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量”的迷思与“质”的澄清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zhanyu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望数十年减负政策,反观减负的实施,减负痼疾难除,减负的政策与实施之间已然失衡。从减负的关注点即要求时间教学、考试、作业“量”的减少,到减负实行后“量”的不减实反增,可以得出当前减负实施者对学习负担“量”的迷思颇深。核心素养视野下从以“量”为核心转向以“质”为核心,选择高质量的学习负担和高质量的教学方法,澄清学习负担“质”的重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转型中的新情况、新事物不断涌现,职务犯罪日趋智能化、技术化,犯罪分子的反社会性和对抗司法的心理增强。21世纪的司法证明将是以“物证”为主
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从深层次反映了其文化自信的缺失,具体表现为青年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疏离、对外来文化的盲崇,以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迷惘。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为考察社会支持和工作投入在大学教师工作压力和工作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工作生活质量等问卷为工具,对358名大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
始于2015年的“双一流”战略将建设目光投放到了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着优势、迎来了机遇,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劣势
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将空间与社会联系到一起,拓展了空间的外延,也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化视角。以空间视域来审视教育,教育的空间内涵也极为丰富。根
作为“南阳作家群”中的重要散文家,周同宾的散文创作以对乡土与心灵的守望而形成鲜明的特色与个性。《情歌·挽歌》咏唱的是乡土之歌,《绿窗小品》吟咏的是闲适之歌,而《星天后
实施学科分类建设是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政策导向和重要执行策略。从本质上看,一流学科的分类建设是学术性质意义上的分类建设与知识规划意义上的分类建设有机结合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