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希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60214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
  工作之余读了以下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位工人家境困难,但他经常带着小女儿到豪华大酒店里玩耍。女儿特别喜欢坐大厅中宽大的沙发,小心翼翼地感受其柔软、舒适与华贵。服务员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他:“既然不消费,为什么你总带女儿来这里呢?”他憨厚地说:“你问得很好,我们虽然没钱在这里消费,但是,我想给孩子一个希望,想让孩子知道世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等着自己去努力、去追求……”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感受到一定要“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希望”。
  本人所教的班级是平行班,有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因为基础不太好,进入初中后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知道所谓的学困生是相对而言的,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成绩较差,心理承受力相应也比较差,遇到一点困难就绕着走,学习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怎么学也不会有好成绩。所以就出现了上课不爱听讲,甚至听不懂,作业也不会做,考试成绩越来越差,所以就会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情绪低落,越学越不爱学的情况出现。
  针对班级实际情况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经过一学期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发现“优点”,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班级中有一个叫做张帅的男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差,纪律更差,而且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写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要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每次科任教师反映问题时都有他,真是令人头疼。因为现在的孩子批评重了,心理承受不了,有些家长还有意见,批评轻了,说和没有说一样。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找他的家长了解情况,我没有批评他一句,而是在他的爸爸面前表扬了他的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体育特长好等优点。从这次谈话后,我更加留意他了,课堂上经常提问他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作业也留得少而且难度不高,一旦发现他做对了就及时的鼓励他,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现在的他已是班级的中等生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是这个花季里的一条风景线,不是缺少美,而是有时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容易被一些表象迷惑,以至于那些所谓“差生”的美被我们所忽略。
  二、低起点、小坡度,让学习不再困难
  (1)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学案,让学生看书自学并完成相应的习题,然后开展小组讨论,以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搭桥”。进而引导他们掌握新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练习时设计一些和例题同类的习题,所以学生能够顺利地并正确回答,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这一章节时,有一个题目:将一个阻值为10欧的定值电阻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电阻的电流?学生在完成这道基本的题目后,让学生用原题进行改题、编题,自已编制已知条件和求解问题并与其它组的同学交换作答,起到举一反三、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尝到学习的快乐。
  (2)在作业中和练习测试中由易到难
  物理知识技能、技巧的形成是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学生学习必然经历由知道到掌握,由掌握到运用的过程。因此练习内容的安排要有层次,既是学生能力所及的,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练习的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模仿再半模仿到独立完成,由单一练习到综合练习,最终达到提升创造能力的目的。长期试验下来使学生感到成功,消除了自卑心理,树立了信心。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实施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跳起来摘“桃子”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例如在课堂提问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及个性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搞“一刀切”那就会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现象。分层提问能够有效地激发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所提的问题思维量较小,让差生能够顺利回答,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用难度稍大的问题提问中等生,让中等生的能力也得到提高,不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这样因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不同而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并积极参与到知识的获得过程,能够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可爱之人,人人爱之,而老师的伟大在于爱那些“不可爱”但需要爱的学生,让爱的阳光照耀花季里的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阵阵掌声中认识到自我的重要,让每个学生都充满希望、满怀信心地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希望。
其他文献
GPR54基因是牛性成熟状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本文选择42头安徽本地黄牛、44头西门塔尔牛及其杂交育种群116头作为试验群体,分析牛GPR54基因5’调控区的SNPs以及不同基因型启动
本试验采用两因素析因(2*3)设计,研究不同氮源和能量水平对摩杂泌乳水牛产奶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内分泌激素及繁殖性能的影响,探索影响摩杂一代泌乳水牛生产性能的营养因子,并
中图分类号:H319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相联系,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朗读,学生能更有效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更深切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更真切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就明确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就要求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用好朗读这
本试验选用96头28±1d断奶、体重为6.14±0.15kg的长白×约克夏仔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随机分为6个处理,日粮中谷氨酰胺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0.3%、0.6%、0.9%、1.2%和1.5%。
本实验的目的为了检测鼠早期胚胎内过氧化物酶体数量的变化及过氧化物酶体中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检测了活性氧对鼠胚胎2-细胞时期过氧化物酶体数量的变化及过氧化物
中图分类号:G623.23  所谓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朗读有视角要求,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同时,朗读又有发音要求,它要求朗读者在大脑中想着其发音,然后大声地读出来。朗读属于一种“运动记忆”,它要求眼随字动,口随音动,使口腔肌肉的运动沿着某种惯熟的“路径”形成一种长期记忆,由此产生
中图分类号:G42  能与书结缘的人是幸运的,愿与书结缘的人是高尚的,一生能与书相伴的人是幸福的。  ——题记  小时上学称“上书房”。书房者,何也?读书之所也。读书为何?众人眼中无外乎功、名、利、禄而已。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此皆非真读书者也。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本论文研究了持续日变高温对肉仔鸡消化酶活性、生产性能、骨骼肌氮沉积及HSP70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外源酸性蛋白酶改善持续日变高温下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可行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H319  写景散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这类文章由于作者善于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其中,使文章定于情致。因此,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投入,但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往往不易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没有很好掌握。我认为,写景散文的写作,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留心观察,精心选景写景的文章重在选景。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忽视身边的景物,选取那些书本中的物象,而书本
以木地肤的一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进行干旱胁迫,通过对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系统研究和评价了木地肤的抗旱特性。通过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各生理指标的内在相互关系,初步筛选出对木地肤抗旱性鉴定的有效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4种水分胁迫水平下,各处理的根冠比大小依次是:重度胁迫>中度胁迫>轻度胁迫>正常灌溉。2、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b在水分胁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