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为虚,推理为实

来源 :数学大王·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an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看为虚,推理为实 10月13日 11:00:13
  今天的数学课特别热闹。刘老师让我们用竖式计算1÷3=0.333……,然后说:“如果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但是又除不尽的话,那么结果就会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
  从二年级起学除法,大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纷纷点头。
  可是,林至聪却站起来问:“为什么呢?说不定我们一直除下去,会突然出现一个不是3的数字呢?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刘老师和书上都是这么说的,还能有错?”“我都算到小数点后面十几位了,明明都是3嘛!”有的同学觉得林至聪多此一问。
  可是刘老师却表扬他:“林至聪考虑问题比较深刻!看来大家还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来进行一次讨论吧。”
  方晨问:“那我们要算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呢?一千位够不够?”
  “哇!”同学们齐声惊呼。我看方晨不像是开玩笑,做事认真的他没准真要苦算到底呢。
  刘老师提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连忙举手:“我。”
  我走到台前,工工整整地把1÷3又算了一遍,但只算到小数点后面第3位为止。
  我转过来对大家说:“其实就算是算到一百位、一千位、甚至是一万位,也不一定就能说明下一位也是3。但是我们不把商的所有数位全写出来,就没有办法让人‘眼见为实’,怎么办?”
  “怎么办?”好几个同学异口同声地问。我说:“只有靠推理!”
  “推理?”“你还为自己是柯南啊?”一片嘘声。
  “你们看到的这个3,它是怎么来的?”
  “因为这时候被除数是10,10除以3,商3余1嘛。”
  “为什么被除数会是10呢?”
  “因为前一次的余数是1,添上一个0继续除,就变成10了嘛。”
  “那余数为什么是1呢?”
  “因为商是3,三三得九,10-9=1。”
  “对了!商里面的3是来自于这一步的被除数10,被除数10是来自于上一步的余数1,而余数1又是来自于商里面的3。这样互相影响,因为每一步余数总是1,所以商就总是3!”
  就在大家纷纷点头的时候,林至聪却又站起来为难我:“如果除数比较大,比如100÷23,每一次出现的余数都不一样呢,你怎么推理商会循环出现呢?”
  林至聪的问题还真是刁钻,不过我早有准备。
  看到班上已经有人在练习本上算起来了,我赶紧说:“这个算式我算过,你们算半天可能还没看到余数重复出现吧?但我可以保证,余数最终会出现一样的!”
  那些忙着计算的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中的笔。
  我继续说:“我们都知道,余数总是要比除数小。现在除数是23,那么不管余数多复杂,最多就几种可能?”
  蔡铭儿抢着说:“从1到22共22种。”
  “对,因为余数的可能性是有限的,所以只要除下去,最多除到第23位,肯定会出现前面出现过的数字。余数重复出现,商的小数部分就会重复出现,那就循环了。”
  刘老师总结说:“高原峰分析得很好。想眼见为实,算出所有的数位,那是办不到的。只有靠大脑的思考推理,来解释现象,这才是在数学课上要学的。”
  大家纷纷点头。可紧接着刘老师又补充了一句:“下节课,我再找一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你们谁能像高原峰一样,用数学的推理来解释道理,敬请期待!”
