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读背巧理解 适时点拨巧提升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把文本读背、理解等内容融会贯通,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运用恰当方法指导学生提升感悟,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
  巧读背
  读法指导的巧妙设计是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不断积累的基础。例如,白居易的《小儿垂钓》,老师通过四步就让学生连读带背。第一步,同桌互读,纠正错别字。第二步,自己读,读出明显的节奏。第三步,指名读纠正节奏,提高难度,加入感情。第四步,通过填空读的方式直接引导学生积累。最后总结:“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最高的境界是心到。”这样巧妙设计读的环节,让读和积累有机结合。随后,教师还设计了“不同的年龄看到这幅情景会怎样读”“如果此时的白居易是胡子一大把的老人又该怎么读”等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情感,读出不同感受。
  巧理解
  怎样才能省时高效地让学生理解文本呢?海南的杨佳慧老师在《古诗两首》中巧妙设计表演环节,效果不错。首先,教师说:“要想演好,我们得先厘清剧情,把你想到的内容填在括号中。”随后,教师把好理解的内容写出来,把不好理解的字词空出来让学生填写,让学生仔细揣摩诗句中难理解的词语意思。学生写好后,让学生演一演。演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表演得准确不准确来区分学生是否理解诗句意思。通过表演,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招手”这个词的理解不准确,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同时还通过这个词,体会了学生此时的心情,一举两得。
  巧点拨
  课堂上教师及时准确的点拨,能让学生有新发现,开阔自己的思路。例如,在《情景体验作文》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介绍新朋友——鹦鹉时,都是从初步的感受来说这只鹦鹉,教师点拨:“你能描述鹦鹉的神态吗?”学生因此加上了想象来介绍神态。在学生引诱小鸟出来时,学生只关注到了同学的表现,教师点拨:“鸟儿有什么动作呢?为什么有这样的动作?”学生由此走进了小鸟的内心,感受到了小鸟的惧怕。在学生用铃铛引诱的时候,小鸟做出了反应——先看看然后逃跑了,教师抓住这个细节点拨:“小鸟有什么变化?先是什么,后来怎样?”学生马上就能按照“先是——后来——”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明白了描写的顺序。随后教师问:“现在你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你能从这只鸟想到人吗?”让学生从事件中跳出来,由鸟及人,彰显了文章的中心。在几个学生说了之后,教师及时总结:“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在习作中要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这是第五次点拨,直接指向写出独特感受。在学生写完精彩片段之后,教师及时点拨:“只要细心看,抓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就能再现场景,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最后,在题目的确定上,有几个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拟题目,教师及时点拨:“你能站在鸟的角度来取题目吗?”学生立马出现了“留下是我的自由”这样精彩的题目。课堂中七次点拨的落脚点是“观察”“心理”“顺序”“主旨”“独特感受”“描写作用”和“题目”,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巧提升
  评价语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用好评价一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感悟之余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四川毛静老师执教的《学写读后感》一课中,在“认真阅读勾画,批注感受,想想怎样把感受写具体”这一环节,教师在第一个学生汇报后,总结“用假设的方法就能把感受写具体”。在第二个同学汇报后,引导:“你做过这样的事吗?”然后总结:“联系自己的生活就能把感受写具体。”第三个同学汇报后,再次总结:“和自己作对比,举出相反的事例,也能把感受写具体。”三个学生的发言,三次巧妙的提升,把“如何把读后感受写具体”这一难点突破了,学生学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教师也教得得心应手。
  编辑 肖佳晓
其他文献
北京市苹果园中学建于1956年,2014年8月,学校正式挂牌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成为首师大附属学校的联盟校。两校采取合作办学的形式,推动学校的品牌建设和内涵发展。2015年5月,石景山区苹果园教育集团成立。苹果园中学作为集团的龙头学校,以此为契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带动周边教育资源,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全方位实现向优质品牌学校的跨越。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
2015年9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挂牌成立,成为北京教科院附属学校“大家族”中的新成员。这是一所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石景山区教委合作设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的前身为1960年建校的古城中心小学和1965年建校的八角中学。现一校两址,分为低年级(1-3)部和中高年级(4-9)部。  三项指导,借力教科院优质资源  教科院给予学校方向指引和方法引导,力图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北京师大附中,始建于1901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所公立中学。北京师大附中是北京首批市级重点中学、首批示范性高中校。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和《北京市现代化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名校品牌和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促进区域教育高端绿色发展,石景山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携手创建了北京师大附中京西分校。  北京师大附中京西分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迅速提升,智能仪表技术被使用在多种工业生产.根据人们对工业生产的需求加大,智能仪表这一项科学技术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变得自动
2014年2月,伴随着清华附小与石景山区教育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的正式启动,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与清华附小全方位开展合作办学。新模式,新契机,牵手办学为金二小的发展点亮了希望,也为金二小的起飞插上了翅膀,从此金二小开启了内涵发展的新篇章。近两年,学校结合石景山区“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差异”的绿色教育理念,在把握学校文化根基、梳理学校文化脉络、整合学校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色童年教育”的办学
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于2009年参与中央音乐学院“让音乐教育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教育发展”的课题研究,对原有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确立了“爱乐教育”思想——爱育智识,乐纳人生。学校将“生命因我而动听”作为学校的校训,希望每个生命都在这里精彩怒放,每个生命都能享受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  我们的课程  我们在“爱乐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围绕着学校“追求真、善、美的幸福人生”这一学生培养目标,从课程的整合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宽度。书籍中越是经典的内容越是浓缩的,越是经典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诵读经典能使人感悟生命的价值,润泽生命、丰盈生命。  在语文课堂中感知方法,感悟生命  语文课程标准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
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教学,约翰哈迪的《可见性学习》一书中介绍了影响学习状况的800个元因素,其中,影响值高的元因素有:为教师提供有效评估、给学生提供有效反馈、元认知策略教学、师生关系、对每一位学生抱有高期望值。影响值中的元因素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影响值低的元因素有:教学与学习风格相匹配、按能力分组、缩小班级规模。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我们选取3个元因素进行分析。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