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奇幻漂流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k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他取得的成就与拥有的名气相比,李安谦卑到了几乎令人难以理解的程度。用张爱玲的话说,就是低到了尘埃里。
  在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北京媒体见面会上,直到两周前才交片的李安似乎还处在精神骤然放松的“泄气”状态中,头发花白的他斜坐在沙发上,用一口温雅而疲惫的台湾国语略带羞涩地告诉台下数百记者:“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
  这话他1993年在柏林捧起第一座金熊奖杯时说过。20年过去了,已经名满天下、获奖无数的他还这么说。
  但“无用”只限于现实世界,在和电影共处时,李安并不谦卑。甚至可以说,他是个电影世界里的印第安纳·琼斯,每一次拍片都像是一次冒险。他喜欢敏感题材,喜欢走钢丝,喜欢挑战已有的成见和秩序。20年前,李安拍摄了“同志”电影《喜宴》,让藏在柜子里的弱势群体有了沐浴阳光的机会;之后,他又拍了《断背山》,两个牛仔的缠绵悱恻令世界动容。他的上一部华语片《色,戒》,在中国人最敏感的两条神经—政治和性上大肆拨弄,致使影片在大陆上映时遭到大刀阔斧的删减—直到现在,在网络下载排行榜上还能找到那段被删减的7分钟视频。
  这一次,酷爱在电影世界中冒险的李安,索性花费4年时间,拍了一部讲冒险的电影,这就是《少年派》。
  《少年派》改编自澳大利亚作家杨·马特尔的长篇小说《Pi》,讲述了一个名叫派(Pi)的印度少年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在海上漂流共存的故事。2003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买下了小说的电影改编权,但在好莱坞找了好几圈,一直没有导演愿意接手。在很多人看来,将这部充满哲理思辨的小说改编为主流商业大片简直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连原著作者马特尔都觉得20世纪福克斯公司发疯了。
  当福克斯公司找到李安时,李安也觉得,“这部电影是拍不出来的”,因为电影是讲究具象的叙事语言,而这部小说在这点上就和男主角的名字一样,“Pi即π,是个无理数,是不可解的。”但一来他被小说深深吸引,二来也是因为他在电影世界中的冒险天性—“我喜欢拍做不出来的电影。”更何况,在他心目中,“好像也只有我能把这部电影拍出来。”
   3D解决世界难题
  李安解决《少年派》的办法是:3D。
  “2D无解,根本就拍不出来。”李安意识到,尽管还不成熟,但对于《少年派》来说,3D是解决问题唯一可能的途径。而且,3D不仅是一项全新的技术,也提供了一个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这让已经对电影语言熟烂在心的李安惊喜地发现,他有可能成为在一条崭新路径上的开路先锋。
  詹姆斯·卡梅隆拍3D,人们觉得理所当然,因为卡梅隆一直是个技术狂。但一向走文艺路线的李安能玩转3D吗?
  “非常头疼。”李安承认,自己的3D之路走得磕磕绊绊。剧组从卡梅隆那里租了两台机器,体积很大,移动非常困难,“我们又拍水”,器材一旦出故障,剧组就会抓瞎,满世界打电话,把懂技术的人从美梦中吵醒。但很多时候问题就是无法解决,第一个晚上,整整12个钟头,一个镜头也拍不出来。李安说,自己就像是小白鼠,“我们在前面做实验,他们就在后面做新的器材。”