  除了我以外,同学们纷纷晕倒。
  (高原峰 写)
其他文献
一开始,老爸老妈还笑话我呢,说我这么小点年纪,倒教育起他们来了,可等他们看完以后,都不说话了。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呆了半天才说:“儿子,你的药方开得有道理!”  “且慢!我还没有详细给你们分析呢。你们见过哪个医生看病开方子不讲原因的?”我看他们说着就要站起身,连忙拦下,“好戏还在后头呢,怎么可以立刻就走?”  “先来说天天记账吧。爸,不是我说你,你看你整天都在说,这钱不知道怎么花的,照我说啊
张知阳要夏眠 7月4日 10:10:21  今年的夏天似乎来得特别早,暑假刚开始,就已经热得让人受不了啦。  昨天中午,赤日炎炎,张知阳和我躲在小区里面的大树下,拿着蒲扇猛摇。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俩又在小区里追逐打闹,其实我们什么也不用干就满头大汗了。  张知阳对我说:“夏天真没意思,又热又闷,为什么要有夏天呢?”  我叹了口气说:“一年有12个月,一般6、7、8三个月是夏天,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第三届中国长篇小说高峰论坛日前在江苏省徐州市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文学批评家及作家代表五十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发展议题。吴义勤在致辞中期待大学里的文学研究能够跟上当代文学发展的节奏,而不是关在书院里自说自话,他认为,大学的学科建设应该跟文学现场有更好的互动,文学研究工作者应当有勇气去做当代文學历史化、经典化的工作,
杨碧薇的写作是多元的,这是一句非常套俗的话。想起在浙江文成,曾与之有过一面之缘。细细体味她的性情之后,深觉“多元”不妨以“率性”代之。杨碧薇喜欢旅行和摇滚,这种嗜好更加重了我对她诗歌写作出于率性任情这一状态定位的认知。2009年10月,她与朋友在广西旅行,只因在北仑河畔邂逅了对面一位越南的“惊鸿丽影”,此后便时时渴望饮到这样的惊艳。这就是能够让她眼前一亮的“诗的风景”。她深知要避免同质化的写作,写
艾伟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读者永远是从他的观念出发去感受小说,有时候会感到被冒犯,也可以理解。但话说回来,小说就是小说,不是生活指南,我不清楚这些读者在读外国名著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全世界所有的小说,如果要简单粗暴地归结,写的无非是男人与女人的故事,并且更多的是非正常的偷情故事。《红与黑》是个“偷情”的故事,《安娜·卡列尼娜》是個“偷情”的故事,《包法利夫人》是“偷情”的故事。我没看到这些书起到
日前,王蒙在宜昌与600余名文学爱好者共赴一场浪漫的文学之约。“为何要以《永远的文学》为题?”讲座一开始,王蒙就进行了解释。他认为,随着新媒体与多媒体的发展,信息的碎片化使文学阅读受到冲击甚至冷落,也出现了一些危言耸听的说法,如文学正在消亡,小说将会消失,而他想说“文学是永远的”。随后,王蒙用数十载的生活历练、文学经历,与大家分享文学于个人、于生活、于世界的意义,讲述着文学为何是永远的,诙谐幽默、
前言:路亚与贝卡抱着许多“珍宝”满头大汗地从奇门阵出来,本以为可以喘口气了,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次他们在金三角海或相继碰到几艘载满恐怖大盗的轮船,如果回答不上大盗们提出的问题,他们便会有生命危险。小朋友们,快来帮帮路亚与贝卡呀!你还想在下一期看见他们俩的,对不对?    丛林女王号    1.小明早晨7点走路去小军家办事,8点钟到达小军家,办完事正好9点钟。回来时小明仍然是用去时的速度按原路
今天是星期天,我没事干,就和妈妈说了一下,然后到姑姑的店里玩。  姑姑看到我来了很高兴,可是她一直忙里忙外的,过一会还要去仓库拿货物,于是她让我帮她看着店铺。  我有点害怕,问:“如果呆会儿有顾客来了要买东西,怎么办?”  姑姑笑着说:“那很简单呀,你都看了这么多次了,看也看会了。按标签上的价格报给他,然后收钱找钱就行,你可是四年级了哦。”  我一想也是,可是又不放心地问:“万一他要砍价,怎么办呢
晕头转向的母鸡走进一个陌生的大场院,它东瞧瞧,西望望,有点茫然。  冷不丁,它的肚子叫了一声。“哦,这太突然了!”母鸡捂着小腹,以8米/分的速度慌张地跑到8米远的狗跟前:“狗先生,你好!我是个快要生产的孕妇!请问,我可不可以在院中的草窠里下一个蛋?”  葡萄架下睡觉的狗懒洋洋地说:“不用问我,去问爱喝牛奶的馋猫、吃起麦片就停不下来的奶牛和肥老鼠吧,它们同意就行。”  母鸡向狗道了谢,转过头,以10
内容摘要:文学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名著(名篇)导读课为例,品析窦桂梅阅读课堂中文学文本的教学路径,提出以下四个阅读教学策略:文学鉴赏,初步感知文学理论;比较阅读,让“干菜”变为“蔬菜”;文本细读,推敲语言的外在表现力;主题生成,形成教学的清晰脉络。  关键词:文学教育 窦桂梅 小学语文 名著导读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如果说母语是人类精神之树上的王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