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等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作物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玉米矮花叶病在本地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统计,大田玉米发病率在10~20%,发病重的田块高达20~4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使玉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症状
  
  据调查,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病,尤其是幼苗三至七叶期最易感病。最初在心叶基部沿叶脉向上形成许多虚线状褪绿小圆点,以后逐渐形成断续条点,再扩展至全叶,一般第1片病叶失绿,从基部沿叶脉两侧向上扩展,形成倒“八”字形,随着病情的发展,呈现黄绿相间的条纹状花叶。感病后的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早期感病植株矮化严重,后期感病植株矮化较轻。一般较正常植株矮化10~30%,感病较重矮化50%。重病株早期心叶扭曲成畸形,叶片不能展开,植株明显矮小,抽雄后雄穗不发达,分支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不结实。
  
  二、发病原因分析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该病由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毒,种子也可以带毒。传毒蚜虫主要有麦二杈蚜、麦溢管蚜、玉米蚜,其中以麦二叉蚜对病害流行的影响最为重要。田间的稗草、狗尾草、狗牙根、雀麦等杂草是矮花叶病的主要寄主,带毒的杂草是病毒在田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初春越冬蚜虫复苏或越冬孵化为若虫时,在刚长出的病杂草上吸食5~10分钟即可获取病毒,有翅蚜迁飞再转移到玉米上刺吸心叶即完成传毒过程,从而造成矮花叶病的发生和流行。
  目前我县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豫玉22号,沈单16号,中单2号,从近两年大田观察来看,玉米主栽品种中单2号感病是近几年病害加重流行的主要原因。种植区周边环境和播种期的迟早对玉米病害流行有显著的影响。据调查,在靠近林带边缘、公路边缘和介体蚜虫迁入早、数量多的玉米田发病早且重,早播玉米病害轻。沙地、瘠薄地、管理粗放、田间杂草多的地块发病重,地膜覆盖的发病轻,露地的发病重。
  气候对于传毒蚜虫发生消长也有直接关系。我县春季气温回升快,5月上、中旬干旱少雨,给蚜虫的大量繁殖迁飞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蚜虫的大量迁飞为害是造成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县小区域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有效防治玉米矮花叶病的根本途径。在病害易发区域,用抗病品种取代感病品种。
  2、防治蚜虫。5月上旬是我县境内麦蚜大量向玉米迁飞的前期,此时应集中力量消灭传毒介体蚜虫,以减轻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植保部门应做好小麦蚜虫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工作。
  3、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玉米适期早播、种植最好采用地膜覆盖。地膜覆盖不仅使玉米出苗早,避开蚜虫迁飞传毒的高峰期,而且还有驱蚜作用,使田间病株较常规露地病株降低。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性。结合间、定苗拔除杂草、根除毒源,减少侵染源,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
  4、药剂防治。玉米矮花叶病是病毒病,用一般的杀菌剂防治效果不佳,宜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在玉米三叶、五叶、七叶期各防治1次,同时可选择喷一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大豆落花荚产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张学娟
  