  对于3D的理解,李安和卡梅隆颇有不同。拍了《阿凡达》之后,卡梅隆出版了拍摄手册,指导3D应该怎么拍,但李安试验一下,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就撇开了卡式经验,按照自己的想法拍。卡梅隆的理念是摄影机的两个镜头相当于人的两只眼睛,汇聚的地方就是焦点所在,但李安认为,在一部电影里总是跟着焦点看,是不自然的。看电影是用心看而不是用眼睛看,除却个别的时候需要用这技术作为视觉引导,更多的地方,李安没有遵照卡式经验。“我留给观众自在。我不追求理论正确,而看重更自然舒适的方式。”
  李氏3D效果究竟如何?《纽约时报》对《少年派》的评价是“下一个《阿凡达》”,而《阿凡达》导演的评价也许最能说明问题:“它不可能更好了。”
  3D是《少年派》能够面世的关键,但这部电影就像个麻烦制造者,问题层出不穷,光剧本就改了400稿。李安说,虽然不是每一稿都把纸撕掉推倒重来,但每一次都是经过非常大的改动。
  少年、老虎、大海
  电影圈公认,有三种东西不能碰,小孩、动物、水,结果在这部片子里聚齐了。
  相对来说,小孩是最好解决的。李安在将近3000个候选者中,挑中了苏拉·沙玛。因为他觉得沙玛很有灵气,“像小活佛一样,虽然没演过戏,但表演非常自然。”其实李安挑选沙玛,多少有些“私心”,如果你手头恰好有一本李安的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就会发现,那些老照片里的少年李安,眉眼和17岁的沙玛有些相似。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文茜曾当面问李安:派是不是就是你自己?李安点了点头:是。
  沙玛也没有辜负李安。有三个月时间,镜头始终对准了“派”,每个镜头都是拍他,开拍前他每天疯狂地吃各种食物,然后在拍摄过程中痛苦地减肥,“我每天只能吃生菜,幸运的话能得到一点点金枪鱼。”在这三个月里,沙玛没有替身,每天泡在水里十几个钟头不能动,沙玛却从来都不叫苦,也从不逃避。李安觉得,“碰到这个小孩,是天意。”
  动物是另外一个令李安挠头的元素。剧组里总共有四只老虎,三只来自法国,一只来自加拿大。来自法国的驯兽师是驯兽专家,而加拿大的驯兽师训练出的老虎尤其乖顺,禅意十足。李安花了很多时间跟驯兽师与老虎在一起,了解老虎的个性,观察它们各种心情下的动作反应,拍出了几千个小时的动物素材。
  每只老虎都住在配私人花园的“五星级旅馆”,因为老虎不喜欢新鲜的环境,在船上会害怕,所以摄制组就把老虎笼放在一个巨大的起降机上,用机器摇晃,模拟出海上风浪飘摇的效果,拍完再用电脑动画把水做出来。
  剧组对老虎百般呵护,因为片场就有两个动物保护组织现场监察。李安说,因为电脑动画制作的老虎实在太逼真,以至于印度政府不相信这是“假老虎”,认为剧组有虐待老虎之嫌,李安不得不写邮件报告电脑制作老虎的每个细节,才把这事应付过去。   拍水更困难。在大水面前,人是渺小而无奈的,水又细腻之极,每一道微光的折射都千姿百态,每一个镜头都是刻骨铭心的经验。“过去在电影里,不管是谁拍,海上的戏都很难模拟好,实景在海上拍戏很难作业。这部戏是我在台中用一个废弃的机场造了一个大水池,一边用12台大型机器吸水、放水来造浪,另一边用机器把浪消掉。与工程师一起研究了好几个月如何控制波长、浪形和节奏,为的是更接近开放的大海。这些镜头后来又经过两年的电脑制作,颜色、反光、折射,得精确到每一个水分子的质感。”台湾著名电影学者焦雄屏说,这也得亏了李安是“台湾之子”,他要什么台湾就不打折扣的给什么,否则就《少年派》那点预算,是造不出那样巨大的水池的。
  预算得靠导演争取
  电影公司虽然主动找到李安执导,但预算要他一分一分去争。李安很少遭遇票房失利,而且也拍出了几部非常卖座的电影,在预算上有较大的发言权。但他终究不是拍《变形金刚》的迈克尔·贝,他的电影在亚洲上主流院线,在欧美就得去艺术院线。李安至今只接拍过一部主流大片,就是2003年的《绿巨人》,投资高达1.5亿美元,但票房不尽如人意。证明自己也能玩转商业大片,这虽然不是李安接拍这部电影的主要原因,但他承认,“再出发去挑战一次(执导商业大片),也是有那个心在那里。”
  无论如何,电影公司不可能给他一本空白支票簿了。李安解决钱的办法,是花了一年时间,“把海上70分钟漂流的过程一格一格地画了下来,做了一个卡通片,仔细研究好该怎么做,列了几个方案呈现给福克斯公司,经过一年半以后才拿到预算。”饶是如此,最终拿到手的钱和十年前的《绿巨人》相比,也缩水了一半,只有8000万美元。
