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探讨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f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为初中生处于一个比较敏感和叛逆的阶段,心智也比较幼稚。这对于班主任对班级实行有效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作为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的时候要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去感化他们,奠定学生们长远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班级管理  言传身教  感化教育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4.184
  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兼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时,也要学习心理学和密切关注学生们课后的生活。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助力学生更好的成长,我们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抓住学生们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运用人性化管理,实行感化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班集体的共同成长。
   一、如何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
   (一)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言传身教
   我们知道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带给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初中这一阶段也可能伴随学生们的一生,孩子们的心灵淳朴敏感,可能因为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对他们造成深刻的影响。
   一个班集体的健康成长往往与班主任的自身修养挂钩,可能我们做的一个自认为再普通不过的决定就会影响孩子的整个初中生活,因此我们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不仅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在空闲时间加强自身修养为班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我们可以在休息时间学习班级管理和心理学,这样当班级管理进入瓶颈期时,就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应对,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其次,前面我们提到初中生处于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敏感并且叛逆,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我们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们,潜移默化地他们就会学习我们的为人处事方式,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通过“说”来教育学生,更要通过“行”来感化学生,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做到言行合一,我相信通过言传身教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注重团队建设
   如果班主任只一味地自己闷头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不仅容易感觉疲乏,逐渐对这份伟大的事业产生厌倦之感,还可能使班级管理工作停滞不前,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我们在对学生们进行整体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就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建立一个完善的团队管理制度,比如推选有意愿有能力并且积极主动的学生来辅助我们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让他们明白我们平时管理的不易,减轻我们的工作负担,还可以通过学生推荐、学生自荐加上老师的意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团队管理,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学生们的共同发展,增强自身管理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做下良好的铺垫,不过在学生管理班集体时,我们也不应该懈怠,应该从管理方法方面辅导他们,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不能一概而论,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囫囵吞枣式的制定一个自认为较为完善的班级管理方案,作为初中的一名班主任,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和目标,当代教育工作者大多只会告诉学生我们一定要走出这个小天地,出人头地,再不能当农民。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法是不对的,每个职业都是光荣的,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也可能造成他们自卑的心理,我们在开展班级教育和管理时,应该改变这一现状,决不让学生成为分数机器人,要让每个孩子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祖国塑造栋梁之才,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相应的改变管理制度,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物质条件这方面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此时老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而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对学习失去信心,觉得前途一片迷茫,作為学生的榜样我们应该不断帮助他们树立对未来的信心,为班集体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加强制度建设,与时俱进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虽然推崇人性化建设,但是在人性化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我们作为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需要根据学生守则和校规来制定,不仅需要制定成文规定也需要制定一个大家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定来辅助班集体的管理工作,而不成文的规定就包括大家平时共同认可的道德观念,舆论和传统文化,这些不成文的规定可以有效的约束学生的行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而成文规定可以起到一个引导制约的作用,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另外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在每一个时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学习得更有动力,通过这些方式,我相信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指日可待。
   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助力学生成长
   “爱”是教育当中永恒不变的话题,而爱的传达就需要通过沟通这一媒介来完成,历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课堂上传授知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还可能使学生觉得他们离我们更远了,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永永远远是高高在上的班级领导者,并不是他们的朋友,所以在开展班级管理时,我们应该弯下身来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历史性时刻,并及时的激励他们不断前进,勤奋学习,我们班主任可以通过开班会和举办联谊晚会,和学生们敞开心扉聊聊学习以外的事情,关注他们的课后生活有利于我们与时俱进地改变班级管理制度,助力学生成长,通过这种方式,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们不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更是他们人生当中重要阶段的朋友,我们还要学会用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不能把我们成年人的思想观念强加给他们,要真正的理解他们,创造班主任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师生和谐相处的环境下表达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作为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修养,注重言传身教,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而良好的班风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我们不仅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管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学习机器,让我们和学生们一同成长,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其他文献
建设法治农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也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设法治农村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法治与自治、法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班级管理的民主思维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不仅为学生提供相对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有助于学生的人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张扬。  【关键词】班级管理 民主思维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190  
预习是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的一大标志,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所以,在本文中我将以初中数学为学科案例,结合教学实际,具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40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40例,在胎头着冠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英国产口服片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走在学科前沿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建立健康科学的绿色数学课堂教学对推动这一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以学生的情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归宿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体的情绪体验处于一种压抑、不愉快的状态时,他对当前的学习便持一种消极逃避的态度.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低估学生潜伏着的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能动力,对出示的思考题刚读完或学生
【摘要】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使知识的讲解变得简单明了,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可以采用适当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从课堂的导学入手,涵盖课堂教学、课后学习任务以及教师评价等整个过程,利用日常生活素材搭载数学课本上的教学知识,并且采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形式进行表达. 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的便利. 尤其是在中高
1病例介绍患者1,女,57岁.因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衰1年于1999年4月26日入院.入院后查BUN 24.5mmol/L,Scr753.0μmol/L,CO2-CP 14mmol/L,Hb 34g/L,腹部B超示双肾萎缩.经复方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围绕着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即什么是社会主义?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无论在任何领域,创新都是进步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依然是教学改革的必经途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采取一定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即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
【摘 要】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英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面对着新课改的教学语境如何更好地助力学生学好高中英语课程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生 高中英语 学习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80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各大高校的教师们纷纷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新的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