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规模大学运行的制度逻辑及其优化路径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e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超大规模大学是在政府对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纠偏、重点建设与持续赶超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市场化改革和高等教育快速扩招等制度安排下产生的.建设超大规模大学,使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办学特色更加突显,国家精英高等教育更有保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资源叠加效应得以显现.但优势资源的聚集并未总能产生绩效递增,还存在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缺位、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发生断裂等问题.建议打破学科壁垒实施组织创新,提升组织创新能力;建立连续细分市场机制,为建成竞争、开放、有序、有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打基础;发挥超大规模大学扩散效应,带动区域高等教育良性发展.
其他文献
在单边主义盛行的时代,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正在面临严峻挑战.为走出困境,应当从博爱主义转向基于权利的分析路径,以《多哈宣言》为起点,在四个方面深化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的法律基础:在精准性上,明确界定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中关于权利与义务主体及权利、义务与责任的具体内容;在有效性上,逐步硬化大量存在的非强制性规定,并进一步拓展强制性条款的法律空间;在实用性上,通过明确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适用条件,增强在规范意义上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性上,可以通过规范修正、权威解释和评估监测来提升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的社会效能.
基于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推普的个体收入效应及推普的社会资本效应两方面,透析了推普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内在机理.基于2017-2020年广西边境八县市0-3公里范围内,农村居民的全样本调研结果及《广西统计年鉴》数据,实证分析普通话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普通话推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显著的积极的影响,且两者之间呈现性别、年龄的差异.基于实证分析结果,重点从普通话推广与提升居民信息获取能力、职业技能培训、多语能力培育等相结合,及坚持分类施策与全面提升质量相结合的视角,提出最大化推普的
影响通用语推广的语言自身因素有:方言、民族语言和历代官话不一.“方言岛”就是历代官话不唯一而导致的结果,而方言和民语与通用语之间又存在语言接触的现象.在接触的过程中,民族语言一般是受惠语言,而通用语为施惠语言.语言接触伴随着语言的竞争,一般自身价值较高的语言会在竞争中胜出成为高层语言,而操其他语言的群众会学习和使用高层语言.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各族人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被林纾先生盛赞为“《柳州集》中第一得意之笔”的《游黄溪记》,虽然写出了黄溪之美,但文章点睛之笔却落在“黄神”之“传”上,文眼在于“黄神”“有道”,体现出柳文“以史记游”的史笔特色,而其所传“黄神”为王莽后裔之说也颇有深意.据考,“黄神”之称古已有之,可以说,“黄神”形象实为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与王莽革新精神的结合,乃黄帝崇拜和王莽形象的合体;“黄神”之于柳宗元,无异于又一座“特立”之“西山”,一位特殊的精神知己,使“孤臣”不孤.如此,较之《永州八记》,柳宗元《游黄溪记》的精神隐喻不仅有黄溪之山水,还有黄溪之神
“中国”是一个发展、成长的序列进程,也是区域文化不断融合和发展的结果,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先秦时期的游牧、农耕文明互动状态,在神话、诗歌和历史中皆有留痕.游牧、农耕文明的长期共存与互动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先秦游牧、农耕文明互动历史可以看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有着共同开端的历史记载和相关的历史记忆,成为双方彼此认同的深层心理源头;汉民族古老的信仰体系与游牧诸民族的神灵具有某些渊源;中国地理在中国历史的进程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有着一个并生、共生进而一体化的从“内”而“
作为高校事业的顶层设计,新时代发展定位是关涉民族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任务、落实新要求、实现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民族院校办学立校的基本前提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民族院校只有立足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两个大计”,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明确历史方位,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践行宗旨使命,精进培养“四个特别”时代新人这一主业落实根本任务,面向服务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这一主场担当社会责任,才能答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答卷,扎实办好让党中央放心
基于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位育论”的理解,对族际生态构建中的实践逻辑进行了探索性论析.族际生态位育强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多维关联以及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路径,是一种互动及文化逻辑.其实质是对不同民族和谐共生的位育图景的研究,在此视角下形成基于民族交往互动的文化共生、共享与共情的族际生态空间以及基于交互主体性的具有调适性和韧性的族际生态体系.在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包含族际生态的诸多特征和功能,对其研究涉及一种新的文化样态分析,即基于榫卯式的复杂性位育而非单一的社会与文化研究,旨在强调不同群体的契洽性关联,促成一种美美与
数字化不仅是信息收集与发掘的途径,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着力点.为了验证数字化对民族地区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以2000-2017年滇黔桂三省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对区域金融服务能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省区之间存在差异,数字化对广西的金融服务能力提升最大,对贵州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云南的影响介于二者之间.数字化发展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促进力量,民族地区应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推动“新基建”的有利契机,主动通过政策创新来优化发展环境,奠定经济数字化
近年来,在学术研究和社会大众认知中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汉族中心主义,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非常不利.徐杰舜教授主编的《汉民族史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版)从中华民族历史观出发研究汉民族历史,强调汉族与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交融性和走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事实,对汉民族自我认知误读有所矫正,在开放的视域中认识汉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对消除汉族中心主义将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农耕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持久的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生态文明理念,将会为现代社会文明生态体系的建设、保护和重建提供取之不竭的文化之源,对于现代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人文类博物馆的建设,对于如何抢救、保护和弘扬东北黑土地传统农耕文化展开尝试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