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十年(2002—2012年):教育信息化进程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不仅带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更会带来教育理念、内容、方式的变革,是实现教育观念、管理体制适应时代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以下简称教育网)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坚实基础。近10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持下,实施了主干网升级工程,有力地支持了教育信息化重大应用,建成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CNGI-CERNET2/6IX,为高校协同创新提供了试验平台,推动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截至2011年12月,教育网光纤传输网总长达到1.8万公里,传输容量达到800 Gbps;教育网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5~20 Gbps,具有G比特交换能力的核心节点达到20个以上;国内互联带宽超过50 Gbps,际出口带宽达到ll Gbps;联网单位超过2000个,用户达到2000多万,IPv4地址数约为1700万个,已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应用广泛
  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支持建设的国家重大工程,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建,2000年10正式建成播出。卫星网通过鑫诺1号卫星覆盖全国,包括广大西部、偏远农村和边疆海岛地区,拥有70多万个集体接收终端站点和300个双向卫星试点区域,其中约有23%的站点同时接入因特网。卫星网具备8套电视、8套广播和25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传输能力,是集电视、语音、IP数据广播于一体的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广播网,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公益性卫星远程教育专业服务网,有效覆盖人群达4亿人,直接服务于近1亿农村中小学师生、2000万农村党员、数十万基层党员群众和数十万部队士官。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蓬勃发展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深入开展。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建成校园网,多数校园网已连接到校内主要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教师住宅和学生宿舍,校园网络通达建筑楼宇的比例平均达到了85.32%。普遍建立了网络中心和多媒体教室,平均44.4%的教室已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目前,全国约16%的小学、46%的初中、77.7%的高中建成不同程度的校园网,25%的中小学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其中,以1OO M以上带宽接入互联网的中小学达到2万所。
  农远工程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农远工程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简称,是指为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从2003年起开展的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取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教室等三种模式,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的教学方法试点工程。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用三种模式。
  模式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需保留的教学点,平均每点投资概算3000元。
  模式二是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平均每点投资概算1.6万元。
  模式三是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平均每点投资概算15万元。
  工程规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国约11万个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向这些教学点的约510万山村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使全国38.4万所农村小学初步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基本满足农村8142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还将成为中央确定开展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依托);使全国3.75万所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使3109万农村初中在校生能够逐步与3495万城镇初中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为推进全社会信息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截至2007年年底,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111亿元,完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设施。这项资金包括中央专项资金50亿元,地方投资61亿元。从2003年12月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给农村中小学配备光盘播放设备401 028套,卫星教学接收系统278 737套,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设备44 566套。这些设备覆盖了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学点78 080个,农村小学250 552所,农村初中29 729所。
  数字化资源建设数量与质量大幅提升
  10年来,数字化资源建设水平正在大幅提升,初步实现了继续教育优质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加强继续教育资源载体建设,建立了北京大学牵头的103所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项目联盟、清华大学牵头的50个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中央电大牵头的15个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基地。截至目前,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共开发网络课程24 117门,资源库225个,远程教育特色教材857本。其中,“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建设了320门优秀网络课程及资源库;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已评审出209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参与校内共享课程8200门,参与校际共享课程5928门;参与校内学分互认课程2942门,参与校际学分互认课程1860门。   为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实施了“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制定了课程学习资源的标准,建立了学习资源标准体系,完成了学科课程资源分类标准等专题研究,并重点研究了资源共享的机制、标准,完成了1476门学历教育课程资源、895门非学历教育课程资源、2000余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资源整合,建设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覆盖全国的资源整合及服务网络,面向社会开展了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网上开放和共享应用服务。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为教育公平,进而为社会公平奠定了基础。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应用示范,教育部还启动实施了“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等系列项目,探索构建了资源共享机制,整合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及相关学习资源,建设了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覆盖全国的资源整合及服务网络,面向社会开展了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网上开放和共享应用服务,完善了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共享。
  网络教育教学、
  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网络教育教学、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初步建立了信息化的继续教育办学、服务与监管体系。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了基于网络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优势开发方面,许多高校致力于整合多种网络技术手段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利用互联网、卫星、广播电视、数字卫星系统、ISDN系统,有线电视网、光盘播放、计算机教室等多种媒体技术和媒体形式,形成了天网技术和地网技术相结合,实时技术和非实时技术相补充,单向传播媒体和双向传播媒体共存的多种技术解决方案,构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多样的网络教学模式(如以个性化学习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探究教学、反思式教学、引领教学模式,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讨论型、协作型教学模式,等等),完善了适应在职人员学习的“多样化、个性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了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班班通”“校校通”工程
  推动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班班通”是一个融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教育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包含了3个不同层次:首先,“通”硬件,每个班级须配备适量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其次,“通”资源,在硬件通的基础上配备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最后,“通”方法,即利用信息化资源和设备开展教学活动。“班班通”主要包括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校课堂”“名师课堂”。
  “校校通”工程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网络教育平台,实现社会、学校与家庭之间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和学校校园网络的开通,使以多媒体电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农村教育成为可能,也决定了现代信息教育与新课程地理教学整合的发展趋势。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新课程地理学科整合的方法与实施途径。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地理教学    在新课程地理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符合新的课程理念。内
阐述淮安市课题工作的实施过程和主要做法,总结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今后有关课题工作的思考。  为充分发挥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在实验教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打造一支有文化、有智慧的装备队伍;为切实履行教育装备工作保障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的职责,提升教育装备工作内涵,2009年下半年,江苏省启动了中小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由江苏省装备中心和省教研室联合批准立项。目前,首轮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实施
1 教学内容分析  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斜拉桥、缆车、升降机、风车、直升飞机等,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让学生感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得到协调的提升,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图片的合成这一节课为例,谈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设计。  1 教材的分析和知识的准备  图片的合成是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六章“图片的获取与加工”中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体现的是最新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纲要(修改稿)》基础模块第三阶段“信息加工与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新一届政府工作部署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继
摘 要 以佛山市为例,通过对全市教育装备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找出城市化进程中教育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特点,指出教育装备建设是制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技术;教育装备;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021-03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Edu
2013年5月26日—9月20日,主题为“影像先锋 享视觉色彩盛宴”的FY13爱普生商教投影机巡展全面开启。100多天的时间里,爱普生将携旗下多款商教投影机及多种专为商业和教育领域打造的投影方案在广州、上海、成都、重庆、郑州、哈尔滨、沈阳等多个城市亮相。  4款交互式短焦投影机,亮相上海商教展  6月19日—21日,爱普生公司携旗下多款商教类投影机及8款为商教领域带来新突破的专业投影方案亮相上海。
1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领会创新的技巧和方法,感受创新的力量,培养对创新的兴趣和爱好,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对教材的处理上,笔者打破教材原有的设计,重新整合,分成3个板块:感受创新——领悟創新——尝试创新。通过列举学校及身边同学的创新事例,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剖析和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分析知识与创新的关系,理解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从
摘 要 探究基于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创设情景、设计任务、微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5个环节的微视频资源应用策略,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实验课为例,验证其应用效果。  关键词 情景化任务驱动;微视频;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43-03  随着Web2.0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关微学习、微课程、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的研究蓬勃涌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的要求,为教学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对于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突显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更好地贯彻开放、立体的新课程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