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砖雕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asdf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徐砖雕集众家雕技于一体,已有上千年的传承史,曾经随着晋商的兴起而盛极三晋大地。
  这门手艺,凭着父子、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延续着“秦砖汉瓦”的精工细作……
  “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漫步三晋大地,无论是豪华的晋商大院,还是幽雅的民间古宅,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一处处古建筑犹如凝固的音乐,而砖雕则是这音乐中最美妙动人的旋律和乐章。
  砖雕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手工技术,当然要用手、用力、用技;手工艺术,则更要用智、用情、用心。因此,每一幅砖雕作品都有手的温度、力的印痕、技的精妙,更有人的智慧、情的化育、心的灵性。地处晋商故里腹地的太原清徐徐沟镇新庄村的“清徐砖雕”传习所,就代代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延续着这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
  方寸之间成天地砖面上的精工细作
  跟随砖雕传习所的李锁文师傅进到工作间,几面宽大的墙壁上全是砖雕作品,青灰色的砖石透着几分古朴,精致细腻的刀工让人赞叹。李师傅随手拿起一块月形“农家和乐”的小型砖雕让我细看:方寸之间,有播种的、拉犁的、赶骡的人,还有欢叫的小鸟……不大的砖面上,几个形象栩栩如生,饱含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谁又能想到,这些带给人精神和艺术享受的砖雕作品,前身只不过是一抔不起眼的泥土,而正是砖雕艺人高明精湛的构思、精雕细琢的刀工,才使得它们化作了精美的艺术品。
  清徐砖雕延续着“秦砖汉瓦”的精工细作,它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经过了多个复杂的工艺流程进行制作。一幅砖雕的成型,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完成,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三十多个环节,而且每道工序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制作砖雕,首先要选用上好的原材料青砖——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等一道道工序,每一道都马虎不得。进入雕琢成型阶段之后,需要蘸水“磨砖”,使表面平滑,然后是设计图案“打稿”,将画稿复印在砖面上“落稿”,接着在切割好的砖块上用刀、凿等工具刻划出画面构图并进一步精雕细刻,通过不同的“刀路”“刀法”技巧,细微地刻画出景物的具体形象,最后,经过修饰和粘补进行“拼排”安装,砖雕的全部工序才算完成。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一抔泥土,在烈火的炙热里,铁锤的祝福下,凿子的开导中,身披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最后镶嵌在宅院的厅堂里、晋商的大门中、乡间的戏台间、山野的墙头上,跌宕从容,沧桑千年,明暗了亘古的岁月。
  他正在制作一组两幅图组成的大型砖雕门神作品,纯手工制作,花了近两个月,仅刻刀就用秃了十几把。作品中,山西传统门神图案秦琼和尉迟恭,手执兵器,威风凛凛,脸上那份壮烈的神情通过几笔简洁的线条表现得栩栩如生。身上的盔甲,片片清晰,明暗有序。秦琼美髯飘飘,尉迟恭怒目圆睁,两个人物各有特色,形象鲜明。
  说起这组作品的制作过程,李师傅感慨良多,比划着给我讲解起来:首先,将砖块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把雕面和四周磨成平面,然后用刀、凿在砖上刻划出画面构图、轮廓层次,并确定景物具体部位,区分出前、中、远三层景致。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打窟窿”,即用錾子将图案以外的空隙部分剔空到需要的深度,并将底部剖平,以显示出图案的大致形状;接着是“镳”,即对图案的深浅层次、遮挡关系进行大略表现;最后是慢工细活地雕出大型物体上的细节部分。
  走进山西的传统民居,俯仰之间,到处都可以看到砖雕:有巨制的,比如门口的砖雕照壁;有小品的,比如抬头可见的瓦当,不仅美轮美奂,而且形式多样,有的以砖块雕镂,有的以模型烧制,然后镶嵌在屋脊、房顶或道路正对的墙体上,图案不同,寓意不同。它们为庞大的建筑群附着了灵性,为建筑整体增添了美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砖雕技艺随着晋商的兴起而繁荣,也随着晋商的衰落逐步走向了式微。进入20世纪90年代,砖雕成本逐渐增加,市场却日益萎缩,再加上国家出台的政策不允许烧砖用土,原本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砖雕技艺开始一蹶不振。在几乎所有人都对砖雕失去信心的时候,清徐砖雕传习所却一直坚持着传统的道路,并坚信这项艺术是有着前景和未来的。
  “传习所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要打造一个砖雕产业园,作为旅游项目推出去,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清徐砖雕的魅力……”这是采访结束时,李锁文师傅自信的话。
其他文献
如果要选择一两个词语来概括雅安,我认为它们是:茶马古道和后花园。茶马古道,代表了雅安的历史;后花园,则是对今日雅安最形象的概括。图为雅安名山万亩茶园。  在城市的家族中,有这样一种类型:它们曾经因为得地利之便辉煌一时,从而有着深厚的历史遗产,等到今天地利的优势不再,便慢慢地化蛹为蝶,以另一种闲散的表情展露芳容。  茶马古道沿线的城市,便是如此。  在茶马古道的三条大道中,川藏线具有最悠久的历史、最
