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中巧合的设置和艺术效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还乡》是哈代“性格和环境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各个人物性格之间的冲突共同推动人物行动,决定人物命运,也就是情节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各种巧合的设置产生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本文通过分析人物和情节的发展,揭示《还乡》中叙事的某些特点。
  关键词:《还乡》;巧合;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张青华(1991-),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还乡》中主要人物一出场,读者会很快把握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质,这是哈代小说中人物塑造的特点,正是人物独特的品质,使他们彼此吸引或者排斥。女主人游苔莎·斐伊,从小在繁华城市蓓口出生、接受教育,父母离世后不得不跟随年老的退休海军军官外祖父居住在荒凉偏僻的爱敦荒原。她向往奢侈的享受,不受任何人束缚,追求独立自我,渴望热烈的爱情,因此当知道有克林·姚伯的存在时,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韦狄;她希望嫁个好男人帮助自己逃脱荒原。克林·姚伯則是一位厌倦繁华枯燥的奢侈生活而从巴黎归来爱敦荒原准备投身教育事业造福大众的年轻人,他一意孤行,只想留在爱敦荒原实现自己有意义的人生使命,不听劝告。一开始两个人物就是矛盾的存在,游苔莎渴望挣脱荒原,而克林想改变荒原现状。因外貌的吸引且怀着不同的人生期待而步入婚姻,最终发现事与愿违,并不能改变对方的人生追求,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
  很明显人物之间性格的冲突对人物命运的发展方向起到至关主要的作用,引人注意的是小说中许多巧合的设置不仅促进情节发展,甚至对人物命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小说中有转折意义的两大事件:第一,游苔莎没有给在大热天来到儿子家门口希望互相原谅的姚伯太太开门,导致老人家心碎在半路休息时被毒蛇咬伤身亡。虽然当时韦狄在她房间,游苔莎担心被误会而有口难辩也对其行为选择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游苔莎的性格特征来看,她并不在意世俗的观点评论,韦狄的在场并不会最终导致游苔莎将婆婆拒之门外,由此可见不开门并不是她的本意,而只是一种巧合,在婆婆敲门时屋里的克林恰巧在梦中喊了一句妈妈使得在自己房间的游苔莎以为丈夫给婆婆开了门,这是导致姚伯太太死亡的直接因素,也是克林和游苔莎的关系彻底破裂的导火索。
  小说中人物行动符合人物性格和情节自然发展,产生不同的结果,看起来似乎是人物自身矛盾冲突、与环境的冲突、与其他人物的冲突决定其命运。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人物总被某种冥冥的命运捉弄,这种冥冥命运并非爱敦荒原这个富有生命力的神秘力量,也不是某种象征暗示的东西,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种种巧合。只不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和人物性格驱动的共同作用让我们感觉是人物自己走向毁灭。例如第二件在人物命运发展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事,在克林打算原谅游苔莎,希望游苔莎回到自己身边而托人送去信的那晚游苔莎正打算离开荒原同韦狄出逃,但又是一个巧合,细小而精巧,体现了作者的别具匠心,外祖父担心打扰游苔莎而没有立刻把信交给她,所以直接导致游苔莎和韦狄在暴风雨的夜晚双双丧命,产生悲剧效果。
  《还乡》中巧合的设置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笔者认为最理想的叙事情况是像托尔斯泰创作安娜时,人物有了自己的性格思想,不再听从作者的意图安排,站起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和命运。《还乡》创作中,人物的独立性反叛性没有安娜强烈,人物命运要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总是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哈代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这种巧合因素和人物命运融为一体,毫不牵强造作,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哈代总会运用许多铺垫,某个具有决定性的偶然事件发生时,作者在前面早已让这个人物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出场。例如具有高尚情感和善良正直心灵的红土贩子德格·文恩在小说中时隐时现,他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这个人物的不断出场更加确切地体现作者对于巧合的有意安排。开篇就让红土贩子远远地观望到站在雨冢上的游苔莎,并在小孩那里听到并自己亲眼证实游苔莎和韦狄的关系。文恩不断干涉荒原人物的生活从而使事态往好的方面发展。红土贩子作为一个线索不断带来巧合推动情节发展,使得整个小说浑然天成。
