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克里斯的选择(外一章)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guwenshur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愚人一思考的时候,上帝就会微笑……于是就有了千奇百怪的人间万象。有的温馨,有的可笑,有的甜蜜,有的悲哀,有的惊喜,有的沮丧……这一切请容我慢慢道来,也请您慢慢品味……
  
  选择,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不可避免要做的事,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纵观人类的历史,无论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赫尔克里斯,还是莎士比亚笔下的to be or not to be,如何选择一直是一个困扰人们的难题。从古至今,先哲智者们一直在帮助我们寻找着最佳答案,做出人生最好的选择。那么人生所面临的最终选择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究竟怎么样活着才是最好的生活?问题虽然简单,可是答案究竟在哪里呢?
  一位意大利16世纪的巴洛克流派画家阿尼巴尔·卡拉齐画过一幅名为《赫尔克里斯的选择》的油画,在这幅油画上,大力神赫尔克里斯的身旁有两个女神,在他的左边是美德女神,她指给赫尔克里斯一条非常艰险的人生之路,在这条路上,荆棘密布,险象迭生,必须经过努力和奋斗才能得到最终的荣耀。而在他的右边,则是罪恶女神,她也给赫尔克里斯指出了一条人生之路,这条路可以说是金光大道,没有任何艰难险阻,有的是美女佳肴,歌舞升平,然而,这却是一条罪恶之路。面对着人生的两条不同的道路,赫尔克里斯究竟应该怎样选择呢?
  神话中的大力神当然选择了美德之路,他在这条艰难的人生路上战胜了各种各样的恶魔和困难,终于为自己赢来了人生的荣耀。可是,普普通通的我们毕竟不是神话中的大力神,我们是否有这样的勇气去选择同样的道路呢?即便是我们选择了这样的美德之路,那么我们一定会得到最终的荣耀吗?人生是不是就一定只有这样两条路可以选择呢?如果美德没有回报,如果罪恶不能被惩罚,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美德呢?现实生活中,就一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Woody Allen的许多电影里都探讨了这样一个主题,那就是生活中往往是做坏事并不一定有恶报,恰恰相反,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总是侥幸地逃脱了。在他前几年拍摄的电影《赛末点》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赛场失意的网球运动员决定到伦敦试一试自己的运气,他在一家俱乐部教网球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富家子弟,不久,就同这家的千金小姐打得火热,很快得到了这一家人的信任,他同千金小姐也开始谈论婚姻大事。结婚后,岳父大人为他在自己开的一家投资公司里谋到了高职,按理说,他摆脱自己人生困境的目的达到了。可就在这个时候,他遇见了自己大舅哥的女朋友,她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女演员,他们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爱情的火花……然而好景不常,本来以为这只不过是逢场作戏,没想到两个人都越陷越深,女演员怀孕了,逼着这位网球运动员做出选择,他终于选择了……他的选择就是经过精心策划,枪杀了女演员和一位住在隔壁的老太太,尽管警察把他列为怀疑对象,甚至想象出他是如何作的案,但是,一个流浪汉捡到了他扔掉的老太太的戒指,成了他的替罪羊……他仍然过着豪华的生活,就像是影片开头的那个擦边球一样,这个球能不能过网,谁都不知道,不过,要是这样的球真的过网了,那就是幸运球。这位网球运动员真是一个幸运球吗?
  艺术来自生活,生活有时候比电影更精彩,我们常常抱怨的是,为什么那些坏人总是得以逃脱,为什么法律不能对他们进行制裁,为什么好人总是被人欺负,为什么正义总是难以伸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做一个好人,选择美德还有什么意义呢?
  柏拉图在《理想国》当中讲述了一个“古各斯戒指”的故事,“据说古各斯(Gyges)是一个牧羊人,在当时吕底亚(Lydia)的执政者手下当差。有一天当他放牧的时候,突然一阵暴风雨来袭,接着又地震,在他放羊的地方,大地绽开了一个裂缝。古各斯很吃惊,但仍然壮着胆走下了裂缝。在裂缝内他看到许多新奇的玩意儿,最特别的是一匹空心的铜马,马身上还有一个小窗户。他偷眼一瞧,发现其中有一具尸体,尸体手指上戴着一个金戒指,他取了这个金戒指之后就离去。这些牧羊人有个规矩,每个月要开一次会,然后把羊群的情况向国王报告。这一次,古各斯就戴着金戒指去参加例行会议了。当他和大伙坐在一起开会的时候,碰巧把戒指的宝石朝自己的手心扭转了一下下。这一下,他的同伴都看不见他,他们在谈论他的时候,就好像他不在一样。他自己也莫名其妙,无意之间把宝石朝外一转,别人又看见他了。这以后他不断地试验,想检验这个戒指是否真的具有这样的魔力,最后证实这枚戒指确实具有使人隐身的神奇力量。有了这个把握,他就想方设法当上了国王的使臣。到了国王身边,他勾引了王后,与她同谋,杀掉了国王,最后更窃据王位”。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枚古各斯戒指的话,那么我们会不会也一样无法无天,随心所欲呢?如果是那样的话,柏拉图说我们每个人都会去做不正义的事情,因为“如果谁有了权而不为非作歹,不夺人钱财,那他就要被人当成天下第一号的傻瓜,虽然当着他的面人家还是称赞他——人们因为怕吃亏,老是这么互相欺骗着”。如果有了古各斯戒指的保证,罪恶没有惩罚,那么道德也就不复存在了。没有了道德,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有古各斯戒指,我们也不可能不面对自己的选择。
  在2000多年前的雅典,苏格拉底就在城里不停地问每一个与他交谈的人:“How should one live?”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答案,千百年来,无数的哲学家和学者们试图从各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没有人能够提供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我也是一样没有答案,这个答案只能是由每个人自己来做出决定。今天,我们仍然面对着赫尔克里斯一样的选择,究竟是选择美德,还是选择罪恶,究竟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
  也许有人说,我从来都不想这样的问题,跟着感觉走,没有什么选择不选择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选择。面对着人生的种种诱惑,面对着正义和邪恶,现代的赫尔克里斯们,你们的选择是什么呢?How should one live?