素有“软黄金”之称的海产鲍鱼早已闻名大江南北,但在植物界,有一种酷似鲍鱼的水果——鲍鱼果却鲜为人知。鲍鱼果属于坚果,顾名思义,它因果实内的种子形似鲍鱼而得名。在坚果中,鲍鱼果的饱和脂肪含量最高,且营养丰富,因此享有“坚果之王”的美誉。  关于鲍鱼果的来源,多年来众说纷纭。有人说鲍鱼果是我国新疆沙漠地区的特产,被叫做“沙漠果”。而更为可信的一种说法认为,鲍鱼果别称“巴西栗”,产自巴西的热带雨林,常年
像古典西画一样,古典西园也是讲究写实的,追求形似。如果他们愿意将植物修剪成一种动物的形状,或者将雕塑做得和真人一样,他们就一定会做得惟妙惟肖。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一切都必须听任创作者意志的摆布。他们以征服者的姿态对大自然加以改造,并最终获得预想的效果。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就曾经强调,要“强迫自然接受均衡的法则”。所谓“均衡”,就是对称的和谐。所以,在他所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苑中,完全看不到自然形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饮食大国,在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进程中,饮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社会,人们不仅十分重视烹饪的技法、食材的选择,对食器也同样讲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古代食器珍品——天亡簋。  簋(guǐ)是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的食器,类似于现在的大碗,主要用来盛放煮熟的饭食。之所以说天亡簋是食器中的珍品,是因为它是流传至今的青铜簋的代表。天亡簋通体高24.2厘米,
乘坐抹茶色的JR电车从日本京都出发,短短半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宇治。宇治位于京都府南部,自古以来就是繁忙的交通要塞,城中一条奔流不息的宇治川作为渡河中转站,连接着京都和奈良两座古都。京都和奈良闻名遐迩,隐于其中的宇治,并没有因此减损自身的光芒,反而始终保留着从容悠闲的风雅。  漫步在宇治古朴干净的小道,两旁绿树掩映的日式砖房、日式庭院简素清幽,现代的繁华与嘈杂没有在这里留下太多痕迹。在宇治这片宁静的土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的瓷房子,是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它由历经百年风雨的法式老洋楼,摇身一变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以“瓷美楼奇”之誉吸引无数人前来一睹真容。  瓷房子的前身是一座砖木结构、独门独院的法式洋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有意大利式外廊,为折衷主义风格的欧洲公馆式建筑。民国时期,这里曾居住过各系军阀的十五位督军,系近代外交家黄荣良的故居,还居住过外
【摘要】学生阅读英文原版小说,能培养阅读习惯有效提高语言能力,且在阅读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培养思维习惯和提高思维能力,同时也了解了异国的文化,培养了文化意识。在解决原版小说中的语言知识障碍和非语言知识障碍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原版小说;核心素养;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蔺海滨,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
【摘要】近年来,虽然混合式学习法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实际上,混合式学习法的实践,常常因对学习者的情感体验,知识构建和学习动机激发等了解不够,且缺乏教学活动设计,所以无法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混合式学习法缺少理论方法的指导。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为混合式学习法的发展在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了相关指导。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混合式学习;在线学习  【Abstract】
选条大路去西藏  1 川藏南线 浪漫在中国最美的公路  2 川藏北线 2412公里,梦一样斑斓的苦旅  3 青藏线 把所有美景串成项链的天路  4 滇藏线 从柔软时光到“阳光和风的作品”  5 新藏线 最波澜壮阔和神魂颠倒的旅程  6 尼泊尔至拉萨 考验身体和心理的边境之旅  在世界之巅遥望西藏  2013年6月,又一年的进藏高峰季到来。其中,有六条线路最为火热。  这是六条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雪
▲天津面积不到两万平方千米,但天津各处的方言仍有些许区别。最纯正的天津话指的是以天津老城为中心,形成的一个“天津方言岛”内人们所说的方言。  天津人说话“贫”,张口就像说相声,十分有“哏儿”(即有趣),所以天津被戏称为“哏都”。天津方言里,让对方挪点位置,叫“起开”;表达别在意,就那样吧,得说“去去吧”;膝盖叫做“玻璃盖儿”;精打细算的人叫做“把家虎”……生动幽默的天津话并非一成不变,其发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