世中不可缺少的修养和智慧,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和谐统一,才能造就厚重而辉煌的人生。”
  (编辑 辛英)
其他文献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时光飞逝,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人生。一个人走在乡间的林荫道上,思绪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飘泊不定,随风飘逝。  我们一直在路上,远方有我们理想中渴望的人和事,旅途中的欢歌笑语,悲欢离合,装饰和点缀着我们的生活。每一次的停留,是我们心灵栖息的驿站和归宿,启程的时候,一切不复存在,留下的也只有岁月的痕迹。  生命不息,生活不
摘要:本文以Photoshop图层教学为例,对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深度挖掘,为在教学设计中落实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图层;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6-0027-02  随着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提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方向已经从学科素养走向核心素养。那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呢?本文
一张老相片上,一枝桃花,没有一片叶子。太单调了,可惜,真可惜!“红花还须绿叶衬”,红花美,有绿叶陪衬,更添韵味。“红”与“绿”,颜色的对比;“花”与“叶”,物象的对比。对比,审美的一大原则,也颇有搭配、合作的意思。  冰心《谈生命》:“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有了云翳的衬托,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的。  时隔多年,我赏花的水准变了。再看这枝桃花,依旧鲜嫩欲滴,何况当年那景。桃
不久前,“北京人艺”演出了话剧《我爱桃花》。笔者观赏了演员尹铸胜和梅婷“让多少爱可以重来”的情感戏剧之后,当即激起我对当年一场桃花梦呓的怀想。不过,它不属于儿女喃呢的情爱范畴,而是知识分子的一曲梦中彩虹;在那旋而即逝的桃花梦中,深藏着中国的历史的经纬,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绝唱。故而笔者行文,将当年驿路桃花之情梦,呈现给今天的读者……  上  记得,前几年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我时,曾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古人说,“仁者乐山”,我不敢以“仁者”自居,但出生后取名就含有“山”字,冥冥之中,山与我,似乎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我总觉得,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血脉相通的。遥想两千多年前,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便觉山是人类的老师,它教人开阔眼界,神游八荒。试想,置身于秀山峻岭,侧耳有虫鸣鸟唱,松风阵阵,举目是浓绿滴翠,雾岚戏风。到得山顶,又觉天高地迥,万里风来,群峰皆伏于下,于是陶然悠然,顿生逸兴
1  爱毁灭了一个人,一定是这个人被爱绑架了。香风艳酿,到后来,成了毒。  这毒,是罂粟,越爱越依赖,城池坍圮,江山倾覆,醉生梦死。然而,突然爱到不爱了,这毒已经离不开了,心被绑架,情已沦陷,最后,慌了手脚,乱了心思,没了方向。  你用最浓的痴情,买到的是最荒凉的破败,以及最深的绝望。  2  爱到最后,一定还要让对方看到你最初的影子。  也就是说,无论爱走了多远,让对方最初怦然心动的那一种感觉,
朋友失恋,醉了酒,和我诉苦,问我如何消除心中的痛。我告诉他,痛是你心中的一棵草,你迁就它,纵容它,只会让它更加肆意地生长。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连根拔起,那样或许会牵连出你的血肉,令你肝肠寸断,却会换来一个健康、晴朗的明天。这样总好过你浑浑噩噩地度过暗无天日的每一天。就像病入膏肓的人,若来一剂以毒攻毒的猛药,反而会有回春的奇迹。  一番话令他醍醐灌顶,第二天见到的他,果然是脱胎换骨面貌一新,犹如从即将
如何在“不争之争”中获胜?老子道出了七种秘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容、言善信、正善直、事善能、动善时。  “善”的类型诸多,有具体的又有抽象的,有外在的又有内在的。善,是做人之基石。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就是在道德、规则、法制的范围内做事。  这里的“善”,是善于的善,擅长的善,是长于能做好的善。我想,做领导工作的,做机关工作的,做官乃至做人,都应抓住一个“善”字,才能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改进自己的工
犹记得少年时的一个深秋,跟着父亲去看坡,就是去守护收获完毕、来不及运送回家的庄稼。  背着苫子走在乡路上,两旁庄稼婆娑,暗影横斜,极有情致,吱吱吱……田地里有促织不住地鸣叫,连响成一片,让这秋天的傍晚一点都不寂寞。天上圆月明亮,照得大地一片银白,周围散溢着成熟的秋稼的味道。朦胧的月光里,远处不时有红红的烟头,一明一灭,还有咯咯啦啦说话的声音,隐约顺风飘来,这说明看坡的人不少。稀疏的几颗朗星,在墨蓝
明嘉庆十六年(1537年),一场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顾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与同里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历史上说他“有知人鉴”,就是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人就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这次,他关照的方法不是提拔奖掖,而是让他“落榜”。  这个人叫张居正,参加乡试时年仅13岁,人称“江陵才子”。顾璘在此之前就认识了张居正,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