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先声夺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ei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本文提出思想品德课堂可以通过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情境表演等方式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课堂导入 情境创设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它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所以,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先声夺人,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首要问题。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感情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所以如果能设计既有趣味性又有启发性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殿堂。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思想品德课堂导入中进行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
  一、故事情境,感情共鸣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老师讲故事,学生的精神就特别好,甚至眼睛里会闪闪发光,脸上也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的神情。因此把故事情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难报三春晖》这一框题时,我给学生讲述了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母亲操劳一生,该享福的时候却患了重病,只要母亲有勇气活着,砸锅卖铁也要救母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此导入,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又如在讲《终身受益的权利》这一框题时,我给学生读了一段中央台记者和西北放养娃的对话:“你放羊做什么?”“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这时学生开怀大笑,我因势利导,设问:“如何才能摆脱这种轮回,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呢?”在学生回答“教育”后,我开始新课学习。
  二、生活情境,身临其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思想品德课内容源于生活,而生活实践使学生有亲近感和实用感,不失为一种好的导入方法。从学生身边的事引入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近,兴致很高。例如在讲《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框题时,我通过视频与学生一起回顾了赵丽蓉和巩汉林表演的经典小品《打工者奇遇》:“宫廷玉液酒180一杯”,“群英荟萃其实就是萝卜开会”……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我抓住时机,提醒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经营者欺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消费者要擦亮双眼,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并由此开始新课。
  三、问题情境,启迪思维
  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例如在讲《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这一框题时,一上课我就抛出问题:“初一开学时,面对周围陌生的同学,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辨别班上其他几十名同学的?”学生回答:“长相、名字。”自然就过渡到了本课。又如在讲《财产留给谁》一框时,正值梅艳芳的母亲因梅艳芳的遗产分配问题再次走上法庭,于是我抓住这一事件,在新课开始前提出了一个带有悬念的问题:“如果梅艳芳的母亲打赢这场官司,她是否可以继承梅艳芳的所有财产?梅艳芳的哥哥有权继承她的遗产吗?”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本课。
  四、情境表演,寓教于乐
  喜欢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主体教育论认为:“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求知是孩子的天性,好表现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特点。”教师如果依据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小品、舞蹈等活动,让学生担任其中的角色,展示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仅可以很快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情境的感受者,又是情境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如在开始《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一框题前,我为学生选择了一个情景表演主题:“数学考试90分……”让三名学生分别扮演自卑者、自负者、自信者,围绕主题即兴表演。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喜欢,同时,又烘托了课堂气氛,做到了寓教于乐。
  以上是我在导入新课时经常创设的情境导入方式,当然,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歌曲情境导入、多媒体动画情境导入等。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结合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灵活运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它的设计与运用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既不能单纯的追求形象性、趣味性,热衷于猎奇而喧宾夺主,又不宜超过4分钟,影响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从而违背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的设计必须符合中学生年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导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切忌过深、过难而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这样才能既被学生所接受、所喜欢,又顺利引入相关内容的学习。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配合的合作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导入精妙,情境创设得当,就能在课堂导入这第一环节赢得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导入成为一种充满魅力的艺术,获得课堂教学一半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淑珍.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卢书兵.中学政治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
  [3]王道俊,郭文安.主体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试图从杨志押送途中的指挥失误这一角度,分析七星巧取生辰纲的成功智慧,紧密结合原文精神,努力发掘名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杨志 七星 智取生辰纲 智慧    失陷金银担,是杨志官场幻灭的命运悲歌;智取生辰纲,则是好汉梁山聚义的英雄前奏。这场没有刀光剑影的争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军事思想: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  由智多星吴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而随着绿色世博在我国的召开,各种以降低能耗、环保节能为主题的“低碳经济”活动正走进我们的生活。那么如何在电工实训中树立“低碳经济”意识进行节能减排呢?下面我从“废品”
摘 要: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也是高校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礼仪教育的欠缺使得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欠缺,为此,高校应该通过加强教师礼仪修养、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开辟礼仪教育第二课堂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礼仪教育 加强途径    礼者,敬人也,是对人的尊重;仪者,仪式也,是礼的表现形式,
摘 要: 语文教学要达到“教不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就必须做到“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课堂有活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 “不需要教”    翻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会发现叶老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这样的话:“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1]“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2]“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3]“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不是教
“蓝极束网吧”纵火案的惨痛教训让人印象深刻,实施纵火的是两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而“伤熊事件”的制造者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当然,我们并不想给单亲家庭的孩子贴上另类标签,但是从对“问题少年”的研究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自单亲家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很多:父母离异、分居或非正常死亡等。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5年以来,我国每年约有100多万个孩子因父母离婚而失去健全的家庭,再加上
教学目标:学习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常识,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课前准备:图片、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危险在哪里  1.谈话: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2.请看第一幅图,我们在游泳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危险?  (游泳是儿童喜欢的运动,它有助儿童健身作用,由于儿童岁小,私自下水危险,特别在“禁止游泳”的地方,危险更大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已是大势所趋,这和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替代学生的阅读感受把结论硬塞给学生相比,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阅读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当我们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的时候,很多教师慢慢忘记了最根本的一点——个性化阅读也是“阅读”,即同样是对文本的解读,可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了“个性化”,将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二字置之脑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摘 要: 本文基于现行审计教学中课前预习、上课以讲为主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弊端性,以及“启发式”教学等新兴的审计教学方法的精华的基础上,建议应对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调整,积极引进以原始凭证为载体,课堂演示为手段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审计教学 新模式 应用    《审计学》课程是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高层次的专业课,它是融会计学、经济法、税法等
摘 要: 语码转换是发生在持双语者或多语者进行言语交际时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纯理功能为理论基础,选取书面和口头语码转换语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分析及理论论证,旨在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下的语码转换现象的解释力。  关键词: 功能语言学 语码转换 纯理功能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现象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其载体也更加丰富多彩,如报刊杂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新升本院校黄淮学院42个社团的调查,在分析黄淮学院学生社团现状的同时,对新时期下新升本院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探讨,以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地推动社团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高校社团 现状 学生社团建设 创新与发展    目前新升本院校层出不穷,学生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但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各种磨砺。本文以黄淮学院学生社团为例,分析新升本院校学生社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