  8000万终究不是个小数目,投资方当然希望影片能按照商业片的路数来弄,至于哲理部分,点到为止就行了。安安稳稳的把钱收回来最重要。但是李安想的不一样,他是文艺片大拿,把执导权交给他,也就意味着,艺术这头骆驼已经把脑袋伸进了片场。
  李安认为,这部小说虽然未瑧伟大之境,但其中的哲学思辨很有意思。一个小孩和一只老虎在海上长时间漂流,依靠内心的信念最终活了下来。故事的结尾,却给出了另一个版本:那只老虎根本是不存在的,是派潜意识中为了对抗孤独和残酷的人生想象出来的。人需不需要信仰,内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在李安看来,这很有意思。“每天世界上都有宗教引发的严重冲突,这让我觉得世人需要一个共同点,而这本书创造了这一点。派热爱每一个宗教,起初这对他来说不成问题,然而当他独自漂流海上,面对大自然,神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他的身边没有任何宗教,没有社会或是人际关系,他得创造自己的社会,得面对自己的神智,这一切都非常有趣。这个故事的主题真的切中了生存的核心,所以这本书这么的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样的心理拉锯不断上演,让李安痛苦万分。他虽然认同了影片的商业性质,但一颗文艺的心灵同商人的逐利本性实在是很难和谐并行。电影公司了解一些电影的通则、卖座的公式,可李安最厌恶的就是公式化操作。他的很多创新的想法无法直观地展现在老板面前,“电脑动画一两年你才看得到,口说无凭,动画做一半也没有说服力,它那个神气到一两个月前才出来。所以这个东西就很难,很多比较别致的地方,敏感的部分,特殊的心灵沟通,”都让老板捉摸不定,拿捏不准。
  作为一个曾经的商业片失败者,李安承认,商业片比文艺片难拍,而要把商业和文艺和谐共存,更是难上加难。“文艺片你爱怎么拍怎么拍,看不懂是你的水准不够。深入浅出、老少咸宜很难弄,但我觉得最难的是既让观众体会到你的想法,还可以让他们深思。我也算会拍电影的,但有的时候真的被难倒了,就像拍3D一样,也没有人给我指导,上帝啊,谁教教我怎么搞?上帝好像也没有回音。”
  现在,李安再回过头看这段几乎把自己逼疯的日子,态度更加理性。他承认,在出品一部大片时,自己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你拍一部这样的片子,光讲那些哲学思辨的东西也是不行的,虽然大众都是看比较粗浅的东西,可是他们对心灵的追求也是有的,你怎么样引导他?怎么样在表面上让他不要去抗拒,能够看得懂,能够投入?”
  各种矛盾相互撕扯,让李安的精神备受折磨。所幸,拍《少年派》的李安还没发疯,但随着影片上映的日期一天天逼近,他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觉得,自己就像电影中的派一样,跟一只老虎在一个小船上飘过太平洋,不晓得哪天到岸。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年9月28日,《少年派》作为纽约电影节开幕影片首次上映。李安坦承,其实在纽约上映时,这部电影只完成了95%,这让李安手里捏了一把汗。
  但即使是未完成的版本,已经震撼了全场观众。电影节组委会主席理查德·佩纳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观影者的感受:“《少年派》完美的结合了科技创新和艺术视觉,让所有人深深感动。”
  这时候,李安才终于松弛下来。他回忆起那时候的感受,在沙发上做了一个浑身瘫软的姿势,紧张骤然抽离,“支撑我的力量一下就没有了。”
  “在电影里我不需要谦虚,我只是尽量地冲,尽量地冒险,”李安说,他和电影中的派很像,一方面非常温良,另一方面内心中又如猛虎一般充满了野性,他会把自己的野性发挥在电影之中,“尽量让大家—‘Wow!’”
