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为本;提升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069-01
  我国著名教授郭思乐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他的思想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學生”。提出了学生应该依靠自身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的目标,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的学科不仅仅是对语言方面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培养。

1.小学语文课堂现状分析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是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教师沿用以往的统一教育方法是行不通的。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学习能力差,教师教学没有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用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这样就是语文教学评价缺乏综合合理性,教师对学生不能公平的对待,对学习好的学生能加以表扬,态度极好。对学习差的学生就进行严厉的批评,这样不仅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缺乏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课堂表现和学习过程共同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在课堂上积极地鼓励学生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用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以学生为本,提升课堂效率
  (1)主动预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预习课程主要是由教室安排预习内容,学生课下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这样的预习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学生只是机械式的阅览了课本的书面知识,并不能与前后知识相关地联系到一起。因此,教师就要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自主的选择预习内容。每个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创造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每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通过阅读提示,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思考,从而找出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描写手法等相关知识点。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再融合学生自己提前预习的内容就使得课文的重点难点都能容易的解决。这样长时间的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也就轻松了许多。
  (2)合作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要关注学生情感变化的过程。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但要充分的尊重他们,更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可以积极的引导他们开展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例如,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现在学校大多数班级的人数都在50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的发言机会很少,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这样的环境中,踊跃发言的同学就有了表现的机会,而平时腼腆的学生也会在小范围内发言。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之间也能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3)点拨指导
  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讲授的内容较少,但是学生学习到的内容却很多。当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了重难点,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与帮助。在关键点上进行正确的指导,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为学生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并指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点拨、引导,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4)拓展实践活动
  课后拓展活动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去创新,去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预习课文,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收集我国的民族英雄的光荣事迹。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以学习这一课后的感想作为题目进行演讲。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此外,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时期,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调节课堂的气氛,多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成语时候,就让学生先找到有关成语的故事进行表演,然后再进行成语造句以及成语接龙等游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巩固成语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些实践性的教学都能提高学习质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结语
  总之,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心理成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实现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健全发展学生的善良人格,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加便有利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意义—写在生本教育进入第十个年头[J].现代教育论丛,2018(1)
  [2]周一贯.核心素养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改革走向[J].语文教学通讯,2016(10)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一直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地,小学数学教育中蕴含着大量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因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实现自我探索,相互交流,将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能力带给自己的好处,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
摘 要:自然是一切美的根源,大自然孕育着许许多多美的事物,幼儿园致力于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美好的成长环境。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的要求,老師通过观察发现巧用自然材料、拙朴真实妙用自然材料、构思精巧展现自然材料等,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操作自然材料,一起打造美好的创意环境。  关键词:自然材料;观察;操作  【中图分类号】G61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对教育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我国的教育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初中数学对初中学生的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引起学校教育部门的重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应该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将问题导学法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去,理论和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
摘 要:幼儿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让幼儿在趣味性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8-0068-01  我国要求幼儿园3-6岁孩子必须保证每天有两个小时以上的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