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介绍了高等院校建设开放型创新实验室的意义,结合本校车辆实训中心开放型创新实验室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其在运行过程中取得的一定成果,说明给学生创建一个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并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开放型实验室 无界化 综合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的教学方向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我校坚持以“学以致用,应用为本”为办学理念。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车辆实训中心开放型创新实验室运行两年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建设开放型创新实验室的意义
1.巩固理论知识,充分发掘学生创造力
实验室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完成课内学习任务之后就下课了, 限制了其学习更多专业知识的机会。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已学知识及所掌握的仪器操作规程进行自主实验和科技研制作,充分挖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学习无界化,展示自我
创新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极大化的发挥,在从事研究、设计的过程中,能广开思路、突破束缚、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让学生跳出传统的僵化的实验模式。创新实验室可不受学科、年级的限制,可以多层次、多方向的实践训练。打破传统实验室未果先知的局面。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创新实验拓展自己的思路、展示自己的创意,从而发挥自己的专项和特长。
3.在真实的课题项目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汽车相关教学产品的设计制作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手段。在创新实验室里教师提供实验题目,并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自行查阅资料、系统设计、电路制作及安装调试。对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1]。开放型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空间,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平台。“车之翼”学习俱乐部定期在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竞技比赛,并由学生自己讲解和评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各类级大学生工程实践大赛,汽车维修技能大赛等竞赛,通过参加大型比赛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学生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创新实验室的运行模式
1.导师制模式
开放型实验室的建设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2]。车辆实训中心创新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实行“因材施教,讲究实效”的导师模式,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不同难度的实验题目,从培养兴趣性的小电路、小制作到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题目。指导教师提供实验题目和任务要求,学生则根据题目要求自拟实验方案,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完成系统设计、电路制作及安装调试等。实验时间大多安排在的晚上及周末,整个过程教师起到督导、检查、答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独立操作、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项目完成后,学生向教师提供实验成果(如报告、论文、实体等)。教师认真组织实验项目总结,促进各实验题目之间的经验交流,分享成果和体会。
2.毕业论文(设计)带动模式
本科学生在创新实验室中完成毕业设计有着深远的意义:1)使临近毕业学生提前进入工作情景。使其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开阔了视野,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机会,为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2)可激励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年级学生在实验室毕业设计,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提前感受到毕业设计的气氛,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实验室取得的成果
车辆实训中心自建设创新实验室两年年来,到实验室进行学习实践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此其间学生参与院级科研立项子课题15项。作为独立学院, 在2010年沈阳市二手车评估大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 2010年4月在辽宁省首届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获得团队三等奖和优秀奖(新生),在2010年首届辽宁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11年首届东北三省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联赛中荣获二等奖。
四、结束语
经过实践探索证明,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已然成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增强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达到了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的大幅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桂玲.21世纪高校实验室改革与发展的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45-48
[2]刘梅芳.生物学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实验室科学, 2008 (3):112-114
[关键词] 开放型实验室 无界化 综合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的教学方向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高校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我校坚持以“学以致用,应用为本”为办学理念。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车辆实训中心开放型创新实验室运行两年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建设开放型创新实验室的意义
1.巩固理论知识,充分发掘学生创造力
实验室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完成课内学习任务之后就下课了, 限制了其学习更多专业知识的机会。而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已学知识及所掌握的仪器操作规程进行自主实验和科技研制作,充分挖掘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学习无界化,展示自我
创新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极大化的发挥,在从事研究、设计的过程中,能广开思路、突破束缚、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让学生跳出传统的僵化的实验模式。创新实验室可不受学科、年级的限制,可以多层次、多方向的实践训练。打破传统实验室未果先知的局面。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创新实验拓展自己的思路、展示自己的创意,从而发挥自己的专项和特长。
3.在真实的课题项目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汽车相关教学产品的设计制作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手段。在创新实验室里教师提供实验题目,并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自行查阅资料、系统设计、电路制作及安装调试。对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1]。开放型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空间,为学生搭建了创新平台。“车之翼”学习俱乐部定期在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竞技比赛,并由学生自己讲解和评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各类级大学生工程实践大赛,汽车维修技能大赛等竞赛,通过参加大型比赛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学生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创新实验室的运行模式
1.导师制模式
开放型实验室的建设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2]。车辆实训中心创新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实行“因材施教,讲究实效”的导师模式,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不同难度的实验题目,从培养兴趣性的小电路、小制作到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题目。指导教师提供实验题目和任务要求,学生则根据题目要求自拟实验方案,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完成系统设计、电路制作及安装调试等。实验时间大多安排在的晚上及周末,整个过程教师起到督导、检查、答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独立操作、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空间。项目完成后,学生向教师提供实验成果(如报告、论文、实体等)。教师认真组织实验项目总结,促进各实验题目之间的经验交流,分享成果和体会。
2.毕业论文(设计)带动模式
本科学生在创新实验室中完成毕业设计有着深远的意义:1)使临近毕业学生提前进入工作情景。使其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开阔了视野,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机会,为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2)可激励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年级学生在实验室毕业设计,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提前感受到毕业设计的气氛,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实验室取得的成果
车辆实训中心自建设创新实验室两年年来,到实验室进行学习实践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此其间学生参与院级科研立项子课题15项。作为独立学院, 在2010年沈阳市二手车评估大赛中获得团体三等奖; 2010年4月在辽宁省首届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获得团队三等奖和优秀奖(新生),在2010年首届辽宁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11年首届东北三省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联赛中荣获二等奖。
四、结束语
经过实践探索证明,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已然成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创新意识的平台,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增强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达到了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的大幅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桂玲.21世纪高校实验室改革与发展的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45-48
[2]刘梅芳.生物学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实验室科学, 2008 (3):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