其他文献
基于“同步直播 跨屏联动 电商带货”模式,节目共分为看得见的热闹、看得见的生活、看得见的新秀、看得见的福利四个板块,包含快手达人的才艺展示、主持人现场连麦访谈以及直播带货等多个元素。  首期节目由湖南经视主播安琪、王乔主持,中国歌剧舞剧院湘籍独唱演员李雨儿担任嘉宾主持,通过直播镜头,节目在展示快手生态中颇具烟火气的生活百态同时,也打通“电商直播带货”,在大小屏融合制播方面尝试新思路。  看见有烟火
苏联解体后,俄共在久加诺夫的领导下,完成了转型,成为最主要的反对党。  俄罗斯共产党领袖久加诺夫前段时间在电视上所预言,“2011年12月4日杜马选举,我们将增加议席,会真正贯彻大多数人的意志。”杜马选举结果公布后,久加诺夫的预言得到了应证,俄共得票率19.20%,比上届增长了7.6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议会第二大党的优势。  但普京统领的统一俄罗斯党得票率49.29%,虽然比上次选举下滑了15.0
上世纪90年代,东宝和葛玲在中国小银幕上组建了人间指南编辑部,用插科打诨的轻松幽默一窥社会万象,国人式的生活琐事在编辑部众人细碎趣味的日常对话中展开,与其说这是一部“编辑部的故事”,不如说是上世纪中国的国民生活切面。  而20年后,《编辑部故事》的再翻拍还未上映,国人就被一部名为《新闻编辑室》的剧集锁定了眼球、抢夺了视线,更引发了严肃的话题与精英化的讨论,这部来自于美国HBO讲述编辑部故事的剧集完
“贫穷,玉成了他,使他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基本功;钱破坏了他,如果不是钱包围了他,他也许能成为一代大师。”  在中国当代山水画上,有“南陆北李”之说,“北李”是说李可染,“南陆”是指陆俨少。  1984年,76岁的陆俨少在其《自述》里曾说:“自新中国成立后,一家迁居上海,一家7口人住在约25平方米的房子里,一床之外,放下一只写字台,既是画桌,又作饭桌。”  在这种环境里,陆俨少前后住了整整30年。在这
黄秋生口无遮拦是出了名的,就演技而言,能和他一争高下的香港男演员,也仅有梁朝伟、吴镇宇、梁家辉、 刘青云寥寥几位。《四大名捕》系列中,黄秋生饰演似乎永远成竹在胸的诸葛正我,他是如何把握这个人物的。  问:秋生哥,一二三部都有参加演出,其实第一部里面看到您就是在最后的时候,才露了一手,第二部打了两场。那是不是第三部的打戏会更多?  答:比较多一点,多了两个威亚,吊了两个钢丝,就这样。  问:招式上呢
起雾的早上 起雾的早上,十六岁的老山羊   照例领着一匹盲马去偏僻处吃草   它有混浊的呼吸,高贵的犄角   仿佛透明。曦光顺着深长的黑暗   走进琥珀的瞳孔,它走走停停   用脚步声充当盲马的眼睛   这一幕,持续出现在冈底斯山农场   草接着草,可它们吃得并不认真   也不交流,中间是等距离的沉默   主人说:山羊救过马两次命,一次是山火   一次是安乐死。马的眼睛正在腐烂   又一个起雾的早
汪穩功  前不久,导演郑保瑞在一档节目中谈到香港电影的发展,说出了“香港电影现在比死更难受”的话。郑保瑞其实没赶上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他九十年代初入行的时候香港电影还算风光,但他只是片场打杂,后来才晋升副导演,到了1999年才执导第一部电影,慢慢拍摄了《杀破狼2》、《西游记女儿国》等作品。但身为香港导演中的一员,郑保瑞确实有理由悲观。  当年的香港电影能卖到整个东南亚市场,这才有了市场的繁荣和人才
签里寻TA//签名档里的经典语录  ●有文身的都嫌热,有爱疯的都没兜。  ●打算理发了,甩刘海甩得我脖子都崴了。  ●人生就像曾轶可,要是一开始就跑偏就再也跑不回来了。  ●华少调到央视主持新闻联播的话,7点10分我就能看到天气预报了。  ●不要以为开学就意味着痛苦的开始,工作以后就会知道,每个礼拜一都像是一次开学。  微道//微博亦有道  @采蘑菇的小姑娘:应该办一个《中国好学生》,以后研究生面
这个冬天,它让我想起当年的五国城。世界的极边,庄子的大鱼所居。很冷,冷到了地老天荒。  这片雪原上后来有个女子,叫肖红,她写了一本《呼兰河传》。呼兰河应该就是五国城外的那条河。在那本书里,她很少提到冬天,她喜欢的是夏天、秋天、春天,是生长,不是寂灭。  而在我的记忆中,五国城是永恒的冬天。我一度确信我会死于此地,然后被冻成一个硬邦邦的家伙,不知历了几世几劫,再被挖出来。我知道,在清朝他们就这么干过
8年前,当丈夫在异国的病榻上与世长辞时,苏哈?阿拉法特拒绝对遗体进行尸检,并从此避开公众视野远走他乡。但8年后,她再度高调出现,一改以往态度,要求“开棺验尸”彻查丈夫死因,前后的反差不免令外界疑惑。  就像她那头惹眼的标志性金色长发,苏哈?阿拉法特不仅因为“巴勒斯坦前第一夫人”的身份备受关注,伴随着她的还有种种传闻和争议。在阿拉法特去世后的8年间,她获得了几位昔日中东强人的庇护,但关系显得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