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让幼儿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是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学内容之一。文章探究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策略:优化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积极性;开展游戏,让幼儿练习,巩固技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幼儿能力;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家园联合,共同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自我服务;能力;责任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6-0076-02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活动内容,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让幼儿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内容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策略。
   一、优化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自我服务积极性
   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生活教育、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最重要的场所。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情境活动的机会,创造体现自我服务能力的条件,以此激发幼儿的自我服务积极性。
   1.组织每日值日活动
   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利用好每日擦桌子、擦黑板等简单的值日任务,让幼儿分组完成,培养幼儿为自己、为集体、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对在值日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以此鼓励更多的幼儿加入到提高自我服务能力的行列,并让幼儿通过值日活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举行“班级小能手”相关评比活动
   相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竞争可以提高幼儿的行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开展“班级小能手”等相关评比活动,评比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是否每日认真整理好图书”“是否在吃午饭之前认真洗手”“是否可以自己打饭”“是否帮老师分发作业”“是否自己准备好画画要用到的水彩笔、画纸、油画棒等物品”“是否在画完以后清理好自己的桌面和调色板”等方面。教师可对评比中表现优异的幼儿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以此引导幼儿认识到提高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并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教学活动落到实处。
   二、 开展游戏,让幼儿练习,巩固自我服务技能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因此,教师可借助幼儿的这一特点,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练习,巩固自我服务技能,不断提高自我服务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避免灌输、说教的教学方式,否则容易让幼儿产生抵触情绪,可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教育融入游戏中,让幼儿主动开展自我服务。例如,在培养幼儿系纽扣的自我服务能力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而不是采取教师教、幼儿模仿的方式。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有纽扣的玩具,或者让幼儿从家中带几件有纽扣的旧衣服,组织幼儿一起给玩具娃娃穿衣服、系纽扣。这样,幼儿在给玩具娃娃们系纽扣的同时,也学会了给自己系纽扣。
   游戏活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教师可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相关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萌发自我服务的意识,并练习、巩固相应的自我服务技能,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积极转变,不断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在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不容易接受、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各种学习时机,如进餐前后、午睡前后、户外活动等,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幼儿独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形成自我服务的自信。
   例如,在吃早餐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让幼儿学会自己剥鸡蛋壳,这样既可让幼儿学到本领,又可提高幼儿的食欲,可谓一举两得。为让幼儿较快地掌握穿衣、系鞋带的正确方法,可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例如,“头儿伸进帽子里,手儿伸进袖子里,腿儿伸进裤子里,小脚伸进袜子里,袜子伸进鞋子里,宝宝开始做游戏”“小小鞋子摆摆好,看准左右伸进脚。用手拉紧小鞋带,小手分工记得牢。两结先后打得紧,我把鞋带系好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跟随儿歌所说的步骤穿脱衣服、系鞋带,这样既容易掌握,又轻松有趣,自我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再如,幼儿玩完玩具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学会收放物品的方法:“我们进行一项小竞赛,看看哪个小朋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身边的玩具整齐地摆放好。”当幼儿按要求摆放好玩具后,教师可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幼儿树立自我服务的信心。
   四、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小、中、大班的幼儿因认知水平不同,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性。教师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时,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上。例如,在进餐前,教师可引导幼儿自己洗手、搬小椅子,让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上,让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幼儿园的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家里的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对此,幼儿表现得非常踊跃,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幼儿说可以在幼儿园自己整理玩过的玩具、穿衣服,有的幼儿说可以在家里自己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给花浇水。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上。例如,可让幼儿适当承担班级的值日任务,帮助老师分发餐具,检查午睡起床后其他幼儿的穿衣情况等,以此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五、家园联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二三岁的幼儿尽管愿意自己穿衣、洗脸、叠被、吃饭,但受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所限,还不具备自我服务的能力,仍需要家长照顾。但相关研究表明,二三岁的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出来的自我服务能力要强于家里。究其原因是幼儿园的教育更科学、合理。因此,家长要放远眼光,真正爱护孩子,适时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结合孩子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由易而难地逐步培养孩子,教孩子如何自己穿衣、洗脸、刷牙、洗手、吃饭、收拾东西等,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家长要意识到鼓励的重要性,在孩子反应“慢半拍”等情况下,千万不要急躁,可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孩子,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还可以进行示范,让孩子模仿,对孩子的错误操作,及时进行纠正。这样,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孩子就会逐渐掌握自我服务的本领。    为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教师可利用QQ群、微信群推送相关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文章,或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参观、学习,以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另外,教师与家长要勤沟通,及时将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并搜集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以此设计下一步教学目标,从而不断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六、结语
   自我服务能力是幼儿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自我意识与独立需要,可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开展游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家园联合等方式,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幼儿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形成初步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尉婷.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策略[J].天津教育,2020(21).
