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政策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bear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数据,在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指引下利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志愿者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所获得的政策激励基本属于保健因素范畴,而非真正能增加满意度的激励措施,因而虽然也能短暂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意向,但最终并不能提高受激励者的实际参与积极性;政策设计者的初衷,即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志愿参与水平,难以实现。改变现状的出路在于,将政策设计的焦点转向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和服务意识培养。
其他文献
公共演讲中的人际意义对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个体化是研究人际意义的语言学手段之一,它从语言使用者、社会文化资源分配与亲和关系出发,将语篇看作语篇生产者主动协调社会关系的过程.外国政府官员通过抗疫演讲动员民众抗疫,是个体协调社会关系的典型范例.对演讲语篇关键词和索引行的语篇语义分析发现:(1)抗疫演讲语篇呈现"发生—应对"的逻辑序列;(2)概念意义在被注入人际意义后建立了个体间的情感纽带;(3)主流文化身份、国家人物和事件这些绑定符号推动了群体联合;(4)在个体—群体连续统上,从个体到群体的价值和身份协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必须结合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定位,将自身特色和优良传统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中。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路径,将彰显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发展逻辑。
针对目前门禁系统识别检测比较单一,同时对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人员面部识别准确率较低等问题,为提高门禁系统识别准确率及识别速率,采用Jetson nano,利用OpenCV库和传统的人脸识别算法来实现人员面部识别;运用热成像技术快速、准确采集人体温度;采用Arduino、Jetson nano通过WiFi与Arduino通信控制门禁的开启与关闭。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表明,该门禁系统能够快速准确进行人脸识