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瑟菌L型的形成及其临床护理探讨

来源 :护士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细菌L型的形成大多是由于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而诱导产生[1].淋病奈瑟菌在体内外可发生L型变异[2],青霉素G的抗淋病奈瑟菌作用机制在于其破坏细菌细胞壁而发生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青霉素G可诱导淋病奈瑟菌L型变异.2000年6月~2001年4月我们在体外用不同浓度青霉素G对淋病奈瑟菌进行诱导实验,旨在探讨不同浓度青霉素G对淋病奈瑟菌L型的诱导作用及其在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
其他文献
考察巨大芽孢杆菌JD-2对有机磷、无机磷的降解效果,比较巨大芽孢杆菌JD-2、乳酸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对土壤有效磷化的作用差异。研究不同浓度的巨大芽孢杆菌JD-2对土壤有
随着先进设备的不断使用及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运行、检修模式已难以适应高可靠性电网的发展要求。因此按电网目前的设备状况,科学地理解、执行现有规程有关规定,按不同
利用保险工具转移市场风险是美国奶业安全网的核心政策,我国于2007年试点政策性奶牛保险,但中美两国的奶业保险制度和实践存在根本区别,通过比较以期提出可供我国奶业保险持
目的探讨降低输液室空气细菌含量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自然通风、"84"液喷雾、紫外线照射3种方法对输液室进行清洁、消毒.结果"84"液喷雾和紫外线照射对空气消毒有效,但不能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