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病毒病因研究 Ⅲ.病毒诱导的Fc受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PAP”法(一步法)染色对疱疹病毒Ⅱ型(HSV-2)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培养细胞以及宫颈癌脱落细胞上的FC受体进行了检测,并同时应用间接免疫酶法(IPA)检测了宫颈癌脱落细胞中的HSV-2和HCMV抗原。结果表明,在HSV-2、HCMV感染的HEL细胞上有Fc受体存在,并在某些宫颈癌脱落细胞上也测到Fc受体。将病毒抗原[HSV和(或)HCMV]检测与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脱落细胞中病毒抗原阳性病例中Fc受体的检出率比病毒抗原阴性病例中Fc受体的检出率高。
其他文献
在1993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中,有关条目是这样介绍杨威理先生的: 杨威理(1925~)中国图书馆学家。原名陈威博。1925年
为满足国内的方志研究需要,书目文献出版社从北京图书馆所藏日本地方志缩微胶卷中精选出国内罕见的地方志近百种,编成丛刊,影印出版。其取舍标准,以书的内容价值为主,同时兼
6月28日下午,省水利厅在省委党校召开了纪念建党85周年暨表彰“先优”大会。会议由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胥信平主持,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徐春太宣读了《黑龙江省水利厅直属
为了鉴别不同类型的Grave’s病,作者采用数学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法对196例连续的Grave’s病患者作了49种实验室及临床定量定性资料的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1能否鉴别
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需要的日益增长,图书馆工作重心,逐渐由业务基础性建设转移到读者服务方面,形成了以读者服务为
国家教委古籍整理委员会成立至今已整整十年。这期间古委会做了大量工作,许多综合大学先后成立了古籍研究所,在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周林同志写了专文总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免疫复合物参与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机理,并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各家相继报导EHF 各病期病人血清中检出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尸检肾脏有免
组织细胞增多症X(histiocytosis X,HX)是一种病因至今不明的全身性疾病,病理学上以组织细胞浸润为特征。它可以侵犯肺、骨、淋巴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肝、脾、肾、小肠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史志目录,它的体例基本承袭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是以以上二书为蓝本的。而《别录》、《七略》又是我国最早的图书总目,是自先秦
近年来,有关消化道激素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消化系及非消化系疾病时消化道本身的病理生理有很多变化。迄今,关于内分泌腺病变与消化系之间的关系论述较少,早已知道某些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