  [2]潘颖.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20.
  [3]杨弋.快乐的生活,生活中的快乐[J].山西教育,2019(01).
  [4]顾斐斐.儿童自我服务意识培养探究[J].成才之路,2016(30).
  [5]董玲.播种行为,收获成长——浅谈提升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策略[J].东方宝宝,2017(09).
  [6]杨荣华.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三法”[J].甘肃教育,2016(04).
  [7]刘广真.托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J].儿童与健康,2016(06).
  Discuss on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Children’s Self-service Ability
  Wang Dongmei
  (Minqin Kindergarten,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Improving children’s self-service ability, making children do what they can, not afraid of difficulties and having a preliminary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one of the teaching contents in the social field of kindergarten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children’s self-service ability: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stimulate children’s enthusiasm; play games to let children practice and consolidate their skills;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children’s ability; respec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home-kindergarten alliance, joint training.
  Key words: kindergarten; self-service; ability; responsibility; strategy
  作者簡介:王冬梅(1989-),女,甘肃民勤人,二级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情境教学法要求一线教师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托,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情感性和典型性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文章分析情境教学法应用的意义,指出教师要通过故事情境创设、表演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辩论情境创设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水平,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G632.4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时,要有意识地渗透文明礼仪元素,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要发掘内容,引入文明礼仪教育机制;创设情境,启动文明礼仪教育程序;组织活动,提升文明礼仪教育品质;延伸训练,巩固文明礼仪教育成果。   关键词:学生;道德与法治;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摘 要:群文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合理选择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整合群文阅读资源,转变教师授课模式;教会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正确提出问题并讨论的策略;完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运用阅读策略,让群文之间相互融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阅读兴趣;阅
摘 要:课堂观察是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的方式之一。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是聚焦课堂中的师生行为、师生活动以及课堂生成,依据从课堂情境中收集的资料研究师生认知轨迹的科学研究工具,重在检验教学中师生的教与学是否走向深入。   关键词: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
摘 要:足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高校足球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文章概述组合训练法,分析现阶段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探讨组合训练法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在技战术训练中的应用、在心理训练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足球教学;组合训练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文章基于生本视角,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分析地理实践活动的短板,探究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此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本视角;实践活动;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创客教育是以创新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手段,能从多方面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基于创客教育的中职电类专业教学要以创意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设计为过程,引导学生创新思路;以制作为反馈,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分享和评价为结尾,深化教育体验。   关键词:创客教育;中职院校;电类专业;职业素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
摘 要:上好物理第一堂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物理难学的思想,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针对物理第一课教学存在的不重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教师可在教学中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开展趣味性的物理实验,讲述激励性的物理故事,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第一课;问题情境;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摘 要:多媒体教学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中专英语教学现状,论述在中专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专英语;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摘 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语言点的讲解与具体阅读对接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点,运用语言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建构新的文本,并将语言点呈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文章以牛津英语译林版阅读板块第二课时教学为例,探究建构文本,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本;语言点;阅读素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