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的实践体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推进,社会各界教育人士都在深入探索各种教学方式方法。其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而随之升温的“学案导学法”正是适应这种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现笔者就学案教学在初中数学中应用的实践谈谈个人体会。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法
  理解学案导学法,首先要了解“学案”是什么。我们所说的“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完成。根据这个定义,“学案”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学案”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可以说是当前人们极为重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这里的自主学习概念不仅强调了学生高级认知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也同时强调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标得到了极为具体的落实,这也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得以在全国各地学校广泛研究和推广的根本原因。“学案导学法”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定义中,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也指出了学生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就是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近年来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对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有了很好的理论依托。这是我们设计“学案”、进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学案导学法”过程的重要理论基础。长期以来,我们过去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解一般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的,或者笼统地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在挤压着学生的主体性,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这种理解不足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所以,在没有具体教学机制保证的情况下,人们自然转而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这是难以彻底改变当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缺乏的问题的。
  二、学案导学法的应用
  有了学案作为载体,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最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复习,如何学习,如何针对自己的问题查漏补缺。这里,我们且将学案进行一个划分,一是预习学案。也就是在课前大概用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知识点的系统化整理和配套基础自测题,目的是让学生首先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结合自测加深知识点记忆并探索问题所在;二是课堂学案。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是先快速的浏览一下知识系统,简单讲解基础自测后,针对各种典型例题展开,启发学生思考,并对每种典型例题做方法的小结和注意点的归纳;三是复习学案。就课堂复习的知识点和典型例题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自行批改,总结经验、分析错因、标注疑问。如此三个学案配套下来,学生不仅对知识掌握更加牢固,而且学会了自己学习,自己复习,自己发现和探索自己的问题。
  三、学案导学法应用的反思
  学案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它的适用性。总体而言,个人认为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学案导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要结合教学需要,有选择性的使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案导学法的使用情况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学案,而且最好依照学生的差异有所区别。在我的教学中发现同一教学班里体现出对于同一份学案,基础好自觉性强的学生使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效果发挥的非常好,学案落实得也很好;但是对于自觉性差和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学案的使用效果相对起来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预习学案他们应付差事,课堂学案不认真填写,复习学案也起不到查漏补缺和反思小结的作用。并有一些困惑,比如说如果每节课每部分学案都需要分开设计,教师设计学案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案与教材如何搭配使用?很多新课程的教材在设计时就有类似学案的体现,没有必要照搬教材吧,还有就是对各种资源的浪费,如大量学案的印刷增加文印老师的工作量,而且浪费纸张,学生负担增重;课堂上使用学案,老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如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再比如有的学生忙于做题,发下学案根本不听老师讲,自己顺着编号往下做,再如有了学案有的学生上课不再记笔记,一节课下来再想复习什么都落下等等。
  不置可否,学案导学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需要的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不断地调整我们教育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思考,摒弃缺点,挖掘出学案导学的巨大潜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上自己光辉的一笔。
其他文献
目的:挖掘中医古代文献中慢性乙肝相关病症的治疗方案,分析古代医家诊治思路及遣方用药规律,为现代中医对慢性乙肝的治疗和研究提供借鉴,为利用中医古文献诊治以西医病名命名的
数学难学这已经成了大多数学生的普遍认识,也是让高中老师头疼的问题,往往一场考试下来,学生的数学成绩令我们的学生感到茫然,也是我们的老师感到惘然,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学生学不好数学?为什么我们高中的数学老师付出了心血和精力,可是学生的成绩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呢?现在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分析一下学生学不好高中数学的原因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建议。  一、学生高中数学成绩差的原因  1、缺乏主动学习。许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数学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中就问题的设计往往呈现出问题串形式。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时候教师的提问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真正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致使教学有效性、实效性、高效性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难易程度失当  很多教师,往往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时常把学生学习能力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所设计的问题要么难度系数过大,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搞好“创新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务必具有的基本技能。  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在享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而
数学教材叙述严谨、简洁,略去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很多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规律,在教材中没有做系统具体的介绍,而是隐含于数学知识的躯干之间,有赖于在教师挖掘、点拨及提炼下,由学生去领悟、吸收、应用。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应改变照本宣科做法,充分展示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概念的发生过程、性质定理的发现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及数学思路的形成过程。为此,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探究教学策略
导数的方法涉及导数定义、常用求导公式、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求导法则等求导方法,因此重点应为导数的概念与计算,学习时应熟练掌握以下求导法:直接利用法则与公式求导、复合函数求导.在求导过程中应熟记导数公式与运算法则,重点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  学习了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后,由常函数、幂函数及正、余弦函数经加、减、乘、除运算得到的简单的函数,均可利用求导法则与导数公式求导,而不需要回到导
目的:通过对复元醒脑颗粒提取工艺、成型工艺的研究,为复元醒脑颗粒选择一种有效的的制备方法;观察NIHSS评分聚类中心点在急性脑梗死不同证型中的演变规律,观察复元醒脑颗粒对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运用补肾法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探讨其对患者血NO、ET、MDA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经济有效安全且病人依
体艺考生作为高考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将经历两次高考:专业考试 文化课考试。于是体艺类考生在准备专业课和文化课两方面的考试时时间就非常的紧张1。而作为高考必考的数学学科,就成了绝大多数体艺考生的软肋了!那么,要让这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成绩有所提高,老师又该如何高效的复习呢?这是所有艺考生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并且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所以,本课题组2的6位老师近年来着重研究了这个问题。初步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