  其次,巧合设置总起到改变人物命运的作用,如果韦狄没有娶朵荪·姚伯,如果韦狄不是在姚伯太太去克林家和好时恰巧去拜访游苔莎夫妇,如果姚伯太太安全地回到家里,故事情节发展方向和结局可能完全不同,也不会这么震撼人心。小说中人物都不是大善大恶之人,不过是性格上的一些弱点导致他们走向毁灭,但却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效果。偶然因素使人感到命运弄人,但是我们又不能排除这种随时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小说中巧合的运用让读者感到某种命运的力量,人们没有能力与它抗争。而这种神秘的力量似乎又是一直旁观着人们一言一行却无动于衷的爱敦荒原,这就使小说产生某种象征的意思。最后,一系列巧合的安排增强了小说的偶然性和戏剧性,为现实主义小说增添一笔浪漫主义色彩,使情节更加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哈代小说中巧合的运用削减了人物的独立性,却仿佛出白天然,因为作者的精心安排和人物抗争的徒劳、人物真实矛盾的性格和丰富细腻的心理世界,以及人物向善的价值取向反而使得小说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诗歌内部充满着不易察觉的诸种“張力”结构,张力越丰厚,给人越丰富的观感和舞跃的思理。文中以《柯尔庄园的野天鹅》为鉴赏对象,详尽展现了多层对比和诗歌意象中情感张力。  关键词:张力;对比;意象  闻一多说:“诗这东西的长处就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诗给人带来的这一切“无限”与“无穷”的审美体验,源于诗歌的内在张力,诗歌张力越丰厚,给人越丰富的观感和舞跃的思理
简单介绍了新乡市城区概况,对城区绿地系统现状进行了评价;详细介绍了新乡市城区绿地系统整体规划方案的指导思想、原则与内容,最后介绍了该规划的实施步骤.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被称为“恐怖伊恩”,他在《只爱陌生人》中刻画了四个主人公形象,以内部和外部不同的叙述视角探测人物的性爱心理以及行为的种种表现,尤其是以玛丽视
摘要:《爵士乐》以非裔美国人为故事的主人公,揭示黑人百年来所遭受的屈辱历史,展现了美国黑人的生活困境。本文以人物乔入手,对《爵士乐》进行解读,意在突出表现尊重在非裔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并给予其启示。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爵士乐》;乔  一、引言  作为音乐与小说的爵士乐完美结合,让《爵士乐》这部小说一度成为不可能之作。一对生活在北方城市的南方夫妇,搭起了整个故事,乔死去的情人多卡斯是乐章的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堪称是美国当代社会的缩影,再现了爵士时代繁华掩盖之下的精神荒原。作者用严峻的道德审视现实苦难,客观再现了美国旧价值观向新价值观转型的事实,鞭笞了已经被物质化的美国梦对人性的侵蚀。  关键词:美国梦;个人主义;物质主义  美国梦是美国人生活理想的代名词,标榜民主、平等、自由的美国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到美国这个理想国度去实现个人价值,这也是美国尽管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
我矿二号煤层平均厚6.2m,高档普采分三层开采。7002中层是第一个在塑料网假顶下开采的工作面,成功地采煤12.3万t。针对塑料网耐腐蚀的特点,在该工作而进行了铺一次网采两个
摘要:伏尼契的《牛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不仅由于主人公亚瑟那坚忍不拔的个人品质鼓舞了很多人,而且还由于亚瑟对于革命的忠贞不二的决心,也令人唏嘘不已,直到结束自己的生命,亚瑟仍然对革命充满热情。作者在刻画亚瑟这个主人公时,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翔实,却深深的打动了读者的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结合小说内容,简要的分析《牛虻》中所蕴藏的美学。  关键词:《牛虻》;美学;自尊;黑暗
网上药品零售领域将掀起新波澜,今年医药电商行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成功推出余额宝成为银行业搅局者之后,马云的每一次布局都紧紧牵扯着市场敏感的神经。近日马云又
研究目的:  宫颈癌是临床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癌瘤。宫颈癌根治术,是目前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在临床上逐渐
中央提出在全国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以来,地矿系统各单位和广大职工热烈响应,以实际行动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图把这些经验结合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