其他文献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  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因为要搬家,所以,最近的家里很有股“清仓大甩卖”的味道,很多多年不用的物件都被翻出水面,比如那箱已
真正生物学意义上的“没有男人的世界”究竟会不会出现呢?这至少在一些世界顶级遗传学专家,像英国牛津大学著名人类遗传学家Bryan Sykes的脑子里是件不用怀疑的事儿。Bryan Sykes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个于1989年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从古代人类遗骨中重生基因的人,他做了许多对人类古代基因的研究工作,并在一些重大案件中协助警方运用基因分析进行破案。2009年6月,Bryan教授断言男人将从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我干嘛?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第一次听到“荒人”这个词时,觉得它很有一种放逐天涯的流浪气质,荒人,定是行于荒野、餐风露宿之人,类似于荒野大镖客;后来着意查了一下,知道它指的是“鄙野之人,耽于声色之人”,但直到读过朱天文的小说《荒人手记》之后,
上次看见她,我正坐在床上,周围被暮色笼罩,暗的,黑的。黑暗中她进屋,一脸惊喜,卓别林一般夸张地说:“我的小乖终于回来啦!”我不动声色地笑,仿佛小时候。远远地看,恍然一瞬间,觉得为何她已呈现一副老妇的轮廓?我绝对不肯相信这是真的。揉揉眼睛,再看。她确实是不可避免地有了老妇人的一点影子,比如愈加收缩的身体如同一枚渐渐失去水分的果,比如微微弓下去的后背,对这些,她一定全然不自知,即便自知,她也一定只相信
她与他的相识,是在喧嚣的车站。那时她正背负着巨大的压力,父母刚刚给读书不好的小弟买了房子,一半的欠款,都推给了她来偿付。她不过是第一年工作,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在职继续读书。这样,每月的工资,除去还贷和学费,便所剩无几。但16岁的小弟,却并不懂事,在送行的车站上,低头将包递给她之后,吞吞吐吐地开口道:姐,我想买个车子,上学太远了。她在烈日下,突然便发了火:除了跟别人比吃穿,你还会干什么?家里有旧车
春风沉醉,古城霏微,来到传说中的禅茶经院。  穿过一家歌厅,身后顿时隐去一片喧嚣,眼前豁然开朗。远远望去,禅茶经院俨如飘然于秦淮河上的一叶画舫,于飘渺的夜色中蒸腾着婉转神秘的韵致。  轻撩竹帘,入得门内,在经院内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边移步,边唏嘘,随即被主人朱先生引为座上客,请上座,上好茶。  虽为初见,并不生分,却如故友重逢,轻啜一口香茗,问候一声“别来无恙”,皆大欢喜。原本心内尚端着的一点矜持,
潘妮·莱恩问:“你几岁?”小威廉踌躇了一下:“18岁。”“我也是。那你真实的年纪呢?”“17岁”“我也是。”不知为什么,小威廉不想欺骗眼前这个美丽的女孩,就说:“其实我16岁。”潘妮惊呼道:“我也是!真有趣,说真话时声音都不一样!”小威廉低下头,小声地说:“我15岁。”潘妮了然地笑了起来。  他们知道了彼此的真实年纪。那就是都未成年,但未成年又怎样?并不能阻挡他们在夜晚守在俱乐部的门外,等候心仪的
25岁时,林汐为情所苦,自己17岁跟随的男子弃她,去往他一生钟情的美国。林汐借债去往澳大利亚,5年后的隆冬腊月,她又回到故乡,身边多了一个叫周坤的男子。周坤曾是同一个大院里共同长大的孩子,他们在澳大利亚街心广场偶遇,在澳洲的五年,周坤陪伴了她最难度过的时光。决定回国的前夕,周坤对她说,小汐,我们结婚吧,我要用一生的光阴守护你。小汐沉默的低头轻轻想了一下,便慢慢点头。就这样,此生定矣,嫁了,为人妇。
【收稿日期】2019-07-23【基金项目】2017年度泰州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7JGB10)  【作者简介】朱洪翠(1976-),女,江苏盐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英语教育。*【通讯作者】高洁(1999-),女,江苏盐城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  【摘要】以自编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问卷》和访谈提纲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
一    去丽江,一个人。  行囊里,只塞了一本书,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喜欢她的行走,比喜欢她的文字更甚。这辈子,我不能像她一样走遍万水千山,但我将尽可能地,把我的足迹,印到足够高、足够远的地方去,譬如,丽江。  从上海坐飞机到昆明,再从昆明转车去丽江。车子抵达丽江时,已是午后。有人欢呼:“丽江到了!”一车的人。兴奋起来。  我从旅游大巴上跳下来。半路上认识的上海一家人,在我身后叫:“要不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