  大豆落花落荚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通风透光不良:大豆在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易导致落花落荚。种植大豆由于采用品种不当,过早封垄,也由于密度过大,枝叶互相遮挡,再加上湿度大,光照差,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使大豆植株逐渐变黄。营养积累少,造成花荚脱落。
  养分失调:大豆落花荚阶段由于是需要养分最高的时期,如果养分供应不足,就会砸哦成花荚脱落。大豆的需肥规律一般为出苗至开花占整个生育期需肥总量的20%,开花到鼓粒占55%。鼓粒至成熟占25%。根据需肥规律,只有做到合理施肥,才有助于大豆的正常生产发育,在施肥过程中要做到农肥、化肥、微肥搭配施用:大豆一生需氮肥较多,磷肥次之,钾肥较少,施用中要做到氮磷结合,以磷促钾。以钾强秆防治倒伏。底肥、种肥、追肥结合;花肥、荚肥、粒肥结合,充分满足大豆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要,防止落花落夹。
  水分不足:充足的水分不仅可以加速营养物质的运转速度,调节植株的温度,还可以直接参加大豆生长发育的新陈代谢,因此适宜的水分有利于大豆正常生长发育。大豆开花结荚阶段,如果阴雨连绵,土壤水分过多,不仅减少日照时数,还会使地温下降,相对湿度加大,使植株徒长,由于隐蔽程度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影响有机物质的合成与运输,使花荚脱落;如果水分过少,由于植株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也会凋萎,总之部分失衡,必然导致落花落果。
  病虫危害:有的直接危害花荚器官造成脱落,有的破坏植株,影响生育,造成花荚脱落。然而,暴风雨袭击,气温骤降,也会造成花荚脱落。
  人为造成花荚脱落:后期田间管理不当,可能使大豆茎秆折断,枝叶脱落,造成人为的花荚脱落。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落花落荚呢?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技术措施:
  1、合理密植:要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水平合理密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是肥地宜稀瘦地宜密,黑龙江省目前剃光的大豆品种,在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播种45万粒左右,而大垄或小垄窄行密植地块每公顷要播种40万粒为宜。
  科学追肥:由于在大豆是需氮较多的作物,通常在大豆初花期要一次性追施氮肥,这样可降低花荚脱落率,延长植株寿命,一般每公顷可追肥硝酸铵150~180公斤,或追施尿素130公斤;如果花荚期进行根外追肥,要以每亩用尿素0.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0.3公斤,硼硝30克,或加适量的植株营养调节肥类,如根多壮等,加水50公斤,喷施在叶面上,可保花保荚增加百粒重。
  化控处理:对长势过于繁茂的大豆田块,进行化控处理,减少养分水分消耗,优化生育环境,可促进良好生育,防止落花落荚。
  抗旱除涝:大豆从开花到结荚是大豆一生吸水最多最快的时期,此期遇旱灌水,遇涝排水,可减少花荚脱落。
  防治病虫为害:在重迎茬面积大,危害严重的地块,必须及时防病灭虫,减少花荚脱落。同时,要加强大豆田的产趟等管理,以促进良好生育。防止落花落荚。
  总之,种植大豆只要根据落花落荚产生原因,做到及时预防,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防治,就可以保证大豆高产稳产优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怎样延长农用车辆轮胎使用寿命  张克家 刘长军 马俊红    1、轮胎充气要达到规定气压,应分几次充气。过高会使轮胎弹性降低,遏障碍物线层极易断裂: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小,胎面中间部分磨损加剧。气压过低,轮胎变形严重,加速不均匀磨损,使温度升高,造成脱胶;重负荷作业时还会造成胎侧扭曲,甚至断裂;由于轮胎变形,会引起外胎与轮辋相对移动,严重时气门嘴处会撕裂。  2、左右轮胎的气压应一致,防止偏磨。  
1、2,4-滴丁酯 (1)药害产生的原因。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白菜对2,4-滴丁酯比较耐药,但进行茎叶处理比较敏感,勿施或药液飘移到白菜植株上易造成药害。(2)药害症状。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不会影响出苗,但对幼苗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用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根会水平生长、畸形、肿大,主根短,侧根和根毛少。心叶短缩、肿胀、畸形、萎蔫,甚至全株死亡。(3)预防和缓解药害措施。2,4-滴丁酯不能在苗后用
球茎茴香以其肥厚叶鞘为主要食用部位,质地脆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近几年大众喜爱的特菜之一。  1 选好品种:最好选进口球茎茴香种籽,种价昂贵,但整齐度高,结球率高,产量离,品质好。  2 施足基肥:每亩需撒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  3 小苗定植:苗龄以5-30天为宜,不宜过长。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每亩定植6000株左右。  4 水肥管理:定植时浇足底水,3天后
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动摇,势必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基于其如此重要的地位,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基层党建的发展情况。就当前农村党组织的普遍情况来看,大部分运行良好,基本上都能按期召开党员生活会,组织党员学习。但同时也存在着党员老龄化现状,严重影响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等问题。为深入推进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吉安,基层党建工作更是要抓实并且抓好,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在
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现已知的稻瘟病种类有19种之多。水稻从发芽到收获期间都可能受到侵害。稻瘟病寄生在水稻的体内,由于寄生的位置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菌稻瘟,叶稻瘟,节稻瘟、谷粒瘟、穗稻瘟。    一、稻瘟病的症状识别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  1.苗瘟主要发生于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形病斑,有
专家团队研制绿色养殖仪 高效高产一举两得    西安德润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禽畜绿色养殖技术研发、禽畜疾病防治、技术培训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汇聚了一批在禽畜养殖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教授和博士,在历经多年的实验过程中,研发出领先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畜禽綠色养殖仪”,为实现禽畜高效养殖、有效防治疾病、免除药物残留,为农民节约成本,增产增收提供了一整套先进技术方案,帮助广大养殖户轻松走上致富之路
浅议水稻僵苗的成因与对策  黄士波    水稻僵苗,又叫翻秋、坐蔸、迟发等等,是指水稻移栽后返青和分蘖期间发生的一种障碍性生理病症。这种病症在水稻栽培中大量发生,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  僵苗的原因从僵苗发生程度来看,轻度者表现为出叶与分蘖缓慢,中度者表现为生长停滞,重者则植株矮缩,甚至死亡。僵苗的内因是品种抗逆性能差,秧苗素质低;外因是土壤环境不良,栽培措施不当,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1
一、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要点、特点、优点    1、技术要点 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是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将苗带间距加宽到22~24cm,实行垄上三行精量密植播种,垄距65cm,垄上三苗带,两边行苗带间距22~24cm,各行苗带间距为10~11cm,单行播种米间落粒13粒左右,米间落粒不少于40粒,从而使植株分布合理,保群体增产。亩保苗3.2~3.4万株。既保留了垄三栽培垄沟深松、
大棚栽培刺五加  孙淑云    一、刺五加的生態特点  刺五加喜温暖、耐寒冷,对气候要求不严,抗逆性强。分布范围广,在海拔800-2000m都有分布,温度在10-35℃都可生长,在18-30℃生长最快。    二、大棚栽培技术  1、地块选择 种植刺五加应选择清洁无污染、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地块。  2、大棚搭建 (1)材料准备:白色的大棚薄膜,宽11m,厚0.8丝,须用钢架或
一、栽培技术  (一)整地施肥  洋葱根系吸水吸肥能力较弱,故以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的砂壤土栽培为好。要做到精细整地,浅耕细耙,使土地平整,并做畦。定植地块要施足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有机肥4000-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60-80公斤。施肥时应浅施匀施。  (二)播种育苗  1、播种期洋葱的播种期在东北地区则早秋播种,春季定植,夏末或早秋收获。播种期苗床应选疏松肥沃、保水力强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